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牛年流程

冰轮映碧落

<p class="ql-block">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聚财。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祭财神(开斋日),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三烧门神纸,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p><p class="ql-block">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七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p><p class="ql-block">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七也是踏青郊游日,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十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p><p class="ql-block">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真正体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