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在杭州过年。今天上午(正月初二),全家计划去看看有名的大运河。下了车,不经意时,一块招牌撞入眼帘----中国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去看看吧!”我好奇的说。一把普通的扇子,不但设馆,还冠以“中国”大名,我寻思着。</p><p class="ql-block"> 走进馆内,就像行走在扇的王国,流光溢彩,琳琅满目,算是大开眼界了。从形制看,有柄扇、折扇。柄扇,有古代的长柄扇,现代的短柄扇。从形状看,有团扇、方扇。从材质看,有木、竹、蒲、毛、绢、纸、铁、骨、象牙……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制作到使用,从市井到皇宫……一把把扇子、一个个橱窗;声光介绍历史,泥朔还原场景,就像走进历史的长廊,宛如与古人对话,貌似跟风月谈心,心旷神怡,不能自禁!当即,顿入梦境,化作扇子,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本是民间纳凉消暑一柄普通用具,没想到有时也能时来运转,附庸风雅,飞黄腾达起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我曾是新娘手中的一柄却扇。南北朝时结婚仪式上,女子出嫁时要以扇遮面,出嫁时再移扇露容,这种仪式叫“却扇仪“。这就是红“盖头“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我曾是失宠宫女的一柄驱愁扇。“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就是我“藏在深宫人不识“时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而百无聊赖、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我曾是文人墨客的抒情扇。唐代李义府 的《题美人》“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p><p class="ql-block">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借扇入诗,无出其右。东晋名相谢安为友人袁宏钱行,赠扇一柄。希望他多施仁政,杨仁义之风。袁宏表示奉杨仁风,告慰百姓。百姓称我为“仁风”。</p><p class="ql-block"> 我曾是帝王的仪仗扇。在宏伟威严的宫殿上,高高地站在帝王的身后,百官来朝,威风八面。是统治者身份的象征,是朝廷的卤薄要器。</p><p class="ql-block"> 我曾是黑旋风李逵手中的大折扇,曾是三分天下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曾是“八仙过海“汉钟离手中的驱魔扇……</p><p class="ql-block"> “爸爸,爸爸”女儿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你怎么看这么长时间,几把扇子有什么好看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思绪还在延续着。社会进步得太快了,我们早已不用扇子了。现在家庭用的是电风扇、空调,甚至是中央空调。商场也不卖扇子,只有在旅游景点把扇子作工艺品卖。扇子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留着博物馆里,留在人们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