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乡友、各位老总、各位父老乡亲:<br> 今天是大年初三,大家过年好!东联的发展需要您的参与和登台,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人生没有四季,努力过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不努力、不参与,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好消息。</b></h1> <h1><b> 非常感谢对东联村各项事业支持和关心的各位领导、乡友、老总、父老乡亲,让我成为东联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领导者、实践者,而不是让我成为观众、旁观者、局外人。在村上工作了30多年,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老百姓一张张笑脸;我明白了,习总书记所说的——“我们把人民放到多高的位置,人民就把我们抬到多高的位置”;我也明白了,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改造现在,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今天的付出,就是明天的收获,今天的汗水,就能浇灌出明天的硕果。在和大家一起成长生活的过程中,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发展情、浓浓的期盼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有你们真好!</b></h1> <h1><b>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东联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美好的愿景,全村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此,借这个机会,我代表村党总支、村委会、全体村民,向长期以来关心、关爱、支持东联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乡友、各位老总、各位父老乡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你们的支持和关心表示热烈的欢迎。</b></h1> <h1><b>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县、镇领导的指引下,在县编办的指导下,在胡光钧老师的亲自挂帅下,编辑村志的一班人马历经艰辛、几易其稿,多方聆听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完成了的《东联村志》的编写工作。《东联村志》共19章、111节、25万多字,详简相彰,既借鉴了兄弟村的许多宝贵经验,也凸显出我村的鲜明特点,特别是 “家风、家训”和全家福照片的编入,进一步加深了全村群众的亲切感,进一步增强了村志的可读性。村志内容与每一户都密切相连,让村民既了解了东联村的发展史,也开启了自己家风、家训的传承,真正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也实现了编写村志的目的和意义。</b></h1> <h1><b> 现在,村志已经到了印刷出版发行的阶段,这也是东联村全体人民一生中的大事。过去的都已经变成历史,唯有留下的化为精神上的财富。现在诚邀各位捐款,就是让大家为家乡出一份力,为自己献一份爱心。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可亲可爱的,家乡的渠、路都保留了一辈又一辈奋斗过的足迹。古人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铭记我们的祖辈在东联这片热土上洒下的汗水,只因为有他们的艰苦努力,才有了美如画的平整田野,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东联村,今天的辉煌都是东联人一代代耕耘、奋斗、进取的结果。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开始,认真学习,明确自家的家风家训,沉淀优秀的文化内涵,教育后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有用的人。物质的东西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地远离我们而去,而精神的灵魂总是在一代代的传承和感召下不断地永存。2020年正月初三疫情肆虐,大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宅家不聚餐、听从指挥,对外献爱心、勇跃捐款,全村群众抗击疫情捐款四万多元踞全县户均第一。也正是有了这种大爱精神,我们的国家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复兴。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成功的基础。这次《东联村志》的捐款就是爱心的传递和延续。</b></h1> <h1><b>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今天,我们已经把优秀的好家风、好家训记录了下来,为东联村的文化传承开了头。文化是以人为寄托的,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是需要一点情怀的,我们走得很坚定,走得很充实,我们也在努力奔跑着,不断奋斗着,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深知: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在干事方面,我们始终秉承: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b></h1> <h1><b> 东联村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作为,有新的发展,(一)体现在经济发展上,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实现了每年一百万元的突破;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累计修建渠道26公里,硬化道路18公里,绿化6公里,架设路灯230盏,电力设施从最初的50千伏安增加到现在的2200千伏安,翻了44倍。</b></h1> <h1><b> (二)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东联村先后成立了六个以村集体投资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其中一个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四个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并且注册了“东联金土地”商标,所生产的梨、辣椒、茄子、洋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90万元,修建5000立方米的气调库;形成了以奶牛、肉牛养殖为主的养殖业,以梨,蔬菜种植为主的果蔬业。</b></h1> <h1><b> (三)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认同上,大家对东联村这几年的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都日益增强,对村党总支、村委会的信任度、支持度、配合度不断提高。</b></h1> <h1><b> (四)体现在农村改革创新性发展上,办成了许多人不敢相信的事情,使我村的创新发展跃上了新台阶。2012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户一块田”的土地整合工作,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提出了发展“东联模式”。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以农户的“六权”向银行抵押,村委会筹资500万元资金作为反担保,农户贷款5000万元和张掖前进牧业共建投资1.6个亿,占地240亩的标准化3000头奶牛养殖场,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模式,首次增加了农民的资产性收入,每年分红480万,户均1.8万元,并且让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喝上了鲜牛奶。七年时间,累积发放红利2350万元,户均9万元。2017年,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了甘肃省的前列,全村2780亩土地,按一亩一股折股量化,每年发放股金138万元,户均5000元。2018年11月至今,省委书记林铎,省委副书记孙伟,副省长常正国,市委书记杨伟俊,市长谢又生都先后莅临东联村给予了指导,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对我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是对东联村在“三农”创新工作的肯定和认同,东联村也被张掖市列为农村工作教学科研基地。</b></h1> <h1><b> (五)体现在全村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变上,城区仁和家园的修建,加快了村民进城的步伐,95%的村民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类资源和红利;乡村风貌的改造,让全体村民住上了高标准的平房,享受到了乡村田园风光带来的乐趣。</b></h1> <h1><b> (六)体现在共享发展红利分配的福利上,村民可以免费喝牛奶、生活有补助,合作医疗有补贴,自来水不掏钱,幸福感倍增,让每一位东联村的群众都有尊严,有体面地活着。</b></h1><h1><b> 可以说,作为一名东联村的村干部,我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组织的委托,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全体村民的期望。我们干在实处,脚踏实地,我们走在前列,紧跟时代步伐,我们干事必认真,完成并完美,这不是自我满足,而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信心、恒心,是对全体人民的深情,友情、亲情和希望所在。</b></h1> <h1><b> 各位领导、各位乡友、各位老总、各位父老乡亲,富足而更加珍贵,奉献而回馈自至,艰难的岁月磨练出人的意志,富足的生活体现出大爱的优秀品质,懂得付出,就会收获果实。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和睦相处,都是在感恩和互惠当中得到修行、继承和圆满。唯有如此,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国家才能更加强大和繁荣,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实现。</b></h1> <h1><b>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昨天的成绩代表不了今天的业绩,明天美好的蓝图还需要今天精心的策划。”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无论你走在什么地方,当多大的官,不管你发多大的财,还得不忘家乡,不忘故乡。即使家不在东联了,但根在东联,这个根就是根基,是家乡人民心中的念想,是《东联村志》留下的爱心。在家乡做一件好事,就好比建立了一座丰碑。该出手时畏手畏脚,就好比啃着猪肘子,穿着烂衣裳。所以,我真心希望各位乡友、各位老总、各位父老乡亲,拿出诚意、拿出爱心,为东联村今后的发展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东联村志》的发行添砖加瓦。只要我们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须有我”的工作恒心,东联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灿烂!富裕小康生活一定能够实现。</b></h1> <h1><b> 祝愿这次捐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东联这片热土上留下最美好的一笔!为自己树立一座丰碑!<br></b><b>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安康、牛年大吉,事业蒸蒸日上、牛气冲天。</b><b><br></b><b><br></b><b><br></b><b> 东联村党总支部 </b></h1><h1><b> 东联村村民委员会</b></h1><h1><b> 2021年2月14日 </b></h1> <h1><br><div><b><br></b></div><div><b><br></b><div><div><b> </b></div></div></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