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策略的教师》读书心得

萍水秋月

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邹斌写的 《做有策略的教师》 这本教育论著,感觉受益匪浅,拓展了思维,提供了方法,在共鸣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 尤其是其中之一的策略: 强调教师要“学会真诚地赞美”这一篇给我很深的感触。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鼓励、赞美、欣赏是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 ,是新课程教学中应运用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是联系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作为老师,让我们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和指责,让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真诚地去赞美他们! <p class="ql-block">  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 你都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这也是现在很多专家所倡导的赏识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 美国心理学家特而福德认为, 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他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 基于这两种动机,若要让学生能积极进取、刻苦求学,老师应该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方面优点。</p> <p class="ql-block">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的确,一则情理交融、激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曾赞美学生 :“你真爱动脑筋!你真爱学习!你是最棒的 !”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赏识学生, 去鼓励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心情愉悦、精神爽朗,这种参与研究型激励教学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赞美是对学生优点、美德或成绩公开的一种 激励手段。它作为一种有声的 “阳光”工具 ,应发自教师的心灵深处 , 是情感态度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只有在真诚、具体、准确、合理 以及适时的基础上 ,表扬才能发挥其固有的魅力。真诚地赞美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常常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再气急败坏对学生批评, 但是我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是适得其反,况且生气对自己的身体心理都有很大伤害。其实,当我静下心来解读学生时想一想,学生何尝是愿意犯错误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班有个学生,性格倔强,好动好招惹别的同学。我就仔细观 察、分析他的表现,觉得他的品质不错,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对该 生的评价是:“斌斌尽管是我班上的不稳定因素, 可他拾金不昧,敢于承担责任,有正义感、有号召力。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进,那就将成为一名很有特色的好同学。”当家长把我的话告诉他后,他在一学期内完全变了,变好了。可见,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p> 一段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句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老师能巧妙的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 那么每位学生都会心情 愉悦,精神爽快,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教育手段往往会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赞美要具体、要事出有因。赞美不能泛滥,教 师赞美学生要言之有物, 并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如有一位老师赞美一位学生说“你是一个好学生,你最近表现得相当不错。 ”这种缺乏具体内容的称赞,很难有激励性和影响力。而另一位老师赞美一个学生说“你近半学期来学习勤奋,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向老师请教,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那效果就不同了,它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那效果就不同了, 它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进步的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br>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一个平常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因回答了一个 较难的问题,我表扬他:“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都被你想出来 了,而且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 师为你的精彩发言而鼓掌。”下课后,他竟自跟着我出来,用一种很小心满怀希望的神情问我:“老师,我真的很了不起吗?”我面对可爱稚嫩的小脸蛋儿重重的点点头:“对,有进步!”他顿时充满自信的“耶” 了一声。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见学 会赞美学生这种方法何等重要。 因此,通过读《做有策略的教师》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赞美与激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润滑剂 ,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必须懂得赞美学生的规律 ,掌握赞美学生的技巧 ,真诚地艺术性地表达对学生的赞美。懂得赞美与激励的作用与内涵 ,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善于运用赞美与激励的教学手段的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教师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 ,或者一个简单的手势 ,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都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赞美、赏识、感恩资源,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赞美

学生

教师

老师

激励

教学

动机

真诚地

鼓励

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