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文革”红卫兵墓群,破败凄凉,一代人的痛……

吉祥

——文:吉祥 <div>—— 图:网上收集<br><br>重庆“红卫兵”墓群。<br><br>清明节,管理部门限制性地允许死者生前亲属可入内祭扫,规定“严谨拍照”。但不乏其中个别偷拍者侥幸“成功”。这些真实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令人伤心、痛苦而又荒唐的年代——<br><br>这是一座在中华大地上绝无仅有的一处墓群,墓群成船形,梯形台地,占地约2800平方米,西高东低,坐西朝东,位于重庆市沙坪公园位西南角、人工湖岸小树林缓坡处,依山傍水,鸟鸣清幽,毗邻一座天主教堂。墓群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末曾损坏严重。1985年,重庆市市委针对“红卫兵”墓群给予批示“不拆除、不宣传、不开放”的“三不原则”,建高大坚固围墙封闭管理。2009年12月被重庆市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br></div> 一条弯曲的石板路通往坡顶,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锁住了围墙里一座丛生荒草、斑驳墓碑的墓群。一墙之隔,墙外人气旺盛、丝弦悠悠,墙里死气沉沉、似闻鬼泣,让人茫然,恍惚置身于阳间与地府边缘,不禁毛骨悚然……细雨中,墓园内,祭扫者寥寥无几,墓碑群破败凄凉,一座座墓碑、一幅幅碑文、一条条豪言壮语都留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曾经“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红小兵”“红卫兵”“红宝书”已然都成为了历史和历史名词,震耳欲聋、激情迸发的场景浓缩成墓群中的萋萋枯草……<br><br>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情景,慢慢地伸出了触须。墓群中,113座坟茔里573具重庆“8•15派红卫兵组织”成员的尸骨(因年久失修,相关数据仅为后期统计折算结果,仅供参考)。“文革”期间,重庆武斗惨烈,动用了枪支、炮弹等军械,甚至坦克、炮船等重型武器,645人战死……<br> 年龄:最小14岁,最大60岁<br>——20岁以下:69人(35.2%)<br>——21-30岁:66人(33.7%)<br>——31-40岁:41人(20.9%)<br>——41-50岁:15人(7.7%)<br>——50岁以上:5人(2.6%)<br><br>职业:工人、学生、职员、军人、干部、教师<br>——工人:176人(58.9%)<br>——学生:104人(34.8%)<br>——职员:14人(4.7%)<br>——军人:6人(军校学生,2%)<br>——干部:3人(1%)<br>——教师:2人(0.67%)<br> 也许是迷惘、是猎奇、是嘲弄,也许是悲情、是怜悯、是叹息,也许是感慨、是震惊、是思考……他(她)们绝对根正苗红,不是死于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而是死在同样“忠”的另一派、许多“敌对”彼此双方间还是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的枪口和炮弹下……那个时代,人就像一片叶子,当一阵风吹来,再加上人群此起彼伏地不停“煽动”,愚蠢的个体便在激情中热血染着旗旌,青春之泉变成了污泥浊水被掩埋在了地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来到了这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对于地下的冤魂,直到他(她)们战死的那一刻,可曾想过后人会怎样对他(她)们的评说?<div><br>时光仅仅过去了十年,他(她)们为之献身的“革命”被彻底地否定掉了。随着时光流逝,那段历史已变得模糊,尽管还依然残存于目前健在的当事者的脑海中,但很多人早已不愿再提起那段泪与血的经历,对“文革”一词的忌讳,已让人的情感变得有些麻木。曾经无畏的热血换来墓碑上的“伪劣”的“烈士”,他(她)们是“死有余辜”,还是“青春无悔”?他(她)们是历史,他(她)们是一段可悲、可叹、可怜又可笑的历史。再过二十年、三十年,谁还会再记得他(她)们?谁还记得当年的“红卫兵”?……<br></div> 现实,每一天都在瞬息万变,而历史,被沉甸甸地钉在了这里。“红卫兵”,是玩火者,也是纵火者;是“文革”早期的产物,也是“文革”后期的弃物;是政治的精品、装饰品,也是政治的牺牲品、试验品。一代人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理应换取不再重蹈覆辙的警醒与保证。这个警醒与保证,首先应来自对那段历史的透彻认识。无论历史怎样的荒唐,只要能通过透彻认识后清醒,就是时代的进步。<div><br> “红卫兵”墓群,依然成为了“文革”的纪念碑,它所沉淀的历史远远超过其墓群的本身。随着岁月的流逝,也许墓群的意义还将会继续显现,甚至会超越历史,超越时代,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层面的一份财富——尽管这份财富是那么的沉重、触目惊心,但将会让世人警醒——因为“红卫兵”,已经伴随着一代人的苍凉忧郁的身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成为了这一代人记忆中岁月深处难以抹去的伤迹。<br></div>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影响深远、反思深刻的相关影视、书籍甚至官方主办的展览……那是一段被彻底否定、但又讳莫如深、欲言又止的历史。十年“文革”已然过去了四十余年,经历过那个十年浩劫和血与火的洗礼,应在痛定思痛之后将其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后人铭记、警醒。历史进入新时期、新世纪,各类纪念馆拔地而起,而惟独缺少“文革”类。也许,“红卫兵”墓群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吧……<div><br>诗人顾城生前曾来此处凭吊,写下了《永别了,墓地》:</div><div><br><i>泪,变成了冷漠的灰,荒草掩盖了坟碑。死者带着可笑的自豪,依旧在地下长睡。在狂想的铭文上,湮开一片暗蓝的苔影。不幸的幸存者呵,还在默默地追悔……</i> </div><div><br>记忆,有时破碎,有时残血;历史,有时荒诞,有时悲凉。但真正的历史,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反思性——</div><div><br><b><font color="#167efb">任何的评判与反思,如果抛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切都是不公正的、不深刻的……</font></b><br></div> <h1><b>图说“文革”红卫兵墓群,破败凄凉,一代人的痛……</b></h1>——文:吉祥 图:网上收集<br><br>重庆“红卫兵”墓群。<br><br>清明节,管理部门限制性地允许死者生前亲属可入内祭扫,规定“严谨拍照”。但不乏其中个别偷拍者侥幸“成功”。这些真实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令人伤心、痛苦而又荒唐的年代——<br><br>这是一座在中华大地上绝无仅有的一处墓群,墓群成船形,梯形台地,占地约2800平方米,西高东低,坐西朝东,位于重庆市沙坪公园位西南角、人工湖岸小树林缓坡处,依山傍水,鸟鸣清幽,毗邻一座天主教堂。墓群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末曾损坏严重。1985年,重庆市市委针对“红卫兵”墓群给予批示“不拆除、不宣传、不开放”的“三不原则”,建高大坚固围墙封闭管理。2009年12月被重庆市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br><br>一条弯曲的石板路通往坡顶,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锁住了围墙里一座丛生荒草、斑驳墓碑的墓群。一墙之隔,墙外人气旺盛、丝弦悠悠,墙里死气沉沉、似闻鬼泣,让人茫然,恍惚置身于阳间与地府边缘,不禁毛骨悚然……细雨中,墓园内,祭扫者寥寥无几,墓碑群破败凄凉,一座座墓碑、一幅幅碑文、一条条豪言壮语都留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曾经“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红小兵”“红卫兵”“红宝书”已然都成为了历史和历史名词,震耳欲聋、激情迸发的场景浓缩成墓群中的萋萋枯草……<br><br>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情景,慢慢地伸出了触须。墓群中,113座坟茔里573具重庆“8•15派红卫兵组织”成员的尸骨(因年久失修,相关数据仅为后期统计折算结果,仅供参考)。“文革”期间,重庆武斗惨烈,动用了枪支、炮弹等军械,甚至坦克、炮船等重型武器,645人战死……<br><br>年龄:最小14岁,最大60岁<br>——20岁以下:69人(35.2%)<br>——21-30岁:66人(33.7%)<br>——31-40岁:41人(20.9%)<br>——41-50岁:15人(7.7%)<br>——50岁以上:5人(2.6%)<br><br>职业:工人、学生、职员、军人、干部、教师<br>——工人:176人(58.9%)<br>——学生:104人(34.8%)<br>——职员:14人(4.7%)<br>——军人:6人(军校学生,2%)<br>——干部:3人(1%)<br>——教师:2人(0.67%)<br><br>也许是迷惘、是猎奇、是嘲弄,也许是悲情、是怜悯、是叹息,也许是感慨、是震惊、是思考……他(她)们绝对根正苗红,不是死于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而是死在同样“忠”的另一派、许多“敌对”彼此双方间还是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的枪口和炮弹下……那个时代,人就像一片叶子,当一阵风吹来,再加上人群此起彼伏地不停“煽动”,愚蠢的个体便在激情中热血染着旗旌,青春之泉变成了污泥浊水被掩埋在了地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来到了这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对于地下的冤魂,直到他(她)们战死的那一刻,可曾想过后人会怎样对他(她)们的评说?<div><br>时光仅仅过去了十年,他(她)们为之献身的“革命”被彻底地否定掉了。随着时光流逝,那段历史已变得模糊,尽管还依然残存于目前健在的当事者的脑海中,但很多人早已不愿再提起那段泪与血的经历,对“文革”一词的忌讳,已让人的情感变得有些麻木。曾经无畏的热血换来墓碑上的“伪劣”的“烈士”,他(她)们是“死有余辜”,还是“青春无悔”?他(她)们是历史,他(她)们是一段可悲、可叹、可怜又可笑的历史。再过二十年、三十年,谁还会再记得他(她)们?谁还记得当年的“红卫兵”?……</div><div><br>现实,每一天都在瞬息万变,而历史,被沉甸甸地钉在了这里。“红卫兵”,是玩火者,也是纵火者;是“文革”早期的产物,也是“文革”后期的弃物;是政治的精品、装饰品,也是政治的牺牲品、试验品。一代人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理应换取不再重蹈覆辙的警醒与保证。这个警醒与保证,首先应来自对那段历史的透彻认识。无论历史怎样的荒唐,只要能通过透彻认识后清醒,就是时代的进步。</div><div><br> “红卫兵”墓群,依然成为了“文革”的纪念碑,它所沉淀的历史远远超过其墓群的本身。随着岁月的流逝,也许墓群的意义还将会继续显现,甚至会超越历史,超越时代,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层面的一份财富——尽管这份财富是那么的沉重、触目惊心,但将会让世人警醒——因为“红卫兵”,已经伴随着一代人的苍凉忧郁的身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成为了这一代人记忆中岁月深处难以抹去的伤迹。</div><div><br>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影响深远、反思深刻的相关影视、书籍甚至官方主办的展览……那是一段被彻底否定、但又讳莫如深、欲言又止的历史。十年“文革”已然过去了四十余年,经历过那个十年浩劫和血与火的洗礼,应在痛定思痛之后将其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后人铭记、警醒。历史进入新时期、新世纪,各类纪念馆拔地而起,而惟独缺少“文革”类。也许,“红卫兵”墓群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吧……</div><div><br>诗人顾城生前曾来此处凭吊,写下了《永别了,墓地》:</div><div><br><i>泪,变成了冷漠的灰,荒草掩盖了坟碑。死者带着可笑的自豪,依旧在地下长睡。在狂想的铭文上,湮开一片暗蓝的苔影。不幸的幸存者呵,还在默默地追悔…… </i></div><div><br>记忆,有时破碎,有时残血;历史,有时荒诞,有时悲凉。但真正的历史,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反思性——</div><div><br><h1><font color="#167efb">任何的评判与反思,如果抛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切都是不公正的、不深刻的……</font></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