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思念,叫传承;有一种传承,叫仪式感……

梧桐树

<p>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生活的仪式感越来越强,每年迎新年的项目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今年-2021年,因为这一年是多年失去了爷爷奶奶后,又彻底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的一年……</p><p> 今年的腊月二十九,我没有像往年那样还营业,而是早早通知顾客们,截止到腊月二十八就闭店进入假期了,因为我要特意留出一天的时间来写春联。写春联的习惯,源于我的父亲,因为在我记事起,每年的春节,父亲都会亲自写春联。我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每年三十的清晨,父亲早早起来,就开始准备写对联了,首先把一张一张的红纸裁成家里需要的条数,横贴,炕贴,斗方,对联等,还会用钢笔提前在白纸上写好要写的内容,再准备几张旧报纸,作为正式写之前练笔的场地,确认无误了,开笔畅写,待我从睡梦中醒来,父亲已经写了好多了,都在柜上,桌子上,炕上晾着,于是,我赶紧一骨碌爬起来,和姐姐们欢欢喜喜的把干透了的对联贴到门上去……很早以前的村里,还没有卖春联的,一般对联都会找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帮着写一写,父亲是初中毕业,在我们的眼中,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钢笔字,油笔字还是毛笔字,都那么的好看,所以除了每年要写自己家的春联以外,父亲自然还会帮着找上门来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写一写,父亲从没有嫌过累,嫌过麻烦,而是每次都笑盈盈的帮大家写齐了不同需求的对联,什么炕贴是身体健康,门头贴是百花争艳,吉星高照,猪圈是肥猪满圈,厕所是讲究卫生,街门口是出门见喜……一直到街上有卖的以后,找父亲写对联的人才少了好多,但是父亲依旧给自己家里年年写,父亲说:自己写的春联便宜,能贴很多,最重要的是,特别有意义,贴上买的对联,花了钱,也不知道谁写的,没啥意思……当时年龄小,不太理解父亲说的话,反而感觉父亲小气,舍不得花钱,所以非要自己写,随着每年父亲的写对联,我也爱上了那几日家里的墨香味,也爱上了姐妹几个围着父亲一起探讨写对联内容的热情氛围,更加爱上了拿着父亲写好的对联,和姐姐妹妹们一起贴对联的喜悦……受父亲的影响,渐渐的理解了父亲写对联的意义,于是不知不觉中我也爱上了写对联,近几年,几乎年年都在写,虽然写的一般,没有什么笔体,但是依旧和老公孩子,全家欢欢喜喜贴上去,就为那句买的对联贴在门上没啥意思……去年的正月二十六,父亲追着刚刚离世77天的母亲走了,从此家里,再也不会看到父亲每年写对联的情景了……今年腊月二十九,我特意腾出一天的时间来写对联,从取笔、研磨到铺纸、下笔,每个瞬间都是父亲每次写对联的动作情景再现,今后的我,不仅仅感觉自己写对联是多么的有意义,更多的是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p><p> 今年腊月三十早上7点,早早起床的我,催着爱人和孩子,跟着我赶紧贴对联,看着一条条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充满祝福和寓意的对联,上墙的上墙,上门的上门,我的内心深处甚是欢喜和激动,儿时在家和姐妹们贴对联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只可惜这种写对联的新年仪式感,我的父亲再也体会不到了,想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框竟是一热……</p><p> 年三十的午餐,我让爱人做的菜比往年做的更丰富一些,三口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我会提议一起举杯相碰,互道吉祥话祝福语,一顿饭吃的也是仪式感满满……在我小的时候,每逢这一天,母亲总会做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菜,全是母亲一进腊月门就忙碌的成果,什么红烧鲤鱼炖排骨,家常柴鸡红烧肉,豆馅炸糕肉丸子,干炸带鱼酱猪蹄等等,全家欢坐一堂,饮酒吃菜,小辈端起酒杯,恭恭敬敬一一向长辈敬酒,并对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新年祝福语,唯独母亲在厨房忙碌的为大家做着还没有做完的菜,统统忙碌完之后,母亲才会乐呵呵的坐下来和大家共享节日的欢愉。吃罢午饭,母亲刚把中午的锅碗瓢盆清洗干净,接着就开始和面,剁馅,紧忙慢忙,包饺子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晚上,也正好也是春晚开始的时刻,于是大家早早洗干净手,边看电视节目边包饺子带聊天,这种情景就成了年三十最幸福的画面……随着去年母亲十一月初九的离开,这每年有父亲母亲参与的节日仪式感,又将是今后我们大家满满的回忆……</p><p> 今年,大年初一的清晨,我早早的起床,把铁锅放在煤气上,直到把锅干烧的冒烟后,赶紧打开户门,既一手快速端锅,一手拿着提前剪开一个小口的袋醋,急步如飞的穿梭在卧室,卫生间,阳台,客厅,厨房的各个角落,让那冰凉的醋,遇到滚烫的铁锅,瞬间即化成蒸汽的醋香味,弥漫在房间里的每一寸空间,最后再将剩余的醋尾洒在户门外的过道上,这打醋坛的仪式才算结束,寓意驱邪祈福,家宅安宁!这又是我纪念母亲的又一种形式,只是母亲的打醋坛,比我更原始一些,母亲用的是早以前用来熨衣服的纯铁烙铁,还有早以前用来盛水的陈年铜瓢,母亲是将烙铁早早的放到火上烧的通红,再把醋直接倒在铜瓢里,然后在打开外地门,让大家都做好不要乱跑乱动的准备,就开始一手快速拿起铜瓢,一手快速拿起通红的烙铁,风驰电掣般的跑到一个房间又一个房间,快速把烙铁放在铜瓢里的凉醋里,伴随着兹兹兹的声音,一股股浓雾般的气体瞬间从铜瓢里升腾起来,最后母亲再将剩余的不多的醋尾倒在院子里的土地上,但满屋子满院子的醋香,让我们每个人心旷神怡,这才算结束这紧张而又兴奋的打醋坛仪式……</p><p> 拢旺火,也是父亲家必做的一项活动,通常都是在打醋坛之后进行,这个项目需要提前一天或者几天,用砖头在院子里垒起一个透风的圆的砖圈,大约20到30公分高,直径约60到70公分宽,再备好柴火,在打醋坛仪式结束后,天还很黑,大家会被相互喊着来到院子里,随着火苗的冉冉升起,火焰越来越大,熊熊燃烧的篝火,衬托的夜幕很是唯美,这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围站一圈,呼扇着往自己身上揽火,祝愿自己新的一年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生活旺,身体棒,事业旺,钱财壮,一切都旺!本来今年我也是要操作这一项目的,可惜网上订的碳炉因春节原因,至今也没有回来,但是每每这个时候,就想念父亲母亲家的拢旺火,想念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姐姐妹妹们一起拢旺火时候的欢声笑语……拢完旺火,父亲就让我们赶紧进屋,我们知道这是要放鞭炮了,于是跑到屋里,关严门,捂着耳朵,趴在窗户上等着看父亲放鞭炮,早已经架在晾衣绳上的一串串鞭炮,迫不及待的被父亲点燃火药捻子后,顷刻间,劈劈啪啪的欢唱起来,声音震耳欲聋,姐妹们被吓得无处躲藏,但是又被这节日的气氛感染的兴奋不已!这时候,在奶奶或者母亲的一声召唤下,我们就赶紧围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团桌前,一大桌的甜美糕点,花生瓜子糖,还有奶奶或者母亲给我们每人沏好了的放了白糖的茶水,寓意新的一年,日子过的甜甜蜜蜜,圆圆满满!一家之主父亲笑盈盈的一句:吃吧!我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拿起自己喜爱的糕点,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当然,拜年问好的项目伴随着喝甜水、吃甜点,嗑瓜子等同步进行,依然是从小到大的顺序,90度的鞠躬,满脸微笑,声音洪亮,是每个问好人的必备要求,吃完早上的早餐,此时天还未大亮,我们姐妹就会结伴去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家拜年问好……我没有进行拢旺火这一项,而是先拍了全家福,再进入喝甜水,吃甜点,嗑瓜子扒穷皮的程序,当然女儿也给我们俩恭恭敬敬鞠躬问好,我们夫妻也向双方问好,互祝新的一年,诸事顺遂,平安喜乐……</p><p> 除了这些项目以外,那个时候还有打扫屋、刷墙、贴窗花仪式,每家每户的土坯墙,在被粉刷之后,屋子里就会飘着一阵阵儿清香,恨不得上去咬一口墙皮吃,感觉那个味道香极了,不过,我还真是抱着墙皮狠狠闻过,实在香的不行的时候,悄悄用舌尖舔一舔,不过舔了之后,才发现,味道是土涩味,没有散发的气味迷人,但是过后,又会被那特殊的味道吸引,那香香的味道,会随着时间久了,渐渐淡化,现在想想,这也是当时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窗花不陌生,但是儿时的窗花,我想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是见不到了,那是快过春节时,村里最繁华的大街上,会有那么一面墙,卖窗花的商人,会把黑色布挂在这面墙上做背景,上面用大头针别满了一排排红粉色的长方形窗花,上面有各种各样吉祥的图案,最多的是花朵,鸟,花瓶,水果等,那时候我会跟奶奶或者母亲一起去买,挑那些花朵和水果的图案,奶奶告诉我不要买有鸟的,我问为什么?奶奶说那是嘴舌,买了回来,家里人这一年会吵架的,直到现在,我买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想到这句话,有鸟的不买,呵呵……窗花很薄,似乎轻轻一碰就会烂掉,所以在贴的时候小心翼翼,木头的窗棂上,糊着薄薄的白的发亮的窗纸,再配上这鲜艳的窗花,一下屋子里亮堂华丽起来,每晚睡觉的时候,看着窗户上的窗花,看着看着,就步入了沉沉的梦乡……只是现在的窗户都变成了铝塑门窗,贴的窗花也变成了比较结实的红塑料静电贴,墙壁也不用年年粉刷,自然也闻不到了那时候特殊的墙壁香味……</p><p> 这几年,我在不知不觉中,把在娘家依留下来的风俗,渐渐的嫁接到了我自己的家中,这不仅仅是对待节日的一种态度,更多的是我对去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一种深深怀念,和对过往一大家人曾经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时候的满满回忆……</p><p> </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