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敦煌莫高窟

孤行者

<p class="ql-block">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它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兴起之后不久,便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4~14世纪,古代艺术家们在此建造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一系列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尤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最为典型。</p><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位于戈壁深处,鸣沙山与三危山环抱的绿洲之中。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历经千年不断的开窟造像,至14世纪形成了庞大的石窟群。敦煌莫高窟迄今在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和唐宋木构窟檐建筑5座。除此之外,还有藏经洞发现的5万多件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佛教历史遗迹之一,代表了我国在4~14世纪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世界最长的画廊”和“墙壁上的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