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皇寺庙会2021-02-12

山里妖仙

<p class="ql-block"> 沈阳实胜寺因是清太宗皇太极赐建,又称"皇寺",位于和平区皇寺路206号。创建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黄教。皇太极当政时,每年正月上旬都到皇寺拜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这里都会举办传统而热闹的皇寺庙会,有京剧、民族歌舞、民乐表演、秧歌等精彩的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锡伯家庙,名称为太平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太平里21号沈阳皇寺庙会所在地,里面详细地介绍了锡伯族的历史以及文化。 太平寺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此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这里每年都会举行内容丰富多样的庙会,引来大批游客来此游玩。皇寺庙会的魅力在于它浓厚的传统民俗特点。其表演内容包括带有北方民俗风情的清兵守关巡街、皇家抬花轿、拉洋车、拉洋片、锡伯族祭祖庆典演绎、福禄寿喜吉祥钟、绕福树等诸多民俗活动与带有传统文化特点的糖画、葫芦工艺、吹糖人、手工绳艺、草编等民间工艺,它们成为了皇寺庙会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p> <p class="ql-block"> 北市场地区是老沈阳著名历史商业区,解放后几经变迁,虽不如太原街,中街的现代化繁华商业的集中。也没有大浑南开发的大笔项目雄伟,没有沈阳故宫,沈阳昭陵(北陵公园),沈阳福陵(东陵),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但在老沈阳人心目中北市场是童年的记忆,平民的市场,庙会的热闹,民间杂技的表演,在当今繁华的和平区这一片留住沈阳人记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打糕,中国南方地区又叫“糍粑”,东北称其为打糕,是南方各族和朝鲜族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由糯米蒸熟反复捶打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p><p class="ql-block">糯软粘柔,芳香浓郁。因为用木槌打制而成,糕韧劲道,裹以黄豆粉,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人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用糖作画</p> <p class="ql-block">赶庙会人群</p> <p class="ql-block">冰雕</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剪纸,中国非物质文化</p> <p class="ql-block">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菜是根据辽宁内陆地区民族特点、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菜是利用辽宁内陆产的绿色食品原料和特有的烹饪工艺,并结合辽宁内陆地区各民族饮食文化和习俗形成的独特菜系。清朝宫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民族菜构成辽菜的基本框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敬贤大师</p> <p class="ql-block">枣梅汤</p> <p class="ql-block">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考肉串</p> <p class="ql-block">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nbsp;[1]&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进北市庙会在南北方特产的中间看到一个特殊的玩艺一拉洋片。回忆起小时没广播,没电视,没电影,没网络的年代,能在这看一会拉洋片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许多年轻人带孩子走到这都体验这古老的玩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酒坊</p> <p class="ql-block">  扇车即风扇车,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用于清除谷物中的颖壳、灰糠及瘪粒等的一种农具。是一种能产生风 (或气流)的机械,也叫“飏(扬)扇”、“扬谷器”、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碾子</p> <p class="ql-block">看这娘们累的</p> <p class="ql-block"> 风匣,又称风箱,一种压缩空气产生气流的鼓风装置。农家灶用风箱由木箱、活塞、风门等构成,以人力推拉,把风吹入灶底,使火旺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独轮车俗称“手推车”。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赶完庙会后,买一袋东西背回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