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

清溪水

<p class="ql-block">一直在看央视一套近期播出的《觉醒年代》。剧中的辜鸿铭其人,此前几乎一无所知,而他竟曾经是那么学识盖世,大名鼎鼎!无语无语之惭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都是刚刚从网上学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大钊曾评价辜鸿铭说: “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语堂盛赞辜鸿铭在中国“二百年无出其右”,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完成全部英式教育的留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拥有13个博士头衔。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泰戈尔访华,辜鸿铭闭门谢客,说对方不懂《易经》,也不懂东方文化之精髓,不如回印度整理诗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华时友人特别提醒:“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去见辜鸿铭。”芥川龙之介登门拜访后感叹到,“聆听指教,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书信往来探讨国际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缘会面的圣雄甘地尊称辜鸿铭为“最尊贵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写《中国人的精神》,通过比较西方物质实用主义,告诉国人我们的“道、义、礼”文化,拥有永恒的生命力,要强烈自信爱国。他把《论语》《中庸》《大学》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告诉世界,中华文化是“深沉、博大、纯朴、灵敏”的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3年前,辜鸿铭在北大进行了一次轰动的演讲《论中国人的精神》。他说,我们中国🇨🇳 人,有其他民族没有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温良”。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没有芬芳的花儿,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说,英国人纯朴、深沉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没有纯朴;美国人纯朴、博大却不深沉。法国人辜鸿铭不遗余力地赞美中国人。他总结到,只有中国人具备了四种最优秀的精神特质:博大、纯朴、深沉,温良。他认为,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难以言表的温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同情心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比如中国人记忆力惊人,用同情心和心灵的力量记事强于用头脑记事;再比如,中国人有礼貌。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体谅,顾及,照顾他人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辜鸿铭说,中国人的精神是人性深处的情感,这个不同于外国人,外国人用的是脑,中国人用的是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精神是“礼貌”:他会从心底里体谅别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照顾别人的情绪,也就是利他主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说,甚至,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身体上或者道德上的缺憾,即便无法补救,也会被他身上的文雅品质所淡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辜鸿铭在北大的讲坛上说:“我们之所以学习英文,是为了用我国温柔敦厚的诗教,去化谕那些蛮夷。”他居北京时,洋人络绎来访,都说:“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年间,辜鸿铭可谓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他精通英、法、德、俄、希腊、拉丁、马来亚等9种语言,他在国外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把每一种语言都能运用到炉火纯青。辜鸿铭对西方诸多国家均有深厚的文化造诣,他最推崇的却是国学,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种固执的偏爱。他将中国的《论语》和《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在东方理论中还加入歌德、席勒等学者之妙语,以理想主义之热情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他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用词之精准,用意之深刻让各国学者们汗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辜鸿铭自小在国外求学,他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直到遇到了留法的中国博士马建忠,才知道了《易经》《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华夏文明,于是他又开始拼命学汉语,读古书,甚至偏执地要以“中华文化训导洋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深入学习中国文化,辜鸿铭回到国内在晚清重臣张之洞门下任职二十年,一边帮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修国学,他以特立独行的思想为宣扬中国文化呐喊,他把《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等,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辜鸿铭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思想》(又名)《春秋大义》确定了他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人们研究中国文化,往往会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辜鸿铭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中国文化最关键之处在于“单纯”和“贴近心灵”,这也是辜鸿铭饱学西方文明后最终归服于中国文明的根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直到老年时,辜鸿铭依然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弥尔顿的无韵长诗《失乐园》(全诗一万行),正如他当年在课堂上给北大的青年们讲授英文时的情形一样。此诗弥尔顿创作时双目失明,处境极其艰难,而晚年的辜鸿铭虽未失明,却在一遍遍地背诵中喟然长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辜鸿铭就在他的英文课上,对学生说:“我教你们学习英文,不是让你们崇洋媚外的,是让你们走出国门,让洋人看看我们中华文化的风采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所以,“守旧”“辫子”不过是辜鸿铭的外在表现,珍贵的是,他心中那炽热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自信,以及对国人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精通这么多欧美国家的语言,却一点崇洋媚外的思想都没有,这也是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碰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说三道四时,他就会反唇相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辜鸿铭将那些“高大上”的欧美人骂了一个遍:英国人傲慢、美国人庸俗、法国人虚伪、俄国人残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还说,洋人绝不会因为你剪了辫子、穿上西服就尊重你,而当你全盘西化时,他们只会更加瞧不起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这番话,让那些一看到欧美人就要顶礼膜拜的人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结束后,辜鸿铭曾向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赠送过一本英文版《论语》。伊藤博文挑衅称,孔子的学说虽然延续了2000多年,但已经不适合20世纪了。辜鸿铭却告诉伊藤博文,孔子教导学生的方法,就如同数学里边的加减乘除一样,两千多年前,三三得九,如今到了二十世纪,三三依然得九,不会得八。伊藤博文哑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在北大图书馆讲台上,回怼胡适、梁启超等人:“2000年前的孔子何罪于今人哪?孔子教人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2000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将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人,毫无道理。这也叫新文化运动,瞎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正是因为有着广博的见识,才更加深切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与珍贵。他深知列强的炮火并不会让其文化更高贵,与此相反,战争只是野蛮和残酷的象征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疑,辜鸿铭是民国初年的一个文化怪杰,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树和西方文明之枝嫁接而成的一个奇特的文化个体,故当时西方人流传着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续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清以来,正值中国国家形象及中华传统文化形象被海内外严重扭曲,辜鸿铭写作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时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该书充分阐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文明的价值,彰显了中国传统的独特价值,改变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同时也揭露了西方文明的深层弊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今天的人们早已经生活富裕,国泰民安。可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和风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觉醒年代》,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演讲的《中国人的精神》真是太精彩了,一百多年前的话语今天听起来依然振聋发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者张中行先生曾经说:“我想,如果说这位怪人还有些贡献,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举世都奔向力和利的时候,他肯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世再无辜鸿铭,今天的教授、学者有时候也会骂人,忧道的少,忧贫的多。打开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在“历史名人 ”一栏里,已经没有辜鸿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