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学生请愿迫使皇帝作出让步,什么学生如此有实力?

文史知千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原创</b></p><p class="ql-block">公元153年,数千太学生亲赴宫门,请求汉桓帝释放朱穆,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学潮”,桓帝被吓得马上释放朱穆。公元162年,学生张凤联合同学三百人前往宫门请愿,再次迫使桓帝做出让步,释放了皇甫规。为什么学生要请愿释放朱穆和皇甫规?为什么学生可以逼迫朝廷作出让步?</p><p class="ql-block"><br></p> <h3>要解释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了解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在内,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在外,形成了士人集团。但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破坏了原有的官员选拔制度。原先,东汉时期的官员选任主要有三个途径,即察举、征辟和考试。但东汉末年的朝廷由于是宦官和外戚轮流把控,他们只会提拔自己的亲信,所以普通人要走上述三条路为官,根本行不通。</h3></br><h3>面对宦官、外戚近乎垄断官场的行为,士人们自觉团结起来,形成宦官和外戚之外的第三方政治集团。</h3></br><h3> <h3>虽说,东汉末年朝廷腐败,但多少还是有点“清流”的,比如朱穆和皇甫规。朱穆出任冀州刺史的时候,不少宦官私下联系朱穆,贿赂他给自己的亲属安排职位。</h3></br><h3>朱穆是何许人也?怎能和宦官同流合污呢?于是朱穆马上查清宦官亲属,并实施惩罚。不仅如此,朱穆还严厉打击地方豪强,维护平民百姓的利益。太学生们纷纷把他视为榜样,为了和宦官、外戚等“浊流”区分开来,称朱穆为“清流”。</h3></br><h3> <h3>宦官们知道朱穆和自己不一样,马上以各种罪名安排朱穆入狱。得知朱穆入狱的消息后,太学生刘陶鼓舞上千同学上街游行,请求桓帝释放朱穆,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学潮”,桓帝被吓得马上下令释放朱穆。</h3></br><h3>很快,第二次太学生请愿活动在洛阳爆发。因皇甫规平定羌乱有功,理应封侯,可是他却因为拒绝贿赂宦官而被投入监狱。得知皇甫规入狱的消息,太学生张凤联合同学再次请愿释放皇甫规,再次逼迫政府作出让步。</h3></br><h3>两次太学生的集体请愿活动让士人意识到,太学生已经成为一支足以影响政局的集团了。朝廷中像朱穆那样的“清流”开始主动和太学生联系,太学生们也依据道德标准筛选出精神领袖,而这些领袖的必备素质就是敢于和宦官抗争,比如李膺、范滂等人。</h3></br><h3> <h3>为了压制刚刚崛起的士人集团,宦官们决定对太学生的精神领袖下手,他们诬陷李膺拉帮结派,散布对朝廷不利的谣言,请求汉桓帝下令逮捕士人。出人意料的是,被朝廷列入逮捕名单的官员变成了太学生的榜样 。</h3></br><h3>太学生的力量同样引起外戚的注意,窦武为了压制宦官,决定和士人集团合作,甚至和陈蕃密谋彻底铲除宦官。</h3></br><h3> <h3>难道宦官就这样消失在汉朝历史的末班车中吗?不!宦官获知窦武和陈蕃的密谋,随即发动政变,窦武和陈蕃相继被害,连窦太后都遭到幽禁。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宦官的为所欲为,他们以桓帝的名义下令打压李膺、范滂等士人,最惨的时候打压对象涉及六七百人,连士人亲属都难逃一劫。</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