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体验年味

老马识途一往无前

<p class="ql-block">  2021年新年春节,由于北京返程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我们举家无奈选择了在北京过新年春节,由此得以体验京味新年。</p> <p class="ql-block">  居住的小区,在节前早早就红灯高挂,张灯结彩、五彩缤纷,喜迎新春佳节。</p> <p class="ql-block">  临街商户,纷纷插上五星红旗,喜庆春节。</p> <p class="ql-block">  有的还在不同地方挂上串灯灯笼,为节日增添气氛,为来年好运结彩纳福。</p> <p class="ql-block">  门前贴上对联、粘个“福”字是国人家家户户接福纳祥必须的心愿表达。</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红红火火的日子不可或缺的还有京腔京味十足的“冰糖葫芦”。</p> <p class="ql-block">  在热闹非凡之处还有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糖人糖猴,等你去分享。</p><p class="ql-block"> 罕见的糖画在北京也是稀缺的手工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  年三十不忙,网上预约了天坛游览,很想一饱眼福欣赏到往年皇家祭祀活动的场景表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坛一一祭祀建筑 天人合一</p><p class="ql-block"> 天坛始原名天地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当时的北京内城正阳门外,总面积273公顷,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p> <p class="ql-block">  稀稀拉拉的游客,诠释了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p> <p class="ql-block"> 然而,今年2021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的限制,北京天坛没有了往年气势宏观、场景隆重、氛围热烈的祭祀表演。但天坛“祈年殿”仍不失其雄姿英发,为国人祈福祝愿。</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p> <p class="ql-block"> 祈谷坛的中心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坐落在圆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祈年殿是有鎏金宝顶及三层檐亭式的尖顶圆形建筑,直径32米,高38米,殿顶共三重檐,上层为蓝色,代表上天,中层为黄色,代表君主;下层为绿色,代表臣民。乾隆年间修缮时将三层檐都改成蓝色琉璃瓦。祈年殿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式建筑仅存的一例。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殿内中间的四根龙柱,高19.2米,象征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令。三层相加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p> <p class="ql-block"> “圜丘”、“祈谷”两坛也在中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北面为祈谷坛,是祈求丰收的地方,南面为圜丘坛,是祭祀天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神厨、宰牲台、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皇穹宇位于丘坛以北,是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正殿圆形以象征天,殿内彩画用描金和沥粉贴金手法,辉煌华丽,在当时建筑中独树一帜。皇穹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改称皇穹宇。原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东西配庑各5间,用来存放圜丘配祀神牌。</p> <p class="ql-block"> 回音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皇穹宇</span>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称为回音壁。两个人如果分别站在东西两端墙根,一个人靠墙说话,声浪就会沿墙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头,无论说话声音多小,对方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从皇穹宇到围墙南面的琉璃门之间有一条石板甬道,在皇穹宇南台阶前由北而南第一、二、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即回音石;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站立,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p> <p class="ql-block">  天坛柏树林。</p><p class="ql-block"> 天坛的主体建筑之外,还有大片的绿地。天坛内有松柏万余株,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约有2600多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传于1420年前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似群龙绕柱。</p> <p class="ql-block"> 斋宫在西天门内,是皇帝祭天前沐浴斋戒的地方。东北角的钟楼内高悬着明成祖永乐帝在位时制造的一口太和钟,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束时钟声再起。</p> <p class="ql-block"> 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在皇室的各种祭祈建筑中,都建有斋宫,现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是北京天坛的斋宫。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p><p class="ql-block"> 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p> <p class="ql-block"> 天坛游罢品京味,冰糖葫芦喜诱蕾。</p>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年夜饭,自乐自赏,丰富多彩,喜庆美味。</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p> <p class="ql-block">  举国南北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中华民族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p> <p class="ql-block"> 年年有余一一红烧黄花鱼</p> <p class="ql-block"> 四喜临门一一红烧狮子头</p> <p class="ql-block"> 甜酸香酥一一糖醋排骨</p> <p class="ql-block"> 吉祥红运一一小鸡炖蘑菇</p> <p class="ql-block"> 游刃有余一一碗蒸素肉</p> <p class="ql-block"> 清正自洁一一翡翠鱿鱼卷</p> <p class="ql-block">  甜甜蜜蜜一一八宝饭</p> <p class="ql-block"> 三军会师一一凉拌三丝</p> <p class="ql-block">  四季常青一一香氽菜芯</p> <p class="ql-block"> 团团圆圆一一水汆桂鱼丸</p> <p class="ql-block">  招财进宝一一飘香饺子</p> <p class="ql-block">  五彩汇聚一一丰收果盘</p> <p class="ql-block"> 争闹新春一一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  新年畅游北京南锣鼓巷,领略北京四合院。</p><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的结构布局</p><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p> <p class="ql-block"> 南锣民俗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老北京人力车</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先生北京故居</p> <p class="ql-block">  北京内画壶,即鼻烟壶,一般用料器为原料,名贵的则用玉、水晶、玛瑙、翡翠制成。制作时,先将原料制成或刻成小扁瓶,用铁纱在瓶内摇磨,使内壁平滑并呈乳白色,然后用极其精细的竹签制成的纤细勾头画笔,伸进鼻烟壶内,把画稿或画样临摹在内壁上,内容有书法,山水、花鸟、仕女、历史故事或传说。</p> <p class="ql-block"> 达官贵人常用的鼻烟壶</p><p class="ql-block"> 内画壶作为精致的小摆设、驰名中外。早在19世纪末,就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大量行销国内外市场,以后成为古董,为人们收藏。现在,内画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制作更加精美,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工艺品。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有内画壶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北京的八大胡同曾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唯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有很多官员常来此地。</p> <p class="ql-block"> 新年春节,南锣鼓巷成为众多北京人和外地滞留北京游客的打卡赏心悦目之处。</p> <p class="ql-block">  《时代》周刊评语</p><p class="ql-block"> 一向口味挑剔的美国《时代》周刊,精心挑选出了亚洲25处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儿的地儿,中国有6处被选中,北京南锣鼓巷榜上有名。</p> <p class="ql-block">  2021牛年春节,北京年味最浓郁之去处当属前门大街大栅栏。</p> <p class="ql-block">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p><p class="ql-block">大栅栏,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在大栅栏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复原民国初期风貌,大栅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p> <p class="ql-block">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北京老字号商铺云集簇拥。</p> <p class="ql-block">  北京前门源升号博物馆位于前门商业区,是在北京二锅头之源“源升号”老号的原址上复建。</p> <p class="ql-block"> 二锅头的酿制始于元朝,成型于清朝康熙十九年。康熙十九年,前门外的“源升号”的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开展技术创新,采用掐头去尾工艺,仅选取第二锅冷却流出的烧酒,从而极大提高了酒质。赵氏三兄弟的这项改进标志着“二锅头工艺”诞生,此后二锅头“掐头去尾取中段”的技艺被北京乃至中国各地的酿酒业广泛采用。</p> <p class="ql-block">  一把扇子2800元,惊人之价!</p> <p class="ql-block">  春节的天安门灯火辉煌,天安门广场却没有了往年的花坛分布,鲜花簇拥,彩球飞扬,彩帶飘逸。</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最清冷的是娱乐场所,门可罗雀,这是门庭冷落的刘老根大舞台,元月4日即闭门谢客。</p> <p class="ql-block">  刘老根大舞台票价不菲。</p> <p class="ql-block">  相邻而处的是刘老根山庄。</p> <p class="ql-block"> 暖暖的春节,休闲的北京退休老人养鸟不失为一大嗜好。</p> <p class="ql-block"> 新年春节北京的夜晚,缺少了往年灯火辉煌,彩灯四射。</p> <p class="ql-block"> 只有东单路口等街道商场有稍许彩灯点缀着首都新年的夜空。</p> <p class="ql-block">  故宫与北海间的夜景也显得淡妆浅抹。</p> <p class="ql-block">  节日的北京没有了往日的大街环道车辆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没有了庙会小巷人流的纷来踏至、前拥后挤,人头攒动。</p><p class="ql-block"> 响应号召,就地过年,防控疫情,吉祥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