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新旧交替之际,我总有强烈的叹惜之感,叹的是,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了;惜的是,这一年,我什么也没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大概也有我这种感觉,于是发明了很多很多形容时间流逝之快的词。什么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荏苒等等。张爱玲说:“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到尽头,满目荒凉......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衰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在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的状态和心态大概已不是繁弦急管了,应该是急管衰弦,而且,照这种急管衰弦的速度,急景凋年也已经遥遥在望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这种感觉已经十分明晰,我用了一句古人诗来形容那时的心情“安得长绳系日月”。李白也说“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大概最公平的就是时间,</p><p class="ql-block"> 还有最最公平的,就是死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都觉得碌碌无为,可又无可奈何。每一年都是想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但真正能够实施的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念想,只能躺在床上的时候想想而已,诸如,我要织件羊毛大衣、我要原创一个用牛仔布拼就的包包、我要织一个有设计感有艺术感的靠垫、我要做条连衣裙、我要在某条裙子上秀一束花(绣花线网购了三次,没有理由再推脱颜色不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都是旧疾未愈又添新病,去痛药和止痛膏在我现阶段的人生中已经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于是,身体因素、主客观因素等等一堆因素,让这一年的日子又倏忽而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到底在这一年中做了什么?想了很久,最后想把这些碎片化的对于他人来说毫无意义的事情量化,从而以这些量化后的数字给自己一个慰藉。但这些数字,比起那些一年动了几百台手术的医生、一年签了几百单合同做了数以亿记生意的企业家、那些几乎天天更新公众号的自媒体、那些在飞机、高铁、甚至出租车上都能日理万机甚至指点江山的人......我的这些量化了的数字大概只能用来当他人窃笑的资料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别人的人生里流着自己的眼泪</b></h1><p class="ql-block"><br></p><h1><b>庚子年,我看了233部电影</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233部电影中其中包括了36部纪录片,除了两部中国电影以外,其余231部统统为外国电影。不选择看中国电影的目的,不是嫌中国电影不好,而是对中国国情和文化比较熟悉,而选择看外国电影是我看世界的其中一种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前每年会看十几部二三十部电影不等,没想到今年看了这么多,没想到看电影也会上瘾,就像旅行一样,越走越上瘾。</p><p class="ql-block"> 在这两百多天的每一个夜晚,我会端坐在沙发上,只开门厅的一组灯,打开电视回放,选择一部外国电影,然后一个人不被任何打扰的沉浸在各个国家各个角色的人生里,或悲或喜。很多时候,电影结束,我会掩面而泣,在别人的人生里流下自己的眼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一个表格,来看看我分别看过了哪些国家的电影。</p> 我很喜欢小众电影,那些很少能搜到的不常有的那些国家,那些不被世界熟知的地方,或者说我们鲜少能从电影中来窥见他国国情的那些国家。<div><br><div> 某天搜到一个黎巴嫩电影,窃喜。电影译名叫做《何以为家》。</div></div> 剧情大致是:赞恩出生于黎巴嫩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均为伊斯兰教徒,生了众多孩子。因为赞恩是家中长子,12岁的他不得不为杂货铺打工,帮助养家,干着诸如搬煤气罐、送货物的活,还得忍受父母的无休止的责骂。 某天赞恩为了父母将未成年的妹妹卖给杂货店老板而愤然离家出走。饥渴难耐的赞恩想找份工作,遇到了来自埃塞俄比亚贫困打工女拉希尔。拉希尔让赞恩在家照顾她一岁的孩子,自己外出打工。拉希尔后因没有合法身份被捕入狱而失联,赞恩不知情,极其辛苦地和小孩子度过了一段让观众看着无比心酸的狼狈生活。赞恩后来获知自己也没有合法身份,妹妹也因没有合法身份怀孕后遭遇高危却无法送医就诊致死。赞恩得知怒不可遏,遂持刀砍伤杂货店老板,被捕。 狱中他见到关爱贫困儿童的电视节目,于是打电话去求助获回应,并于法庭上告父母只生不养。剧末赞恩获得了身份认证,巴希尔母子团聚。 这部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黎巴嫩、法国、美国联合摄制的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得了多次提名,并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审团大奖。剧中的赞恩不是专业演员,而是真实的叙利亚难民。被导演发掘时,当时12岁左右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div><br> 这是一部信息量爆满的电影,通过影片中黎巴嫩社会最低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看到黎巴嫩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现状:毒品买卖、儿童贩卖、非法移民......一个孩子眼中绝望的家与世界,将一幅凋敝混乱的社会百态跃然光影,而这部电影或许无法改变黎巴嫩的现状,但它却足以让每个人审视自己是否是一个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能否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div> <div><br></div><div><br></div> 某天,我又看到了一部小众电影,哥伦比亚的《海陆之间》。哥伦比亚的电影鲜少有,所以当仁不让地选择观看。<div><br></div><h3> 这部电影在2016年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世界电影(剧情片)观众奖。</h3> 电影描写一个从小患肌肉萎缩症的男青年,和妈妈住在沼泽地高跷上的露天小棚屋里,这是哥伦比亚圣玛利亚市附近的一个临时村庄,那里的穷人买不起陆地上的房子,因而筑了这种类似柬埔寨的水上人家。“邻居们”串门得用小划艇从一个小屋到另一个小屋。邻居女孩很爱这个男青年,一心想帮助这个男孩摆脱病魔,但男孩的妈妈制止他们相爱,因为她知道,患重症肌无力的儿子是注定得不到这种奢侈的幸福的。<div><br> 虽然贫病交困,但儿子对自己的每一个需求都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看海。妈妈竭尽全力用几条鱼、一罐零钱以及一幅儿子的画(店主后来没收)换来一个发电机,因为儿子时刻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妈妈用自制的轮椅把儿子推到了海边,儿子面向大海流下了热泪。最后,妈妈说发电机最多用电6个小时,必须回去了。但儿子拒绝,他让妈妈帮他解脱,他不想要这样的人生......<br></div> <div><br></div><div><br></div> 说到死亡,对我有触动的有关安乐死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加拿大、卢森堡的《最后的尊严》,一部是法国的《弥留之春》(又名《春日光景》),获得了 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div><br> 两部电影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尤其是第二部,详细演绎了安乐死的各个步骤,而主人公却镇定自若,毫无各种煽情之处,反而让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张力,那种对于人生对于死亡的张力。</div> 一个一辈子操劳的勤快的老太太,在得知自己得了脑瘤且扩散无法医治的时候,选择和瑞士的某家实施安乐死的公司签约,希望自己在被病魔屠杀之前体面地离去。影片中有许多老太太做家务的镜头,为出狱后身无分文无处可去寄居在母亲家的中年儿子做饭、为邻居老头做苹果酱、熨烫每一件衣服,甚至把毛巾都熨烫得四四方方......<div><br><div> 实施安乐死公司的人上门和他们的客户沟通,当问到你是否感觉人生很圆满时,主人公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没有那么圆满,但随即马上又说:不过,这是我的人生,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不是吗?<br></div></div> 最后的镜头,儿子开车在一条浓荫遮日的公路上,他们来到了那家瑞士公司的房子里,镜头里,窗外有瑞士迷人的自然风光。我以为导演会拍一个老太太流着眼泪倚在窗前留恋地望着外面风光的镜头,但是没有。老太太不用人搀扶也没有任何留恋,一切进行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按部就班利索地喝下第一杯东西,是用来防止呕吐的,接着,老太太被安排到一张床上,床头几上是一杯有着橘子水一样香甜的饮料,老太太问:我是否现在就可以喝?服务员轻声答:这由您自己决定。随后,服务员说:现在让我跟您说声再见,我就出去了,把时间留给你们母子俩。<br><br> 母亲一口气饮下了那杯“饮料”,自始至终一直沉默不语的儿子,到了此刻还没开口,令我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少顷,母亲终于握住儿子的手,并把儿子揽入怀中:儿子,我爱你!儿子在母亲的怀中回答:妈妈,我也爱你!<br> 随后,妈妈说,我要睡了,把枕头放下来,把被子往上拉拉,慢慢睡去......<br><br> 镜头到了房子外面,儿子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抽烟,一辆殡仪馆的车辆停在旁边,随后,几个人抬着担架从里面出来,担架上是裹着白被单的尸体......<br><br> 我总是在电影结束后静坐片刻,无法一下子就关了电视站起来。<br><br> 几乎每一部影片都会搅动我心脏的一隅。 欧洲电影中,有大量的一战二战背景,残害犹太人始终是欧洲电影中绕不过去的题材,大概因为,这类题材用来表现人性是极佳的选择,而电影的宗旨,大多是表现人性,人性的善人性的恶人性的复杂多样。所有的战争电影无一不给世人予警示:永远不要有战争,只有世界和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div><br> 而科幻、魔幻、动画、喜剧这一类,我本能的避开,虽然这中间同样不乏表现人性的地方,但我不喜欢。我儿子老说我狭隘,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从小就不喜欢那些木偶剧什么的,同学们看得笑声朗朗,我一点兴趣都没有。</div><div><br> 经典电影是不容错过的,尤其那些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捧一本世界名著来看,想必很多人已经没有精力和耐心了,但以电影的形式来展示,我肯定不会放过。</div><div><br> 前年广电局特发奇想,在电影频道播放了很多经典老电影,我欣喜地全盘接受。今年比较少,但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经典电影。《奥菲莉娅》、《麦克白》、《虚宾》、《伊丽莎白》、《皇后的命运》(茜茜公主第三部,前两部之前都看过了)、《卡萨布兰卡》、《静静的顿河》上下集、《苔丝》上下集、《安娜卡列尼娜》、《坦泰尼克号》上下集(二十多年前看过,只记住一个镜头:船要沉了,而乐队还在演奏)。</div><div><br> 233部电影中,优秀的电影实在太多了,留给我回味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无法逐一解析,只能忍痛割爱。</div><div><br> 电影是叙事的视听艺术。</div><div><br> 电影是综合艺术,它包含了文学艺术、摄影艺术、绘画艺术、服饰艺术等很多门类的艺术,总之,外国电影在给我打开世界大门的同时,给了我极大的艺术享受,是我的精神大餐。</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寻找美好</b></font></h1><div><br></div><h1><b>4期摄影班 13堂网课 370堂作业点评</b></h1><div><b><br></b></div> 庚子年,我参加了4期摄影学习班,听了13期网络摄影讲座,每次时长两三个小时;听了超过370堂晚间作业点评以及范片解析,每次短则几分钟长则三四十分钟。主要是我们的老师实在太敬业了,曾有一段时间提出来周日休息,结果没休息上几次又开始在周日也讲上了,又加上庚子年比较长,共有384天,所以约略估计,听课天数应该超过370次。另有网络上的其他摄影课5课。<div><br> 这一年中,在摄影上的进步很多亲朋皆有目共睹。以前总以为构图啊、光影啊、摄影感觉啊这些无师自通,不需要学的,但真正进入到了专业学习中去,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鉴于此,庚子年完成了我人生中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报考了红旗大学的《摄影与摄像》大专班,并在十月份参加了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考了语文和英语两门课。英语自然考得一塌糊涂,150分满分蒙了40分。语文考得还是让自己比较满意的,考了112分,对于一个奔六的年龄段、在四十年中没怎么参加过考试因而在考试中陌生又紧张、又由于常年用电脑和手机写字突然用笔写字提笔忘字作文也写不流利了......的情况下,这个分数令我自己很鼓舞,甚至想今生要尝试考一次汉语言文学。</div> 摄影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懒惰,本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却不知,我的那些同学们,有些甚至是每天背着相机出去拍的。他们无惧严寒、无惧大风、无惧酷暑......老师说,极端天气下容易出片。而那些蓝天白云,则是明信片。<div><br> 看来,天赋是老天对某些人的厚爱,想要成功,光靠天赋是不行的,而勤奋才是至关重要的。</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书中自有颜如玉</b></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h1><b>庚子年,听了16本书,看了1本纸质书</b></h1><div><b><br></b></div> 我在很多网络平台包括微信上的签名,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太直白了吧,喊口号似的。有段时间觉得这必须改,要改得诗意一点高雅一点,于是,找来找去,忙了一番,最终还是维持原样。虽然个性签名没啥大意思,没有几个人会研究你的个性签名。<div><br> 今生,因为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而又想变美,只能选择读书,因为古人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div><div><br> 今生,又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学历,高中生,文化底子太差,偏又崇尚文化,于是选择读书,因为那些文学大腕说了,比如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div><div><br> 每一本书都是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每个人的眼睛,只要一接触到这些文字,它们就活过来了,悄悄钻到了你的脑袋里,变成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你的智慧......</div><div><br> 很可惜,如此美好的事情正逐渐被一部智能手机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得节节败退。</div><div><br>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风起云涌。在这我不谈纸质书和电子书孰优孰劣,我想说的是,手机阅读快捷简便,也有它的优势。而对我而言更有优势的是微信读书中有听书,这让我不仅解放了眼睛,而且随时随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听书,比起前几年,我的阅读量还多出了许多,这不能不说拜科技时代所赐。</div><div><br> 惭愧的是,庚子年只读了1本纸质书,汪曾祺的《万事有心 人间有味》,是冬天在飘窗上晒太阳时断断续续看的。</div> <p class="ql-block"> 略可欣慰的是,庚子年听了16本书。虽然和那些一年能读上几十本甚至几百本书的人相比,无法望其项背,但对自己利用刷牙洗脸拖地洗碗搞卫生时的碎片时间得来的一点点知识,也可略感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类,有莫泊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p><p class="ql-block">石黑一雄的 《浮世画家》、</p><p class="ql-block"> 《无可慰藉》、</p><p class="ql-block"> 《远山淡影》;</p><p class="ql-block">散文类 《越简单越美好》、</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你要去哪里》;</p><p class="ql-block">传记类 《一别,如果永不相见:张爱玲传》、</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另有一本徐静波的《静观日本》,不知归属哪一类,但这本书听来受益匪浅,作者以一种新闻人特有的视角与感觉,用极其细腻和平实的语言,给我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讲述了从首相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梦想以及他们的烦恼。书中所涉猎的不仅有关日本的政治和经济,更多的笔墨是介绍了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深情实感。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也会找到中华文化曾经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最最让我受益匪浅的,则是蒋勋的讲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己亥年因为去了一趟美国,所以《蒋勋漫谈东西方文艺》回来后才听完了剩余的部分,就成了跨年听过的书了。而现在正在听的是《蒋勋聊艺术大师》,也将跨年到即将到来的辛丑年才能听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两部书,给了我极大的艺术滋养。从汉字行草的自由奔放到汉字游笔结构之美、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从红楼的食与养生到红楼的服饰与织饰品、从大观园的建筑设计到红楼中的西洋舶来品、从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中的信仰和神话到米勒、毕沙罗和巴比松的田园美学、从梵高的自画像到德加的芭蕾舞情结。达芬奇的“柔”和米开朗基罗的“力”;希腊人体雕塑的运动美和追求感官愉悦的印度肉身美;埃及人像雕塑里的文学思考和中国人像艺术的缺席......几乎包罗万象,实在精彩之极。以我的文化艺术修养,即便听上三遍也未必能领会其中所讲精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蒋勋还原最美诗经》、《美的沉思》,无一不是我的精神大餐,我在蒋勋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里享受着这种无与伦比的“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究竟是什么?蒋勋老师坦诚地回答:美是最“无用”的东西。虽说“无用”,美——却可以是毕生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蒋勋说红楼梦》,从人性的角度诠释各个人物,比我前年听过的其他人讲红楼梦精彩很多。人性的美,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对人性的悲悯和包容,也恰恰是曹雪芹写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什么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高鹗的后四十回,恰恰缺少了这种人性的悲悯和包容,缺少了细腻的人生感悟,多了些非黑即白的主观武断,于是有了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的命运结局。</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在“诗和远方”中寻幽探古</b></font></h1><h3><b style=""><font color="#333333"><br></font></b></h3><h1><b style=""><font color="#333333">庚子年共走了 4省16市9村</font></b></h1><div><br></div> 庚子年共走了4个省份,16个城市,包括古城和县城,走了9个古村落。<div><br> 庚子年由于疫情,出国旅行是泡汤了,但幸而我国版图辽阔,有的是没有去过的诗和远方。</div><div><br> 九月份先生和我进行了一次自驾游,历时24天。由于带着一个瘫痪的又耳聋又眼瞎的老年狗狗,又加上自身的身体因素,效率很低,走走歇歇,但也游历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应县木塔,比如恒山悬空寺,比如殷墟博物馆,比如雁门关,比如赵州桥......还有很多古寺庙和古塔,还有那些原汁原味的古村落。</div><div><br> 临行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以为那些冀南冀中的古村落隐藏在太行山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才保留到现在,道路一定非常崎岖,但现实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绝大多数去到古村落的道路都修葺得异常平整,有些甚至鲜花夹道,不由感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基础建设的确搞得有目共睹。<br></div> <div><br></div><div><br></div> 庚子年十一月份还回了一趟江南老家,参加了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顺便和老同事、老朋友、亲戚、家人聚聚,重温亲情友情同学情,也历时23天。 曾经年少聚梁丰,四十年后再回首。 <p class="ql-block">另一拨同学相聚。</p> 参观师兄工作室。 老同事相聚一。 老同事相聚二。<div> </div><div> 曾经的16岁少年,没过完暑假就去了邮电局捧金饭碗去了。十一年之后自己摔了金饭碗,随改革开放的洪流下海经商。</div><div> </div><div> 图中右三是我的师傅,现吃斋念佛,皈依佛教。左二是我徒弟。</div><div><br></div><div> 另有数个小相聚,有几十年未见的长辈、曾经的领导,也有单个同学、闺蜜、朋友,因篇幅过长就不赘述了。</div> 参加亲戚婚礼。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美篇平台圆作家梦</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庚子年共著文12篇 参与话题说说28次</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庚子年共在美篇平台发表文章12篇,其中8篇游记,2篇叙事,2篇花卉拍摄。发表的12篇文章中有8篇被美篇平台加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发现美篇平台推出了话题说说,只需上传几张照片(最多不超过9张)和一小段文字(限制在140字以内),发现在这个快速时代读图时代,这一招要比写文章更有人关注。于是我也试着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参与说说,共28次,上传图片241张。</p><p class="ql-block"><br></p>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p></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用文字帮助记住流逝的日子</font></b></h1><p><b><font color="#333333"><br></font></b></p><h1><b><font color="#333333">378篇日记</font></b></h1><p><font color="#333333" style=""><br></font></p><p><font color="#333333" style=""> 庚子年有384天,共写日记378篇。短则十几个字,长则上千字。初约估算,约有12000字左右。年轻时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后来逐渐觉得没有意思就放弃了。无锡家里的书柜里,至今捆扎好的日记本大概还有二三十本。</font></p><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 某天高中宿舍的同学在朋友圈看了我发的文给我评论留言,说是“那时候和同学喜欢偷看你的日记,内容现在都忘了,特别说声对不起!”,我大笑。</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 最近几年开始记日记,是因为记忆衰退到让自己悲哀的程度,于是又采用这种方法,妄图留住这些平凡的日子。</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 又因为很多感慨很多议论都不便公开,只能在日记中吐露。但即便如此,依旧不能完全口吐狂言。因为,日记同样并不私密。</font></div>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全民K歌的舞台上自娱自乐</b><br></p><br><b>庚子年唱了5首歌</b><br><br></h1><h3> 庚子年在全民K歌平台上,唱了5首歌,大概在喜欢唱歌的人中是属于极低产的,因为有很多人几乎天天在全民K歌歌房唱歌,我难以想象她们学唱新歌怎么那么快,只能是佩服的份。<br> </h3><h3> 之所以还把这区区5首歌量化了一下,是因为5首歌中的其中一首是我们合唱团的作业,是送交给街道办事处参加比赛的,内容是抗疫题材。我唱了一首《天使的身影》作为交差。过了好几个月,看合唱团群里通知领奖,我还以为跟我没关系,不闻不问。又过了两三天,群里一直在呼吁尽快领奖,怕耽误人家功夫,遂私下问了高声部部长,才知我得奖了,得了一等奖。</h3><h3> </h3><h3> 您若有兴趣,可点开网页链接收听。</h3><div><br></div>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kg3.qq.com/node/user/59dc89ca86/song/play-mxLnN19R02?chain_share_id=ZWj6Ug59VTVnFVTr31Z_Lrr5uFfDxBfof9gwENJ_Sjg&s=-__87G-IRbnG1-IV&shareuid=63959a802c2b3e8f31&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187596945_l1_t1613236730__"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p> <h1><br></h1><h1><b> 尾声</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庚子年,一般人写年终总结总会提新冠,写疫情。我反复考虑,告诫自己三缄其口,但以我的个性还是难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疫情对我的唯一影响是不能出国旅行,除此以外,对于我这个本来就是居家状态的人来说,并无多大影响,我也从来没有因为新冠病毒而恐慌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新冠病毒爆发的最初几个月,被满屏疫情、满屏谣言、满屏愤慨、满屏阴谋论......弄得几近崩溃,还有两拨人为一个明明文字中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家打架,且打得不可开交。疫情像照妖镜一样,照出了这个世界的丑陋,照出了du cai qian quan和民主自由的界限和思考,照出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和愚蠢,也让我知道了我国的智障有多傻,脑残有多可笑,小粉红有多可怕......当然,脑残不分国界,暴民不分国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中同样涌现出无私高尚和温暖(我怕不这么写,小粉红们又要站出来说我没有正能量)。我曾为这个世界上疫情中发生的无数苦难哀伤流泪,也为这个世界上疫情中出现的人性光辉和温暖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辛丑年,真诚希望全世界的疫情渐趋平缓,真诚希望那些现在还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能挺过来,真诚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能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祈愿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 祈愿世界充满爱,充满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世间:久安康,长欢乐,共圆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庚子年末</p><p class="ql-block"> 成于辛丑年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们不要忘了点赞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