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花。家家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过年就是新鲜和好玩。</p> <p class="ql-block"> 十五六岁以后,就跟着大人一起上街办年货、准备过年的东西、上坟祭祖。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作样,觉得做这些很好玩。偶尔问问,为啥要这样做?大人们也说的含糊其辞,过年充满着神秘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 成家以后,在婆婆和公公的指导下,我负责打扫卫生、炸果子、做年夜饭,锋爸爸负责采买、贴对联、祭祖、出天方、拜年,我们对春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主动传承年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今年过年前,女儿看我领弟弟很辛苦,就主动承担了办年货的任务,今天买点水果、明天买点蔬菜,后天买的日用品,年货就一点点办齐了。女儿已然成为我的小帮手。</p> <p class="ql-block"> 过年就要有点年味,炸果子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工序多、时间长,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做了。前年腊月,在商州大姑家,姐姐们跟着大人们一起炸红薯膜、丸子、豆腐、散子、萝卜丝饼,还设计了几个新花样,小可乐就专心写对联。家里飘荡着果子的香味,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今年过年,二姐家和了面粉,炸了红薯膜。圆子象征着团圆,过年就是团圆!</p> <p class="ql-block"> 今年三十早上,几个孩子们就早早回家贴对联、挂灯笼、卷鞭炮,锋爸爸要干一天的活儿,被六个平均年龄二十多岁的孩子们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p> <p class="ql-block"> 醒目的对联贴起来,红红的灯笼挂起来,院子里马上就喜气盈盈,充满了年味。三个外甥、两个外甥媳妇和女儿,边说边干,有条不紊的布置着。俺家的接班人棒哒哒!</p> <p class="ql-block"> 过年最注重上坟祭祖。年三十下午,七十多岁的婆婆和公公,拄着拐杖领着我们去祭拜祖先,那虔诚的样子,让我们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去年我们在大姑姐家过年,外甥负责洗、切、炒,外甥媳妇负责拌菜、端菜,小两口通力合作,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就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 “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里孝悌为先”,这是上级领导来我家慰问时赠送的对联,也是孩子们的表现。外甥们给外婆外爷送来了米面油和红包,外甥媳妇买来了老人爱吃的零食,细心的昊子发现门把手坏了,容易割手,修复了门把手。公公说:“我老了,有退休金,还要你们的钱”,斌却说:“我现在拿工资了,孝敬您是应该的”。不只是过年,平日里嘘寒问暖、买衣送物更是常事。</p> <p class="ql-block"> 公公婆婆年事已高,锋爸爸工作繁忙,我要领铭宝,过年的大部分事都是女儿来操办。团圆饭上,招呼大家吃菜、端茶倒水、敬酒、打包、结账,忙前忙后,俨然一个小主人。</p> <p class="ql-block"> 过年了,最闲的就数老人和孩子了。公公婆婆只管吃好喝好,铭宝忙的放炮、捣乱。小辰辰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爬上梯子玩耍。老人忙碌了多年,已经退休了。孩子们还小,还不知道过年是怎么回事。特别是铭宝,我们祭祖时烧纸钱,他就问:“你们烧的是啥,为啥要烧呀?”,还抓起干树叶一起烧。让他给祖先磕头,僵着脖子,就是不会磕头作揖。</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一家人为过年忙里忙外,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过去和以后。中老年人渐渐退出年的舞台,年轻人成为年的主力军,而幼儿们则是多年后的主力军。一年又一年,时间在流逝,孩子们在过年中渐渐成长!</p> <p class="ql-block"> 过年的习俗多且神圣,老一辈们言传身教,年轻人亲自参与,将这些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的接受着传统文化教育,主动承担起了背负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被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