疁城轶事(三)。

思晓雲

<p class="ql-block">嘉定西门是四门中最热闹的地方(仅次于州桥),梁天监年间(约公元205年),西门护国寺一带已成为集市,从西门吊桥到虬桥约1千米的两岸,共有大小商店、商行两百余家,以经营棉花、米麦、黄豆、蚕豆、蚕茧、杂粮、土布、竹木为大宗商品。西门大街上的上林春书场、大东旅馆、金城照相馆、中药房、肉庄等大多是清末、民国时的老店,护国寺建于南北朝的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08年)宋元明清曾5次修建,建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定光阁、文昌阁、关帝庙、回廊等建筑一百余间。清末为练西小学校舍,抗日战争时期,护国寺大部分房屋被日机炸毁,解放以后寺院部分遗址建成菜场,许多老嘉定可能还记得:菜场进口处的地面上,有寺院石槛的遗址,护国寺前的众安桥(俗名香花桥)建于梁天监年间,明万历三年铺砖石,道光18年重建,香花桥旁边,曾有清末驰名的百年老店暉吉醤园。上世纪八十年代香花桥被拆除,建成了现在的钢筋水泥桥,真的很可惜。香花桥东边的登云桥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老登云桥太窄,车辆难以通行,重建到是为了交通便利)。原上林春书场旁边的项泾桥,与北面的乐善桥(俗称北项泾桥)均是跨项泾,项泾桥建于梁天监四年,明成化重建,上世纪六十年代,改为石礅水泥平面桥。嘉定西境还剩下虬桥和高义桥,都是明清时的建筑。西门南岸过去有经营棉花、米面、竹木的商行和酿造厂,民国30年在虬桥南堍顾家祠堂(顾维钧家属)旁,建立了成丰面粉厂,建国后向东扩大了规模。二十世纪1950年,嘉定县人民政府在原普济医院的院址,成立了嘉定县人民医院。.</p> <p class="ql-block">嘉定西大街,除了有护国寺、项泾桥、香花桥等名胜外,还有很多古迹遗址,例:唐家弄的唐绍澜故居、化工专家吴蕴初故居(创办四天:天厨味精厂、天原化工厂、天盛陶瓷厂、天利氮气厂)、清末外交官吴宗濂故居、黄氏祖居以及虬桥旁的基督教善牧堂,候黄桥东的陶家老屋以及接官亭桥等。西门练祁河上的渡口,清末至民国曾经有水上客运往返于上海、太仓、苏州之间。民国时期有客船嘉定~青浦,途经外冈、望仙、安亭、白鹤、青浦等集镇,能当天往返,很受大众欢迎,因此乘客很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水上客运陆续停航。</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嘉定东门总体比较冷落,从东门吊桥到公路的一、二百米距离内,散落着十几户商铺,以日用百货、南北杂货、饭店等为主。清末到民国时期,东门的木行、花行以及孵坊最为著名 。北门街相比东门更为冷清,在北门吊桥北堍,仅有几家杂货店,地货行、生产资料部,环城路至皇庆没有商店。以前在嘉定四门的街道上,还有很多小巷(也称弄),随着城市的开发,道路和住房的扩建,以前曾经的小巷逐渐淹没于今日的城市之中。从南门到北门的主要小巷,南街:李家巷(街东通向永嘉纱厂)巷,封家巷(街西,孔庙大殿对面),张马巷(现改为张马路),沈巷(张马弄对面)。北街:更楼巷,原看守所前,(今名福宁弄),北府巷(又名博虎弄),弄内有原妇幼保健所。东街:管家巷,通往秋霞圃西门。 西街:察院巷(仍在),沈家巷,顾店巷,唐家巷(仍在),石马巷(仍在)。北下塘街:有義巷和三弄。东下塘街:管家巷(管家桥东),猗文巷(俗名乌盆巷)济川桥南,天尊堂巷(普济桥南)。这些嘉定城里的老巷弄,70岁左右的人可能还能记得?大部分人只会记得:南街的张马弄,北街的北府弄,东街的管家弄和西街的唐家弄、石马弄。嘉定刚解放的时候,嘉定城廂镇的人口仅有1~1.5万之间,所以国家号召多生多育,但到了70年代中期,人口增长的速度太快了,政府就实行计划生育、在这三十多年里,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现在又鼓励生二胎,国家的政策总是围繞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解放时的城厢镇,除了州桥、西门和南门比较热闹外,其他地方很少有店铺,哪像现在出了小区就有商店,大街上到处有饭店、点心店,到处有百货店、什货店,只要你想吃什么,你要想买什么,基本都可以滿足要求,甚至已有全民经商、供大于求的趋势。</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后,城廂镇内就吴家馆、蔡家馆,陸家馆这几家饭店较具规模,也送外买(大户人家);其余多数是些设备简陋的饮食店和点心店(摊),饮食店以供应馄饨、面、圆团为主,也可以炒些浇头下酒,冬季有炒年糕、汤年糕。有的点心摊早上买大饼油条粢饭糕,还有夜市服务,随到随卖,晚上还有小贩串街走巷叫卖馄饨,非常受居民欢迎。当年,如果晚上听到有“笃、笃、笃”的竹梆子声,就知道卖馄饨的来了,一付担子:一头是三面有边框的木制方盘,四周放着油、盐、寽、醋瓶以及爪篱,盘中间嵌着一只铁锅,锅下面是烧着炭火的煤炉,另一头是木箱层,箱层里面有湿毛巾包好的馄饨以及碗类,馄饨一角钱一碗;下馄饨前小贩要用蒲扇对着炉灶口使筋地扇一会,要待炉火旺了,水开了才能下馄饨。在寒冷的冬夜,能吃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真的非常暖心,同时,也对不同层次劳动者的生活艰辛深感同情,感叹人生在世,赚銅钿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定镇沿街走巷的摊贩很多,有买豆腐花的阿二,买早点大饼油条的阿贵生,夏天买绿豆汤的老杨等等,他们基本每天都会在弄堂里经过,并停留一段时间,做了几笔生意后没人光顾了,才会离开;在这些小贩里,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个买豆腐花的阿二,孩子们都叫他:阿二伯伯,他是个50~60岁的老头,常年的劳累背已经有些驼,额头上刻着深深的皴纹,脸很黑但很慈祥,两、三分钱的豆腐花,他总会给你添上一点。另外,也经常会听到有箍桶的,补铁锅的,补碗的,修棕棚的,修洋伞的,买针头针脑等小贩的吆喝声,一般除了有生意外,他们在弄堂里来回走一转,不会多作停留,待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再来的。记得这些小贩们各自的吆喝声都很有特色,虽然内容和腔调各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尾音总是拉得很婉转、很悠长,就象唱山歌的最后一句!</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看他们补碗、补铁鍋觉得很新奇,补碗有句歇后语叫:”江西人补碗,自顾自”(指木弓牵拉钻头发出的声音(自顾、自顾),江西景德镇以瓷器驰名,补碗的人大概多出自江西吧?刚解放的时候,补碗用的是铜钉,后来节约成本,改成了铁钉(补花瓶、糖缸仍用铜钉,但价格贵)补一个碗起码要打5~6个补丁,一个补丁要打两个洞,买一个新碗要一角几分钱,补一个碗才几分钱,这种小生意去掉成本,一天也赚不了一元钱?以前的居民收入都很低、钱本来就少,因此,老百姓更加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我们小时候的家庭大多数用两种碗:一种是蓝边大碗,一种是印蓝花的公碗 (比大碗小、比小碗大)因为印花纹的细碗比较贵,一般家庭的不会去买的。过去家里的灶头,下边有两个灶坑,灶坑里的烟通过烟道、烟囱排到屋顶上面;灶头上一共有4个锅:两边两个大锅烧饭烧菜,另外,内外两个小锅嘉定人叫”汤罐”,都是靠两个灶坑的余热烧水的;烧火的柴靠着田里的一点棉花杆(嘉定人叫花箕)黄豆杆(豆箕),另外,横沥河上经常有乡下人摇船卖稻柴、树柴,我们小时候还经常到外边去捡柴的。曾记得那个补铁锅的匠人,身上穿着一条脏得象辟刀布一样的围裙,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只媒炉,一头是连带风箱管子的箱子,使用时风箱的管子插在煤炉下方,把废铁放在炉子的鉗鍋中,拉动风箱,没有几分钟铁就融化成了铁水,匠人用铁鉗把部分铁水倒在一塊类似砂皮的东西上,铁水形成葡萄大小的球状,将鍋子侧放在一只腿上,铁水在鍋下面往上撳在破洞上,铁锅上面则用手(戴很厚的手套)抹平即可,这就是每个行业的诀窍,说起来便当、做起来难。以前家里用的:水桶、脚盆、浴盆都是木制的,用过几年后,盆底有的木头腐烂了,或者铜箍松了,就要请箍铜匠紧一紧,铜箍紧一下很快,铁箍一般要换一根(锈了就不牢了)。挑爆米花摊子的是个苏北老头,对大多数小孩子而言,这时候是旣爱又怕 ,爱的是爆米花好吃,大人也允许,家里别的东西吃不起,爆米花拿些玉米加点糖精就行;怕的是“嘭”一声太响了,要躲得远远的;大概在3~5分钟之后,老头便停止旋转准备麻袋,当听到喊“响了”之前,小孩子们早已经条件反射地捂住耳朵,大孩子则会若无其事的站在旁边装逼。春节前的一段日子里,这爆米花摊可能忙一整天都走不掉。</p> <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13日嘉定解放,在1950年~1955年期间,城内进驻过多个解放军兵种,有陆军也有骑兵和海军,都住在城区那几幢大户人家的宅子里,那些骑兵很多是山东口音,马棚里栓着几十匹马,士兵们每天要铡很多草料,他们训马时很粗暴,有的马不听话,就将马绑在柱子上,用树枝抽,记得有一次早上,有二只马不知怎么逃了出来,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吓得躲在路旁边不敢动弹,后来那马给逮着了,肯定免不了一顿教训;海军的小汽艇也经常在横沥河来回行驶,速度很快,两岸会激起很高的浪花。解放后,嘉定县人民政府办公房设在人民街的廖家大院,廖家大院系清末浙江巡抚廖寿丰和礼部尚书廖寿恒兄弟住宅(7进5天井),廖宅位于人民街南、北两侧(60~76号)刚解放时,尚有楼房、平房一百余间,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是江南古宅的完整型制,为嘉定1949年后尚存的名宅显第之冠。1955年后,嘉定县人民政府在城中路的胡宅(胡厥文故居)建造政府办公楼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嘉定县人民委员会陆续迁入城中路办公楼新址,旧址为嘉定县人民法院,嘉定县人民检察院法所用,80年代以后(约1984年),整个廖家大院房屋在旧房改造中全部拆除,其中有的建筑迁入汇龙谭公园,有的建筑迁入浏岛度假村,这个系列江南古宅完整型制的拆迁,对嘉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对嘉定的旅游业的资源、对广大嘉定人民而言,都是很大的遗憾,真的非常之可惜!1998年,嘉定县人民委员会迁入博乐路新区政府办公大楼,旧址改建为嘉定名苑住宅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