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通讯录有许多,而我保存的这册学友通讯录却是最珍贵的。钢板、铁笔、蜡纸手工刻版,油墨、滚筒人工印刷,而且已经有三十五年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打开这册通讯录,都有一股热流从心中涌过。这是出自五位留校同学之手的一册通讯录,那泛黄的纸上记载了很多信息,鸽子图案象征着友谊,美术字“学友通讯录”点明了主题,行书写的三段文字作为前言和寄语,五位留校同学的签名,隶书填写的表格记录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通讯地址。中缝是格言和诗词。它虽然没有精致的装裱,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排版优美,饱含了浓浓的师生友情。</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再一次品读这些充满激情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前言: “各位同学:友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她是严冬的炭火,酷暑的浓荫,雾海中的航标灯。它可消除误会,跨越空间和时间,去藐视那幸灾乐祸的目光,去识破那阴险的笑脸,去医治那创伤的心灵。失掉她,就会感到人生的寂寞。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大学的四年面壁生活,培育了知识的种子,栽下了友谊的松苗。而今知识的种子已撒向四面八方,定会在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亲手栽培的松苗也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愿: 用你的双脚站立,</p><p class="ql-block"> 用你的头脑思考,</p><p class="ql-block"> 用你的双手去创造!”</p><p class="ql-block"> 五位同学的签名: 王会东、韩邦飞、王海林、鲍存坤、王新敏。</p><p class="ql-block"> 中缝: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世间的行动,缺点多,但仍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日子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到来。”</p><p class="ql-block">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p class="ql-block">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p><p class="ql-block"> “往事不可追,不可致怨,生活是实际的现在;愿你奋斗,将来不可测,不可幻想,前途是演进的挣扎。愿你挣扎。”</p><p class="ql-block"> 这些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对人生的激励以及不能忘却的乡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册通讯录是留校的同学作为使命来制作完成的。当年一毕业,同学们哪里需要哪里去,撒遍祖国天南地北,奋战在铁路建设工地上。母校成了同学们的圣地,成了同学们信息的交换中心,留校的同学收集整理了同学们的地址,编制了这册通讯录。</span></p><p class="ql-block"> 通讯录上每一位同学的联系地址都是两个,一个是工作单位,一个是家庭住址。当年同学们都分配到全国各地的铁路施工单位,流动性非常大,根本没有稳定的联系地址,所以就又附上了原籍的地址。</p><p class="ql-block"> 看看当年的联系地址,那是同学们人生和事业启航的地方。再看看现在的我们,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桥梁系十一队,永远怀念的集体。那是一群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军校学员,他们青春,纯洁,勤奋,团结。那是几任军事过硬、作风正派的军校教官,他们正直、严肃、善良、无私。四年的朝夕相处,师生情,战友义,结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些年,我们失去了五位好兄弟,一位老首长,但我们这个集体依然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年过去了,同学们青春已逝,芳华不再。但我们是站立的一批人,是思考的一批人,是创造的一批人,是无悔的一批人!因为,我们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年来,母校一直留在同学们的心中。“庄里”的同学,如同留在故乡的兄弟,每当同学归来,都有老酒相待,让我们不醉不归。</p><p class="ql-block"> 现在,同学们都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正是完善自我、再创辉煌的好时光。“愿你奋斗!愿你挣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