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富源古敢水族乡

深山幽竹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深山幽竹</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扎西老爷、恒云、戴熹、代沟、惜缘等同行驴友</p><p class="ql-block">邀约组织:驴窝户外俱乐部</p><p class="ql-block">徒步地点:云南富源古敢</p><p class="ql-block">徒步时间:2021年2月5日-6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富源古敢——云南唯一的水族之乡,一片没有喧嚣的净土,从姜子牙(鸭),【姜子牙(鸭),是用生姜煮鸭,生姜和鸭子都是本地特色,姜子鸭也自然成了当地人招待远方客人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花米饭拉开序幕,期待~~~</p> <p class="ql-block">  原生态的聆听:水族对歌,吹奏木叶曲。水云南有个水族乡,山清水秀好风光,水家儿女把歌唱,米也香来鸭也香~~~</p> <p class="ql-block">  古敢的清晨,云裳雾罩的山谷,晨风流转的雾,朦胧缥缈!</p> <p class="ql-block">  古敢,在水语里,是箐林中有水的意思。单看这个解释,就可以知道这里山多,林多,水多。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称为水语和水书。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最新的考古发现水书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有相通之处,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其含义,这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古敢水族乡境内青峰孤峰耸立,奇峰异岩遍布,水家五寨依山傍水,分布在黄泥河、补掌河沿岸,神秘的水族吞口(类似一种图腾)、浓郁的水家风情令人惊奇向往。</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古树清风水鸭。”用来形容补掌的美丽再合适不过。补掌村是水五寨之一,是全乡水族最集中的一个村落。该村青山环抱、绿水长流,补掌小河和箐脚小河在村中交汇,蜿蜒流淌,河水清沏见底,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古朴、典雅的石拱桥和数十棵古树,见证了水族人民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古敢,油菜花竞相开放,春意盎然。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金黄遍野,让人有种身在画中的感觉,满眼皆是诗情画意,忍不住驻足赏花拍照,流连忘返。轻风吹拂,油菜花随风舞动,浓浓的花香弥漫了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春天如约而至,虽然还远不是春暖并花开的盛春景象,但略沾些“春意”,一切就不同起来,晨光晚霞皆生了灿然,连同那点滴藏在空气中的绿意和嫣红也生机备现。</p> <p class="ql-block">  春日的风,在田野,在山巅,在平地。它们一会儿落在树梢,一会儿停在水面,一会儿又寻觅着花香。山间人家的院落里,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在吃着青菜叶子。院落的老人告诉我,虫子现在都在土里,这些鸡会在土里刨食。</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玩的最后一站是皂角树村,这里许多器物都是用石头打制而成的:石墙,石磨,石凳,石缸……包括房子也是用石头砌成的,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石头寨。石头寨最神奇的远不在于此,而是本村山上的一块酷似人头的奇石,像一个威风凛凛固守边境的铁将军,又像一个站立村头翘首以待的思妇,更像一位禅坐山顶俯视苍生的佛陀。</p> <p class="ql-block">  翌日早晨9点,我们一行人从补掌村徒步17公里,经过四个村子来到水乡标志性名片——石榔头,<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每走一段,那个象榔头的石头会随远近高低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象。</span>榔头就是旧时代里,没有洗衣机,用来捶打衣服的棒头,因为这个石头长年累月风化,上粗下细,酷似浣洗衣服的榔头,顾名思义,石榔头。从远处看,石榔头像一个等待情郎归来的少女,还因此被称之为“望夫崖”,非常凄美,也让我陷入沉思,如今在乡下,有很多人像她一样等着丈夫归来,等着儿女归来,等着父母归来的人比比皆是,又何止她一人望眼欲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古敢之行,让我难忘,让我回味。为期两天徒步行程结束了,每当想起那一幅一幅的画面,我仍然回味不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