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的奶奶

乡下王子

<p class="ql-block">  梦里,又梦见了奶奶。奶奶过世已经几年了,但她对我们整个家庭的影响和爱一直存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奶奶曾经跟我说过,她没有进过学堂,只认识一个字,所以奶奶也就没有什么文化。奶奶虽没文化,但对我们的爱却是毫不含糊的。</span></p><p class="ql-block"> 奶奶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她经历过中华民国、新中国的建立、文化大革命以及邓爷爷的改革开放四个重要时期。因为奶奶一生经历过这些重要时期,所以奶奶过了大半生生困苦日子,改革开放生活好了以后,我认为奶奶生活是幸福的,因为我曾经听她说:要不是邓爷爷搞改革开放,哪里来的这么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共生养了七个孩子,因此,她生活很节俭,看不得一点浪费。我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时候我们如果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饭倒在地上或者吃不完把饭菜浪费了,奶奶会给我们讲《粮食会飞的故事》。说是从前有一家富人,富人家喜欢养狗,有一天富人家一个小孩拉了大便,叫小狗来吃,结果这小狗不吃大便,富人就把抓了一把米饭放在大便上,让狗一起把米饭和大便一起吃掉。后来他们家仓库的稻谷也就像蜜蜂一样飞走了,这家富人就慢慢变成了没有饭吃的穷人。这个故事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深深教育着我从小就懂得不要浪费粮食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p><p class="ql-block"> 奶奶虽没文化,但她有一肚子民间故事,还会讲很多她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她还会背中国的庚甲,总是在有空的时候讲给我们听。奶奶还对节日民俗很重视,家里虽困难,但每个节日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给全家过节。比如每到过节,她会告诉我爸爸应该做些什么菜和做一些节日上准备,节日过得非常传统。奶奶也很勤劳,记忆里奶奶每年都会养很多鸡和猪,家里的几亩菜园被奶奶打理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奶奶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p><p class="ql-block"> 奶奶对生活始终充满希望和热爱,她会在春种秋收时做好一年甚至第二年的打算;她也会把菜地里长得最大最好的玉米、南瓜、黄瓜保护起来留作明年的种子;她会耐心地等着菜园里一年一季的蔬菜成熟,然后按季节性热热闹闹地摘下来,分给左邻右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奶奶虽然是个女的,但她会把家里一年来的计划安排地井井有条。记忆里,我爷爷、爸爸、妈妈年轻时都得听奶奶的指挥,有时吃完晚饭她会召开家庭会议,在会上讲一些大道理,她会拿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和改革开放后的生活给我们作对比,让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现在想来,也许没文化的奶奶才是民间文化的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 奶奶虽没文化,但她善良。她常说:如果哪个有困难能帮就帮一把,谁还没个难处啊。我们家在农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客人非常多,有的是来划粮的,有的是做生意路过进家里借宿或者找牛马肚子饿了进家找一碗饭吃的,生活从来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客人。奶奶还教我们要热情款待客人,给客人递碗筷、帮客人打水漱口等要用双手,吃饭时注意给客人夹菜或者提醒客人夹菜,教我们小孩不许偷偷议论或者取笑客人的不足,如果客人有不足,过后她也会偷偷告诉我们注意这些不足。这些优良传统,我们家一直保持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奶奶虽没文化,但她深明大理。小时候,我上学回来,我拿着课本背古诗给奶奶听,我问奶奶会背古诗吗?奶奶摇摇头说她没进过学堂,她一生也只认识一个“国”字,说是在她小时后跟她的爸爸去村公所开会时,看到墙壁上写的几个大字,奶奶指着墙上的大字问她的爸爸,她爸爸教她认识的,现在她只记得这个“国”字了,她爸爸还告诉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的国家。后来了解我才知道,奶奶的爸爸是国民党时期的村长,奶奶家曾被列为地主家庭,所以奶奶特别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奶奶没有文化,但她对她几个孙子要求管教特别严格。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村里人办喜事,晚上,大人们在准备喜事的餐宴。趁他们不注意,我偷了爸爸的一包三毛五的青竹香烟,带着几个伙伴在毛草屋后面抽起来,结果被大人们发现并把我们抓起来,几个大人像抓犯人一样把我送到奶奶身边,奶奶给我讲抽烟有害的大道理,还把她爸爸曾经抽“大烟”而被害的故事讲给我听,还说如果抽烟把房子烧起来怎么办?最后让我在火铺前罚站了一柱香的时间才让我休息。直到现在,我再没抽过烟。</p><p class="ql-block"> 奶奶没文化,她更不知道书上有厚德载物这个词。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儿孙积下的厚厚的德,她晚年时我看到了她瘦弱的肩膀,也看到了中国农村伟大母亲的光辉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