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5)——春节的东北大秧歌

陶志良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我们部队驻扎在哈尔滨郊区柞树林,每年春节前,地方政府都要组织群众开展慰问部队的拥军活动,其中的东北秧歌是一大特色,成为春节期间我们营房里的一道风景线。图为1976年时我在沈阳军区老虎团连队营房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nbsp;踩高跷等,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p> <p class="ql-block">它起源于农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当地的秧歌队着装五颜六色,色彩鲜艳,队员以五十岁以上男女为主,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一路舞着彩色丝帕,扭着舞步,跟着还有踩高跷的徐徐而来,那动静还真不小,引来沿途群众和部队官兵驻足观看,看的人越多,秧歌队的锣鼓、唢呐声越高,舞者扭得越欢。</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南方来的军人,可谓“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见到这么个场景,看得有点稀奇古怪、惊叹不已。待到秧歌队扭到跟前,眼前穿着大红大绿的、涂脂抹粉的妖艳演员,一个个竟然都是脸上皱纹斑驳的老头、老太,又使我们着实没有料到,自然吃惊不小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秧歌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人们的真切祈愿。秧歌队的老者都是久经沙场的资深演员,无论舞姿,还是舞步,都是娴熟烂透,其一招一式,就是秧歌的大众性、本土性的体现,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地方慰问部队,没有像以前民歌唱的“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的那样,给部队送点什么吃的东西,因为那时猪肉、羊肉匮乏,都是定量供应的,地方上也不富裕。图为部队驻地哈尔滨动力区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供应还是有基本保障的,伙食每周还能沾上一二次荤,比起我在北大荒的农场要好些。所以地方送给我们的是些老百姓做的鞋垫、针线包之类的,那也是人们群众对子弟兵的一片心意。每次收到后,我就把它一一发到了班里。</p> <p class="ql-block">1976年春节以后,全军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那年的4月5日(清明)爆发四五运动,中央通过了M泽东提议的《关于撤销D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对D小平展开又一波的批判。此时正值文革十周年,这时的运动已经没了文革初期的狂热,社会已进入了运动疲劳期。图为1976年我与连队副指导员(右)在“学习”《解放军报》刊出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