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在七十岁那一年,因为受到老伴在美国定居的一位朋友的邀请,才有了第一次出国的机会。出国对于我来说,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压根儿没有想到过在有生之年还能出国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象中,西方发达国家不但经济发达,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教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无可比拟的。我总在猜想,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从事着高端工作的“白领”吧?即使有少数人从事体力劳动,他们也属于所谓的“蓝领”,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我们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这些想法的产生,主要原因固然是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过,毋须讳言,多少还是受到社会上崇洋媚外思想的一些影响,总是误以为外国各方面都比中国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为没有亲眼见识过国外的真实情况,所以头脑里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也就难以得到改变。</p><p class="ql-block">这次出国,在美国待了一个月,在此期间所观察到的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都在触动着我头脑里的固有观念,它们在一步步地改变着我以前那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在美联航国际航班上</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上海浦东机场登机,乘坐美联航班机,先飞往旧金山,再转机去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的。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国际航班,看到飞机上的乘客一大半是白人,我坐在一大片白人中间,心里凸现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我和白人一样地坐在这里,我和他们是一样的身份,我和他们是平等的。这种感觉当时很强烈。因为过去内心似乎总是在仰视白人,自己总感觉比人家低一头似的。这是我这次出国时内心发生的第一个变化。</p><p class="ql-block">飞机在爬升到一定高度平稳飞行后,空乘人员开始服务 ,她们推着小车送食品和饮料过来,这是几位白人空服人员。等她们到了我面前,她用手势比划着问我想喝什么饮料,她只会说一个中文字“茶”,我也就顺势要了一杯茶。看着她们动作娴熟地在分发食品和饮料,满面笑容地迎对客人,服务很是热情周到,我很难把她们和原来想象中的“高大上”联系起来,她们不过就是和国内那些“空姐”做着一样工作的服务员罢了。我作为一个中国普通百姓坐在这里,接受一个白人空服的热情服务,心里感觉的变化似乎比刚上飞机时又进了一步。刚上飞机时的感觉,只是觉得和白人地位平等了,现在似乎觉得白人不过如此,她们也在从事着服务于人的工作,和国内服务员也没有什么区别。此时,对白人似乎都是“白领”的误读顿时化作乌有。</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超市里的货架</p> <p class="ql-block">在奥斯汀,朋友带我们去超市。在超市里看到有的白人在给准备出售的花卉剪枝浇水。有几位既年轻又漂亮的白人女性在为顾客送来的宠物狗洗澡理毛。收银台里坐着的收银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白人老太太。看到这些,我有点意外,随口问陪同的朋友:“白人也干这些工作呀?”他的回答很平静:“他们也要生活啊。”这时我算彻底明白了,白人也不是都在从事“高大上”的工作,他们多数人也不过就是普通劳动者罢了。朋友进一步介绍说:“超市的服务员,每小时的工资是15元,这在美国是最低的,他们曾要求提高到18元,可是没有达到目的。”按照这个小时工资标准推算,他们一个月收入也就是2000余元,一年不过20000余元,属于各行业中收入较低的那一部分人。</p> <p class="ql-block">卖花的花房</p> <p class="ql-block">品牌店橱窗</p> <p class="ql-block">在超市里,我见到许多收银员是年纪较大的女性,在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上,也经常看到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空服人员,这和国内各行业服务员的年轻化,以及空服人员必须既年轻又漂亮比起来,反差很大。国内把空服人员叫“空姐”,而美国的空服人员按年龄大概应该叫“空嫂”或是“空奶”了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第一,这可能与国外和国内对服务行业的理解不同有关。在国内一般人眼中,空中服务员的工作似乎有点神秘,再加上航空公司在招收空服人员时的苛刻要求,因而在群众心目中造成了“空姐”就是年轻漂亮的代名词的印象,只要一提起“空姐”,脑海中出现的形象一定是年轻漂亮,她们从事的职业也自然是高端职业。而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眼中,空服就是一个职业而已,和别的职业没有什么区别,并不特别要求年轻漂亮。我在美国国际、国内的各次航班上见到的空服人员,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既有年轻的,也有中年甚至五十岁以上的;既有身材苗条的女性,也有身体肥胖的壮汉。看来,美国这个行业对人的外貌和年龄没有任何要求,是个人就可以干。第二,这和发达国家里一部分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有关,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即使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可是也不得不出来工作挣钱以补贴家用。我多年以前在香港,就看到过饭店里端盘子的服务员年纪比较大,有的人已是满头白发,端着盘子甚至会颤颤巍巍的。香港的出租车司机 也有许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我问过香港出租车司机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生活所迫啊!”一句话道出真实原因。美国的情况估计同样如此。这种情况说明,即使在发达国家里,生活状况不如意的还是大有人在,穷人有相当数量的存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像这样大年纪的人,居然也能找到工作,甚至还能加入在我们看来“高端”的空服工作,这说明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严峻。要知道,在国内想当“空姐”是何其难也,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挤破了头,最终能当上“空姐”是难于登天啊。除了“空姐”,就连稍微像样一点的饭店里的服务员也一律只要小姑娘,老头子那可是绝对没有人要的。</p> <p class="ql-block">打高尔夫球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落日</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下边,说说我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居住条件。在奥斯汀,朋友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了居民们的各种居住场所,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中产阶级居住区的独立套房(国内称作“别墅”),第二类是富人居住区建在山上和建在水边的豪宅,第三类是一般人租住的所谓“公寓”楼。住宅看得多了,我在脑海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看法。</p> <p class="ql-block">中产阶级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中产阶级居住区环境</p> <p class="ql-block">先说中产阶级居住的房屋,都是一栋栋独立建筑。房屋的排列布局很像中国乡下村子里农民的房屋,在居住区主干道两侧分列着两排房屋,它们相向而立。据说政府有关部门要求房屋开发商,所修建房屋的外观一幢和一幢不能一样,整体要显得错落有致,因为千篇一律就会显得单调。这些独立房屋,有单层的也有两层的,甚至还有三层的。它们虽然面积有大有小,不过相同之处是每户都建有车库,在房屋后边都有一个花园,这应该是“标配”。在每个住宅小区里都修建有游泳池和阅览室,有的还修建有池塘,池塘里有鸭子在戏水。每个小区的园林绿化都比较讲究,草坪绿草如茵,修剪得很整洁。本小区居民可以在小区免费游泳和免费阅览图书。这样的居住条件,在我们这些久居城市里单位家属院的人看来,很令人羡慕。不过,在我回国后再到周边农村去看看,发现城市周边的农民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楼房,他们在房前也大多种植了花草,有的家也修建了车库。我心里把这样的农民居住条件与美国中产阶级居住条件做了一个比较,城郊农村除了小区设施缺失之外,其它各方面差距似乎也不大。如果说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中产阶级的许多房屋是建在树林里的,这和他们喜欢与大自然亲近有关,而中国往往是在建好房屋后再去植树。美国中产阶级一般居住在郊外,而城市中心地带通常居住的是穷人。</p> <p class="ql-block">中产阶级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听朋友说,美国人的房屋都是用木头修建的,基本不使用钢筋水泥,这让我很惊奇,所以一直想亲眼看看他们是怎么用木头建房的。这时正好有一个机会,离朋友家不远的一个地方正在修建房屋,于是他开车带我们去参观。到了建筑工地,我看到,建筑工人们先要在一片平地上筑好一个平台,大约高出地面几十厘米,是用混凝土筑成的。水泥平台上有预留的上水管道、下水管道和电线所要穿过的孔眼,还预留有将来固定木料的螺栓。在另一座在建房屋的平台上,已经开始架设木料。工人们把预制木料型材按照图纸上标注的位置,用螺母固定在地面露出来的螺栓上,然后再在最初固定好的最下层的木料上,又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木料一根根依次叠加上去,最后是用木料构架起一座房屋的大致模样,这个过程和垒积木有些像。第三座房屋正在往木料框架上钉板材,板材从里外两边夹着木料,整体就形成了墙壁的样子,各种管线都从两层夹板着通过。最后是往两层夹板的空隙中加填料。安装门窗和在墙壁的外侧砌一层砖头是最后两道手续 。建成以后,仅从外表看会误以为这是一道砖墙呢。为什么在木质墙壁的外边还要再包上一层砖头?我想,作用有两方面,一是起到保护木料的作用,二是可以为室内保暖。参观完这个建筑工地,我解开了心中的存在已久的谜团,终于明白了美国人是怎样用木头建造房屋的。他们不仅平房用木料修建,就是三层楼房也是用木料修建的,这样的建筑方式和国内相比,真的大有不同,如果没有亲眼看到的话,“用木料建房,基本不用钢筋水泥”,这在以前是完全想象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参观用木料建房</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建筑工地,我在思索,美国人为什么喜欢用木头修建房屋呢?我分析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使用木头建房,木材顶替了水泥和钢筋,直接后果是减少了水泥和钢筋的使用,从而减少水泥钢筋的生产,同时降低了生产水泥和钢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反观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兴基建,到处在盖高楼,大量使用水泥和钢筋,水泥厂和炼钢厂生意兴隆,后果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美国有使用木料修建房屋的条件,也就是说美国不缺木材。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欧洲白人到达之前,当地土著印第安人人数很少,消耗的木材也少,白人到达美国也仅仅二百多年时间。美国地广人稀,人均森林资源丰富,二百年来消费的木材又有限,所以美国具备在建筑房屋时大量使用木材的条件。反观中国,与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几千年来中国人把天然林几乎消费殆尽,现在只剩下可怜的几小块天然林地,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严禁开采,而人工种植的林地数量很有限,难以满足大量使用的需求。美国人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建筑房屋使用木材,而中国也只能根据本国国情建筑房屋使用水泥和钢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其次说说美国富人的居住条件。在美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穷人住在城里,中产住在郊外,富人住在山上,后来见到的真实情况的确如此。有一天,朋友带我们去参观富人区。车子沿着盘山路开到山顶,我们居高临下地观望山下一条小河,河的两岸排列着数十座各具特色的建筑,看样子个个价值不菲。一座座小楼临水而建,许多家都在水边修建了码头,这时,小河中央正好有几艘小艇在快速往来飞驰,不用问,这是主人们假日里开着小艇在河里戏水呢。各式各样的精美建筑从河边逐渐向两岸山顶延伸开去,它们在茂密树木的掩映下时隐时现,从树枝缝隙里透出房顶和墙壁的斑驳色彩。美国富人喜欢住在山上的这种爱好跟中国人的固有观念大相径庭。中国人向往的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农村人巴不得进城安家呢,住在山上的农民巴不得下山呢。现在政府扶贫有一个项目就是“搬迁扶贫”,把住在山上的农户搬到平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美国富人可能更看重的是生活质量,他们认为城里人口过于密集,空气不好,而住在山上与森林、河流为邻,呼吸着富氧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再说,美国富人住在山上交通是没有问题的,上山的道路都修得平平整整,他们每家都有不止一辆汽车,出来进去都很方便。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是每周去超市购物一次,一次买够一周的用品,所以住在再偏远的地方都不会有购物不便之虞。</p> <p class="ql-block">富人住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富人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小河里的游艇</p> <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中产阶级的独栋别墅和富人的山上豪宅之外,其它的住宅就是所谓的“公寓”了。美国的公寓其实和中国的住宅楼外观和内部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每栋楼房有N个单元,每个单元有N层楼,一座楼住着若干户人家。不同的是美国的公寓楼都不高,我看到的最高三层,也都是用木头建造的。美国的所谓“公寓楼”是只租不卖的,只有独栋房屋才出售。公寓小区统一由物业公司管理,小区内公用设施齐全,租户只要交了房租和物业费,小区的所有设施包括游泳池和阅览室等都可以自由使用。住在公寓里的人主要是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有买房或不打算买房的人,其中大多数人一旦条件具备,一般都会自己买房,买的房屋都是独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公寓房</p> <p class="ql-block">公寓小区里的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公寓小区里的健身房</p> <p class="ql-block">公寓小区里的阅览室</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购买的商品房,上下左右都是别人的,只有室内空间是自己的,使用年限仅有70年。而美国人购买的独栋房屋,一户离另一户都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双方互不影响,不仅房屋是自己的,就连前后院子也是自己的,并且拥有永久产权。不过,美国人的房产是必须要交房产税的,税率还不低,大约是按照房屋价值的8%左右收税,一般的房屋一年都要缴纳几千元房产税。我看到,在销售房屋的售楼小姐那里,都备有准备出售的房屋每年应该缴纳的房产税明细表,这样,让准备购房的人在购房之前就明白知道将来该交多少房产税,做到在购买房屋之前就心中有数。</p> <p class="ql-block">公寓房</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郊外野花遍地</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再说说美国的超市、物价和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美国的超市遍布城乡,超市是美国人购买生活用品的必去之处。他们一般是每周去一次超市购物,买够一周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因为各家各户居住分散,一般来说各家都离超市有一段距离,去超市非开车不可,超市门外都设有停车场。顾客在超市选好商品后,自己在自动收款机结账,没有人监督交款情况,门口也没有人验购物小票,顾客自己结完账直接走人。</p> <p class="ql-block">超市里的蔬菜水果</p> <p class="ql-block">自助加油站</p> <p class="ql-block">美国超市里的商品种类很齐全,除了一般日常生活用品外,有的还有家用电器之类耐用品,有些商品价格很便宜。我注意看了各种食品价格,比较下来比国内要便宜得多。比如,猪后腿肉,一磅不到二美元(一磅大约合9两左右);牛奶一加仑(合3.78升)三美元多;瓶装纯净水整件包装的平均每瓶0.20美元多。其它蔬菜类价格也都不贵。这些商品价格和美国人实际收入相比,价格是相当低的,这也就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美国相比的差距所在。</p><p class="ql-block">下边稍做分析。美国人的年收入,最低收入大概在二万多美元,年收入在五万美元至十余万美元之间的属于中产阶级,年收入在二十万美元以上的属于富人。他们收入的这个绝对数字,和我国人民收入的绝对数字差不多。我国一般最低年收入水平大约也是在二万多元,工薪阶层收入一般也是在十余万元以下。如果不看数字后边的单位(“人民币”或者“美元”),就纯数字而言我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收入基本差不多。美国一磅猪后腿肉二元左右,而中国一斤猪后腿肉二十余元;美国的汽油一加仑(3.78升)二元多,而中国一升就要六、七元;美国牛奶(脱脂)一加仑(等于7市斤多)三元多,而中国每市斤牛奶是四元。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就在这里,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品牌店橱窗</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尽管生活水平高,可是他们过日子却很节俭,能买便宜的就不买贵的,旧的能用就不买新的,能用二手的就不买新的。我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朋友家里住,他家附近就是戴尔电脑公司总部所在地,我们经常去公司周围散步。我注意观察了一下,看看停车场上停的公司员工们开的都是什么车。看了一圈,没有发现高档车,基本都是日本产的丰田、本田和美国产的别克之类,就连德国大众公司的奥迪车都不多。我的朋友开的丰田车已经使用了近二十年,塑料配件早已老化,门把手使劲一拉就会断掉,车厢内顶棚的塑料装饰顶板在掉渣,可他从网上买来配件自己换上后车子继续使用。他的同事听说他退休后准备去另一座城市生活,就有人向他打听,想买他的旧车,出价一千元。他不舍得卖,准备把旧车托运到另一个城市继续使用。听他说,美国人买车不买贵的,买的车价格一般在一万美元左右,如果有人买了一辆二万元的车,那就已经是很高档了。</p><p class="ql-block">美国人还有一个习惯,中国人是绝对不会接受的,那就是,家里需要的家具基本都是买的二手货,而自己家用旧了的家具,不需要时又随时可以摆在门外再次出售。我看到这个朋友家里使用的床,小柜子,沙发等都是买的二手货,后来听说他们搬家时把这些旧家具又摆在门外出售,结果竟然全部卖完了,让我很是吃惊。他们搬家去另一个城市时不用带一件家具,只是带上随身物品。</p> <p class="ql-block">戴尔电脑公司职工们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戴尔电脑公司总部</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的衣着就更不讲究了。夏天就是老头衫,短裤,凉鞋,很随意也很方便。他们平时穿的鞋子,一般是运动鞋,在大街上很少见到有人穿皮鞋的,即使在纽约的大街上也看不到女士们穿高跟鞋的,总之,是怎么方便怎么穿。那些所谓的“正装”、“晚礼服”、“高跟鞋”等,他们只有在出席正式场合时才会穿。平时,如果从衣着上看,根本看不出来谁是富人谁是穷人,大家穿的都差不多,即使再有钱的人也不会平时穿着名牌服饰上班或上街的。</p><p class="ql-block">以上看到的这些表面现象,反映出的是美国人内心的一种可贵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不爱慕虚荣,不和别人攀比,更不会讥笑别人。反观我国一般人,最看重的是“面子”,就像北京人说的怕“丢份儿”,生怕别人笑话。自己开的车档次不高怕人家笑话,自己穿的衣服不是名牌怕人家笑话,假如自己家里使用的是二手家具,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反之,他们看待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内心往往是鄙视的,背后会议论、讥笑那些人。所谓“笑贫不笑娼”的思维定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现在的社会上依然并不鲜见。</p><p class="ql-block">美国超市里一般生活用品的价格的确便宜,不过品牌店里的知名高档商品,包括服装和奢侈品的价格却高得令人咋舌。动辄数千上万的标价牌,一般百姓是不会看一眼的,那些只是高收入阶层关注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郊外景色</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郊外钓鱼人</p> <p class="ql-block">看到美国超市里的物价以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美国的物价为什么会比国内低那么多,特别是农产品真的很便宜。这个问题当然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不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美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就拿农业来说,美国的农业基本上是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一家农户可以种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这种使用农业机械的规模化经营自然降低了生产成本。反观国内,仍然是小户农家种植着少量土地,他们的生产成本自然就比较高,没有规模效益。以养牛为例,假如一户农民养着几头牛,他付出的劳力和养牛费用肯定会比较高,这几头牛所产的牛奶很有限,如果牛奶价格低,农户就会赔本,所以他为了保本,就必须提高牛奶价格,否则他就没有利润甚至会赔本。而美国的牛奶厂动辄都有上万头牛,因为是机械化养殖,使用人工很少,成本自然就要低多了,所以他的牛奶价格即使很低,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我认为生产力水平高是造成美国物价低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不过那些都是次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大概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郊外的小树林</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物价低,除了社会生产力水平高是主要原因以外,美国的税率较低也是一个原因。美国各州的消费税是不一样的,就拿德克萨斯州来说,税率是2.5%。我在德州购买了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比国内同款能便宜一千多元,原因主要就是税率低。而中国的消费税税率大约在35%左右。</p><p class="ql-block">在美国超市购物和在饭店吃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没有人监督顾客交费。顾客在超市里购物后,自己在自动收款机结账,直接走人。顾客在饭店里用杯子在饮料机上接完饮料,端着杯子去柜台自动付账。我很好奇,问我们的旅游司机,顾客接完饮料不付钱怎么办?他的回答让我长了见识。他说,美国人的理念是,他们设定的前提是顾客会自觉交费,不认为顾客会私自偷拿东西,所以不用监督顾客的行为。如果真的有某个顾客没有交钱把东西拿出去了,商店里的售货员绝对不会去追他,认为他就是忘记交钱而已,以后他会交的。这种认识自然是建立在群众有一定觉悟的基础上的,如果群众的觉悟达不到这个水平,恐怕这种办法也会碰壁的。</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再说说美国的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情况。总的来说,美国的市政建设很陈旧,许多设施已经很老旧,很落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上海浦东高楼</p> <p class="ql-block">美国纽约高楼</p> <p class="ql-block">美国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我在奥斯汀所见到的公路路灯很稀少,高速路设施也很简陋。听朋友说,美国在这些方面比加拿大差多了。现在,美国的国内航班不再提供餐品,只供应水和饮料,据说是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就连旅客的行李也取消了免费托运,行李一律要付运费。我们在纽约帝国大厦登高远眺,看到纽约的高楼真是不少,不过这些高楼看起来年头都已经不少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纽约的高楼大多修建于一百多年前,至今历尽沧桑,自然面容陈旧。这和我们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所看见的崭新高层建筑自然无法相比。所以有人说,要看高楼去上海。的确,上海的高楼虽然在数量上还没有纽约多,可是在崭新程度上却远超纽约,上海风格各异的造型漂亮的新高楼给观光客留下难忘的印象。纽约的地铁没有机会体验一把,不过听说里边设施陈旧,又脏又乱,和上海的地铁也是无法相比的。</p><p class="ql-block">在美国经常会看到一些断头路,一条新修的道路,修到一半就停了下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条路不能继续向前修筑的原因,是前边那块土地的主人不同意征用他的土地。美国的土地和房屋一样都是永久产权,土地和房屋的主人不同意征用的话,政府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的。这一点和国内反差太大。国内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或者国家,为修建公用设施征用非常方便,可以整片开发,大拆大建,所以新楼房和新道路得以快速建成。而美国的建设速度就差得太远,很明显,这是由于美国的私有制造成的必然结果。</p> <p class="ql-block">美国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纽约高楼</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出行,短途一般是自己开车去,长途一般是乘飞机去,很少有人坐火车出行。听说美国的铁路不发达,线路不多,运行的客车也不多,铁路主要是货运。因为客车车次少,火车票价格比飞机票还贵。</p><p class="ql-block">纽约的“中国城”(国内一般称作“唐人街”)的马路路面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路边有污水和垃圾,这在国内也要算“脏乱差”级别了。</p><p class="ql-block">德克萨斯州是美国著名的西部牛仔的故乡,这里许多公共活动空间都有牛的塑像。德州牛的长相很有特点,两只犄角又细又长。在电影上看到的骑在马上放牧的西部牛仔,现在当然看不到了,即使还有养牛户,他的牛也是圈养而不再放牧。</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圆石公园牛塑像</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农户养的牛</p> <p class="ql-block">德州的首府是奥斯汀,城市不大,人口不多。德州议会大厦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内绿树掩映,草坪修剪齐整,树上的松鼠在自由觅食。游客可以进入大厦参观,只需要在入口处进行安检即可。州议会也分为参众两院,各有一个会议大厅,一排排座椅排列成行,墙上悬挂着议员们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德克萨斯州议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德克萨斯州议会大厦里的会议厅</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郊外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小树林</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城外有一条小河,河边是公园,有许多人沿着小河跑步锻炼。在朋友家附近也有几个树林,每天早上都有人在树林里跑步。我们在路上每每遇到跑步的人,对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早上好!”或者是:“哈啰!”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也被对方的热情感染,心想总不能老是被动地等人家打招呼,这样不礼貌,所以有时也学着主动问候路上遇到的跑步的人。</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们正好遇到一所小学周末在搞课外活动。学校是可以随便进去参观的,我们走进校园,看到有许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参加各种活动,有攀岩的,有钻圈的,有手里拿着假枪玩打仗游戏的,他们很有秩序的听从安排,排着队依次参加活动。许多家长在旁边等候孩子放学。我们进入室内,看到各个教室里都有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参加活动。走廊里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们的图画和文章,桌子上陈列着学生们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某小学的课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学生作业展</p> <p class="ql-block">学生手工作品</p> <p class="ql-block">看样子美国小学的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的很好。不过,如果拿后来我在国内某个山区镇中心小学见到的学生课外活动情况与美国情况相比,国内学校的课外活动无论从内容的丰富还是形式的多样性上,都要比美国学校强得多,并且还全部是免费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新街镇中心小学学生课外活动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