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澄海自古有“古筝之乡”的称呼,人文底蕴浓厚,今在老泰山家中偶见一民俗老木盒,因年久散成一堆木板,细究之,乌黑木色,不懂何材质,有说是“埋泄柴”,此木名应是东南亚外来名,榫卯结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组复原,</span>顶板独板四角镶嵌柿蒂纹白铜片装饰,转角外镶贴白铜片,盒子整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子母口嵌盖严丝合缝、恰到好处,</span>古朴沉稳,应是民国拜帖盒。</p><p class="ql-block">拜贴盒(现也称喜礼盒),古来有之。早在战国时期,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地联络感情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最早的名片——“谒”。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他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进入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剌”。古人见客前呈送的身份名帖、古称投剌。唐宋时期,出现了“门状”。到了明代,则出现了“名帖”。直至清代晚期才正式有“名片”称呼。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可以看到“名帖”、“名刺”等称呼,其实它们指的都是名片。</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就已盛行。盒呈长方形,高为5厘米,长为32厘米,宽为15厘米。呈对开式,和现代名片相同,门人以盒呈送,以示对主人的恭敬。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得只有在婚嫁时才用它。</p><p class="ql-block">在娶亲的前一天,新郎家早早地就忙碌起来了。新郎的家人在拜帖盒中铺上一层大红纸,而后依次放有:胸花、头花,新娘子佩带以示身份;黑茶镜,是怕遇到邪气,用以辟邪;五色线,是给新娘子绞脸(也称开脸)用的;一对被红纸染过的熟鸡蛋,是用来在新娘子的脸上滚的,想让新娘子更漂亮;挂红、挂花钱,是给为新娘戴花和给大门上挂红只的人的钱;伴姐姐钱,是给伴娘的;绞脸钱,是给为新娘开脸人的酬金;提盆盆钱,是新娘子到了婆家,晚上睡觉前,给小姑子提尿盆的酬金;奶抱赠,是男方对女方母亲奶养姑娘的馈赠,家中如有奶奶,还得给奶奶馈赠襁抱钱;最后,还要放上总犒(总靠)钱,意思是犒劳总管和礼房先生的,如有不周之处,请他们多多包含,给以帮助周全之用。另外,新郎家还得准备一束柏树枝,一面贴上大红喜字,一面贴有九石榴一佛手的大红剪纸,寓意为永久地实实在在地把“福”“喜”留住啊!还要放一些糖果。</p><p class="ql-block">新娘子家的拜帖盒中也要铺红纸的,依次摆放有:铜铁各一块,即父母希望女儿结婚后的基业做到铜绑铁底;谷根,老辈人都说谷子有探海之根,寓意女儿成家后在婆家要深深地扎根的;豇豆,日子过的比人强;蜂蜜,一酒盅中放点蜂蜜,再用一酒盅扣好,用红纸条搭成十字封好,还要放一束艾草,以表示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筷子、葱、辣椒、长寿面、盐,在睡觉前,让小两口喝和气拌汤,做到和和美美,有滋有味,有缘份,伉俪百年;枣儿、核桃以示早生儿子;最后把《妆奁礼单》(即衣单)放在上面,内容有“完璧归赵”和“锦上添花”两部分,“完璧归赵”意为男方给的嫁妆,“锦上添花”意为女方的陪送的嫁妆。都要一一登记造册。</p><p class="ql-block">过去在女方拜帖盒中还要放请女婿回门的帖,帖的格式是:</p><p class="ql-block">大娇客_(姓)_ _(名)贤夫妇,帖子是_月_日沽觞酌</p><p class="ql-block">恭迎</p><p class="ql-block">文驾 顿首</p><p class="ql-block">莲舆</p><p class="ql-block">愚岳丈__(名)室__(妻名)</p><p class="ql-block">正容</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人用,现在是没有人用了。而变成了口头告知了。“回门”,古称“归宁”已嫁女子第一次在新郎的陪同下返回娘家,探望父母。这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具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古时就有“回门”的习俗。渊于鲁文公于婚后偕妻入齐,就开了“回门”之先例。古时回门习俗有三日回门的,也有七日回门的,并无定制,现多为二日回门的......</p><p class="ql-block">拜帖盒虽小,可盒内乾坤大,它的妙用,省去了迎亲人和送亲人的不少麻烦,一看便明了。俗话说的好,十里乡俗不一般,风俗不同,盒中的内容也就各有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习俗已大都简化和淘汰了。(本资料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