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

义县农村信用联社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义县联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b></div></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主题教育活动</font></b></div></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传播党的声音之(二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时候的年画</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小时候,在过年的诸多习俗中,买年画、贴年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最喜爱的年俗之一。“穿新衣戴新帽,贴上年画新年到”,这些儿歌般的童谣,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在童年的记忆里,虽然当时家中生活不算富裕,但在过年前,姥姥和姥爷或多或少总会买上几张漂亮的年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小时候的年画大多是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的事物,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内容取材广泛,不一而足。年画上的色彩往往格外地鲜艳,大红配大绿的撞色运用,总能给人一种乡土气息和扑面而来的喜庆。年画的内容大多雷同,胖小子抱红鲤鱼的;胖丫头抱红公鸡的;胖小子和胖丫头合抱金元宝、聚宝盆的,周围配有莲花、牡丹的;或是福、禄、寿三星周围配有松鹤、梅花鹿图案的,总之寓意都是喜庆吉祥、富贵长寿。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彩电、很少看电影,就连教科书、小人书也只有封面是彩页的年代,年画在我的心中是最好看且百看不厌的艺术品,小小的我对年画中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小时候,我以为贴上年画,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开始了。贴上年画,就代表着来年会幸福快乐、吉祥如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每年买画、贴画、读画的乐趣中,我在一岁一岁地长大,所有的日子也在年画的新旧更替中悄然度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贴年画的传统年俗也被人们渐渐地遗忘了。买一张年画回家过年,曾是中国人旧历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如今,这一传统民俗逐渐消失在现代生活的边缘,具有时代特色的年画好像在不知不觉中淡出我们的生活。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购买年画的越来越少,代替它的是墙上名贵的镶在框子里的油画、或是现在流行的十字绣,给人留下无数喜悦的年画已风光不再,似乎已告别市场。也许是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剧变,人们住进了崭新的大高楼,不再是曾经简陋的平房,家里都粉刷了乳胶漆,或贴上了漂亮的墙纸,充满民俗特色的年画显得与家居环境格格不入,不再需要贴年画了。春节前夕,偶尔在大街小巷上见到卖中国结和福字的小商贩,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过年时家家户户贴年画的情景,一种久远的温暖记忆瞬间就会像长青藤一样爬满了我的心头。一张年画,在过年的分量中似乎越来越轻。不过,它依然承载我在童年时,对“年”的一种理解和记忆。无论岁月怎样变迁,那份留在心底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祝福,永远都不会改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老时光里的年画,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新一年驱邪助善、吉祥如意的使者,同时为我的童年储藏了无穷的乐趣。被遗忘的年味,也许我们与“年味”之间还真的只差那一纸年画的距离。过年,怎么可以少得了年画上那个抱鱼的胖娃娃?想念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想念和姥姥、妈妈一起贴年画的温馨岁月,更想念年画给我带来的许多童年梦想。因为年画里不但有我记忆犹新的童年,还有早年间浓缩在困难生活中的亲情,以及我那永远永远都剪不断的乡愁…… </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注微信公众号</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