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

若水

<p class="ql-block">文字/若水</p><p class="ql-block">摄影/若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9点钟,一辆中巴车向门头沟方向驶去……</p><p class="ql-block">这时,坐在车前面的吴老师站起来,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爨”字,问大家认不认识?车上没有人作声。<span style="color: unset;">接着,他说:“这个字既难认,又难写,还难懂。我们来解读一下”。他说:读“cuan”,音同“川”。共有30笔,拆开来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记住这句顺口溜,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有三种解释:一为“家”,永不分爨,即永不分家;二为“灶”,烧火煮饭;三为“姓”。</span></p><p class="ql-block">车上20多人听了吴老师的解读,心悦成服。这个“爨”字,大家不仅认识了,而且也会写了。</p><p class="ql-block">吴老师又说,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地方就是爨底下村。<span style="color: unset;">爨底下村,又名“古迹山庄”,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韩氏家族聚居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走两个多小时,快到12点钟才到达目的地。我们来到一家餐馆吃午饭。这里的食店,都是村民私家餐馆,主食和菜品都是按照当地习俗和口味制作的,倒还有些地方特色。一会儿饭菜很快上齐了,大家都急急忙忙吃了饭就下席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主要参观村子里的古建筑。大家都坐不住,忙忙碌碌三三两两地出去了。</p><p class="ql-block">天,阴沉沉的,眼看要下雨了。我和老易几个伙伴一起在村子里转。老易比我小两岁,退休以后玩起了摄影。他老伴给他当助手,也成了“发烧友”。有的开玩笑说:“夫妻摄影家……”</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的确很古老。现保存完好的500间70余套民居,是明清时代的房屋,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基本上都是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主要分为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四合院的附属建筑主要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芭棚等。民居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雕刻装饰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如喜鹊、蝙蝠、牡丹、荷花、莲蓬等。装饰的主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墙腿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壁及影壁等处。受家庭地位、经济条件等限制,其装饰部位、内容及精致程度等均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老年人们,看见我们背着长抢短炮,围着老房屋转来转去,主动为我们带路,热情地介绍村子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尤其清后期有闻名京西的大财主及远近知名的八大家,留下名号的有:瑞福堂、瑞庆堂、三义堂、保全兴。因为有钱人家很多,没钱的人少。因而每家都盖起了青砖灰瓦四合院,三合院。这里,曾是京城连接边关的军事通道,是通往河北、内蒙古一带的交通要道,也是京西古道上一处繁荣的商品交易客栈。</p> <p class="ql-block">村子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看似古堡又似山城,高低错落,线条清晰,坐北朝南,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建筑艺术高超,颇具特色,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下起了雨。有的打着伞,有的穿起雨衣,还有的淋得全身湿湿的。老易的老伴可闲不住了,又为老易打伞,又为老易扛脚架,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实在无法游览拍照了,只好到老乡家躲雨。老乡热情地给我们让坐,端茶倒水,有的还拿出瓜果招待……</p> <p class="ql-block">“……从山势地形来看,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老易一边往凳子上坐,一边对我说。“你……这位先生,说得一点不错……”还没等我回答,坐在老易旁边的老房东抢先接过老易的话,战战競競地说。“就是风水宝地耶。”这时,我才看清楚,老人大约八十多岁,精神矍铄,言语清晰,只听他慢条斯理地说:“爨底下村的爨字,是一个大吉大利的字耶。下面是火,火上是林,林上是興。叫做大火烧林,越烧越兴。人财两旺咧……”</p> <p class="ql-block">具史料记载:这个村子为革命作出过不少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数十名年青人参军参战。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是军属、干属、烈属。有34名烈士为国捐躯,4人致残。解放后数十人在外工作,仅司局级干部就有20多人。……</p> <p class="ql-block">这时,吴老师发出短信通知,5点半钟以前到福来旅店吃晚饭。接到通知后,大家陆陆续续向集中地点走去,我们也向老乡道谢告别。吃了晚饭,按照安排,各自对号入座住进了旅店。我和北京的一位朋友安排在上院最东头一个小院的上房。这个村子每家每户都是旅馆,少的一间,多的好几间房用作客房。</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房间不大也很简陋,电视柜上放有一台小电视,一对小沙发,靠窗子边是土炕,炕上放着两床被子。墙上挂了两幅古村建筑摄影作品。我们看了一会电视,就上炕睡了。</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吵得我怎么也睡不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走进了一条深山沟,这时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后面的人都没来了,因寻找景点独自走远了。沟两边是高山,怪石林立,险象丛生。真有点胆怯了,正要转身往回走,突然发现前面山岩处,一只老虎正盯着我,两只眼睛射出阴森可怕的绿光。我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转身就往回跑。老虎似乎也清醒了,迅速向我奔跑过来,接着,一下腾空跃起向我扑来。我大声吼叫,突然间醒了过来,原来是梦。同屋的朋友也急问,怎么啦、怎么啦?……</p> <p class="ql-block">“哦,没什么,做了一个恶梦”。我心有余悸地回答。这时,已经5点多了,天要亮了,雨也停了。但是,仍然能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我坐起来,推开窗子,向远处望去,东方的天边已发白,满天乌云。低头一看,又惊出一身冷汗。我们住的这座房子,就在悬岩边上……</p> <p class="ql-block">反正也睡不着了,天也亮了,我干脆起床洗了脸,带上相机和行礼走出院子,来到了我睡那间房屋后面的岩边。窗子下面的石坎至少有20多米(六七层楼)高。下面很平坦,是一片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上午9点钟前自由安排。我看还有一个多小时,便去对面山腰腑拍古村落全景。我独自一人向山上爬去,因为昨天下午大家都已经去过了,只有我没有去。天刚下过雨,山路很滑,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半山腰。这里视野开闹,正是拍爨底下村全景的最佳位置。我架好三脚架,从不同角度拍了好几幅。</p> <p class="ql-block">我拍完后收起三脚架正准备下山,突然间发现20多米远的下山路上,一只大黄狗虎视耽耽地望着我。我从小就害怕狗,不由自主地抓紧手中的三脚架,全神贯注看着狗。大约僵持了2分多钟。从山下上来了一个40多岁的壮汉,肩上扛着一把锄头,他朝狗大声吼叫了一声,狗才钻进山林跑了。老乡对我说,你们要小心点哟,这条狗偷偷地咬人呢……</p> <p class="ql-block">回到村子,大家陆陆续续来到集合地点,9点钟我们准时出发到一线天。我们向爨底下村的北边走了3公里左右,来到了号称京西“一线天”小北沟山谷,当地人称之为“爨底安全口”。它与村子结为一体,犹如宝葫芦的颈口,保护着这个偏僻的村庄。走进一线天,山岩下岩洞内,有一排荒废古建筑,与山岩和岩洞连为一体,具说是过去的客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参观了一线天,回到村子吃了午饭,在村头刻有“爨”字的大石头下拍了合影,才依依不舍离开了这个古老的村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史料来自网络,如涉侵权告知即删</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n11xpd?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西部行摄——兰州至额济纳</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rghsbzd?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西部行摄——壶口至库布其</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