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故事

FWB

<p class="ql-block">  从记事时起,每年过年时,大年初一的早上,父亲都会请出家谱,让我们兄弟三人洗漱干净,给先人们磕头祭拜,举行祭祖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追忆先祖、祭拜家谱仪式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现在我们有了子女,父母也要求孩子们跪拜家谱,作为对故去先人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当祭拜先人时,父亲都会小心翼翼的将家谱从一张红纸包中“请出”来,安放在堂屋中间,摆好贡品,焚香叩拜,讲述家谱的来历,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小时,我们就对这张已经破烂不堪的家谱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总是围绕着仔细看了又看,叽叽喳喳的问着好奇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家谱历经200百余年能够保存至今,期间在数代先人手中辗转,经历了无数风雨甚至是危险,最近的一次是“文革”时期。</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以前,家里不仅有这张家谱,还有一副红木雕刻而成的祖宗龛,供奉在老爷家的老屋里,精美至极。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砸烂一切的那个年代,祖宗龛难逃厄运,被作为“四旧”毁坏。幸亏老爷事先将这张家谱拿出来,趁着夜色冒险转移到祖父家里藏了起来,这才使得这张家谱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成年后,我感觉这张家谱承载着我们家族的历史,不仅记载着我们的先人,还是一份传承了数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祖宗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件珍贵礼物,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一代一代传承给后人,把家族的历史讲述下去。为了更好的保存好这张家谱,我去过沈阳,试图找故宫附近的装裱店给予修复,但人家看到纸张太旧太糟,不敢接这个活计,都拒绝修复。之后我只要看到装裱店就进去咨询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终于在一家不算大的字画装裱店找到了愿意修复的师傅,答应重新修复装裱。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家谱交到了我手里,师傅还精心的做成了画轴,配上了保护盒子。看到修复非常完美的老家谱,我激动不已,对装裱师傅感谢万分,也感觉我为这些陌生的先人尽了一份孝心,做了一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  从记录的时间看,这张家谱已有200多年历史,用一张发黄的毛草纸制成,毛笔小楷书写,字迹工整,笔锋刚劲。虽然这张家谱就是普普通通、陈旧发黄的一张纸,但我们感觉弥足珍贵,因为上面由上而下记录了我数代先人的名字和生卒时间,静静的告诉后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先人是谁。</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张家谱我知道了我们是直隶省永平府人,也就是河北省人,也许我们是闯关东的后人。家谱上的先人名字是那样的遥远,但又是那样的亲切,因为我们是这一位位先人的血脉,我们就来自于这些陌生而又鲜活的名字,总是让我遐想他们长的是什么模样,当时是怎么生活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岁月不居,一张发黄的家谱记载了我们家族的近三百年脉络。我有记忆时起,年年的祭拜从未间断,我也希望我的后人们能够坚持下去,保护好老家谱,讲述好家族故事,怀念祖先,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保存家谱,记录家族历史,2007年春,父亲重新整理了家谱,续写家史,装订成册。</p> <p class="ql-block">  一张老家谱连接着血脉亲情,是我们家族的根,凝聚着族亲力量,为我们寻本溯源。</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的后人传承范氏家风,弘扬正气,谨遵家训,本分做人,家族血脉源远流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