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健康至上</b><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结婚至今,我们先后安了五次家,搬了四次家。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每一次搬家境况不同,感受不同,但每次搬家的经历至今难忘,搬家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婚前我和爱人单位都没了公房,我们正为婚房发愁之际,爱人所在中学的一位老领导搬到儿子单位的公房,儿子一家搬到了市政府家属院。老领导夫妻担心儿子的公房会因房改住不长,他不愿放弃学校的房子,把没搬走的东西收拾到一个房间,另外两间说是借给我们结婚用,算是给他看房子(爱人是他的学生)。老领导的房子毗邻乡政府大院(一墙之隔),位于校园的西北角,是三间瓦房一个小院,院内有一口压水井,小院里鲜花盛开,绿竹摇曳,葡萄满架,窗户一侧还有一棵香椿树,房屋周围是葱茏的冬青,小院四周种满了垂柳。房屋后面是学校的院墙,院墙外是一条直通微山湖的小河。小院温馨,环境较好。这套住房应是爱人单位最好的公房了,据说当时建房时学校出资一半,老领导出资一半,也算是半公半私了。得知这一消息,我们欣喜若狂,稍稍收拾一下便作了婚房。我们一住就是五年,我们苦心经营着这个小院,经营着我们的小家,继续保持着鲜花盛开、绿荫匝地的生机和活力。女儿出生后,这里又成了女儿的乐园,她在这里玩泥巴、荡秋千、捉知了,追逐蜻蜓和蝴蝶,满院子玩耍。学校的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经常在课余时间出入我们的小院,观花、喝茶、聊天、下棋、打牌,赶到饭时就吃饭,或到屋里看电视,亚运会赛事是他们关注的热点。小院里其乐融融,谈笑声不断。这里美中不足的是院落下面是学校的操场(院落高出操场),小院是敞开的,没有围墙,垂柳篱笆挡不住体育课课间休息的学生,他们也经常出入小院逗女儿玩,还时常把女儿带到操场中,女儿和小姐姐小哥哥们玩得很开心。操场不仅是学生的运动场所,也是老师及家属和孩子的娱乐场所,一天到晚都很吵闹,只有午休时和夜晚时才能安静下来。当时没有自来水,院子里的压水井也是学校家属院里老师及家属的取水处(家属院里只有两口压水井,另一口在家属院最东端),一天到晚不停歇。尤其是周末想睡个懒觉也不行,天还不亮,小院里压水井哗哗的流水声就把我们吵醒。直到1995年我去省城脱产进修、爱人改行到司法局,我们才离开了这处小院,离开了我们婚后的第一个爱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次搬家,我们搬进了老县府家属院一楼的仅5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旧楼里,只从旧家带来了一套组合橱柜,又重新置办了床和联邦椅沙发等生活用具,安装了防盗门,比以前安全封闭了,但没有了鲜花盛开、绿荫匝地的小院和垂柳篱笆,没有了小院里的欢声笑语和活动场地,我们又倍感失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尤其是刚满四岁的女儿,我们忍疼割爱把她送到了县城边上的姥姥家或百里之外的奶奶家,每次分别都依依不舍。我在省城进修,爱人经常出发,我们无法照顾女儿,三口人只能每月请几天假团聚。寒暑假接回女儿团聚,是我们三口人最难得、最幸福的时光。搬了新家,三口人却不能团聚,女儿失去了许多童年的欢乐,一家三口互相思念牵挂。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直到我进修回来接回女儿,才算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第一次搬家,我们没有感受到乔迁新居的喜悦,反而被短暂的离愁困扰,感受到的是离别的惆怅和失落,对女儿揪心的牵挂和思念。说实在的,在老县府家属院的生活我一点也不留恋,除了家人离别的惆怅,嘈杂的环境也让我心烦。我们住的那栋楼后面就是县城主街道,人流和车流量大,噪音多,窗户隔音效果不好,感觉格外嘈杂,白天午觉和晚上睡眠很受影响。室外楼间距小,室内空间逼仄,院子里的两位老太太经常吵架,这里的环境远不如第一个爱巢——学校家属小院,因而更加怀念那段时光。在老县府家属院住了三年,爱人所在的律所又建了新房,我们分到了二楼一套120平米的三室一厅住房,户型设计很好,大阳台、大客厅、大窗户,南北通透,通风和采光效果好,我们看了很满意,于是开始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装修。吊顶、做拱门、包墙裙、定制卧室衣橱和整体厨房、客厅电视柜和低柜、茶几、餐桌椅、窗帘等,旧家的家具除了床和联邦椅沙发搬来之外,其他的全换新的。装修完毕,晾了一个夏天,暑假开学前就搬进了新家。当时女儿已上小学二年级了,我憧憬着搬家后温馨和谐的新居生活,期待着给女儿一个宁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次搬家给我们带来了短暂的喜悦。宽敞明亮的房子,精致的装修,崭新的家具,合理的绿植摆放,一家人和谐温馨的生活,令我们感到无比惬意和满足。尤其是新置办的书房,整面墙的书橱,分类分层摆放的图书,宽大的书桌和舒适的座椅,精致的电脑桌椅,令我们三口人非常陶醉。我们终于有了独立的书房,独立的阅读空间,各取所需阅读学习。爱人法律类和历史类的书放在最上面的几层,我的文学类和教学类的书放在书橱中间几层,女儿的儿童读物放在最下面的几层,分类分层摆放的图书,令我们阅读时查找取放非常方便。搬了新家最高兴的还是女儿,她有了独立的卧室,卧室里还有儿童书桌书橱和衣橱、玩具等,专放她自己的东西。女儿经常钻进我们的书房挤占我们的空间,书房里有她的儿童读物和她房间放不下的电子琴,她还翻看我的文学类图书和爸爸的历史类图册,并且常常到书房里练毛笔字。可好景不长,住了两三年,我发现这里的室外环境极不和谐。楼后是富商们盖的一排排别墅,他们经常聚集好友打麻将,尤其是夏天,楼后小院里常开设赌场,哗啦哗啦的搓麻将声和输赢时的叫嚣声此起彼伏,有时赌到深夜再喝酒吃饭,女儿的卧室紧挨楼后小院,学习和睡眠都受影响。我曾经到后院说过几次,仅能安宁几天,房主人说无法控制赌徒们输赢时高涨的情绪。与此同时,对门邻居是爱人律所里的同事,女主人是一位中学音乐教师,丈夫经常出发办案,她闲来无聊,晚上常常开着音响唱歌练嗓,声音很大,旁若无人,咚咚的响声令人心烦意乱,我和邻居们敲门提醒过几次也无济于事,仍然我行我素,唱起歌来就忘乎所以。后来正楼下的男女主人因男人出轨又闹离婚,吵闹打骂声时有发生,还伴有摔餐具砸家具的刺耳声,女主人还时常到我家絮絮叨叨诉说男主人不堪的出轨事实,我感到非常无奈和不安。我深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深怕周围的环境对女儿造成不良影响,不想让小小年纪的她接触这些负能量的东西,便和爱人商量,决定另觅房源,改变居住环境。精致的室内装修和喜欢的户型,让我们犹豫不决,难以割舍;买新房、新家具的各种花销又令我们手头拮据,再置新房难以如愿。好在女儿上了初中,在学校住校,只是每个周末回家,我们又勉强住到了女儿初中毕业。女儿上了高中仍是住校,但我们实在住不下去了,手头上也有了些积蓄,认真考察后选定了教育二区新建的楼房。二区的住户是县教体局和两所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人员素质相对高些。住厌了老县府院的一楼(脏、乱、潮湿和下水道易堵),我们选择了顶层五楼(相当于六楼,一楼是储藏室),自认为顶层干扰小,是一个宁静的住处。购置新房后正值高考结束,我们高三毕业班老师提前休息,于是我也有了空闲时间,便和爱人设计装修新居。他工作忙,经常出发办案,我就全身心投入装修,和装修工人沟通协商装修方案、监工、购置装修材料、定制家具、灯具、整体厨房、卫具等,亲力亲为,意在打造一个永久的家。三个月后装修结束又值开学,我每天早上上班前去开窗通风晾晒,晚上下班后关窗,期待春节住上新房,离开律所家属楼,换一个环境欢度春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次搬家是在2009年春节前夕,当时女儿正在上高三。其实这次搬家我并不留恋,律所楼的人文环境极差,唯一不舍的是室内精心设计的装修和喜欢的户型,尤其是那令我们流连忘返、曾经沉浸其中其乐无穷的大书房。旧家的家具家电几乎没带,家具是按房间定制的,无法带走;家电已用了近十年,没有搬走的必要了。这次搬家很容易,只带了衣服、被褥和藏书等,新家的家具家电全是新的,中式装修中式家具,只是客厅置办了皮沙发和玉石茶几。这里的户型设计比较传统,136平米,三室向阳,大客厅,客厅餐厅一体化,书橱也占一面墙,但书房比原来的小而窄。顶层上面不住人,干扰小,南北通透,采光通风效果好,下班或节假日一家人蜗居家中,各做各的事,或闲暇时打扑克、下棋、聊天、唱卡拉OK,倒也惬意清静,温馨舒适,我们一家还比较满意。本以为可以长久居住没有再换新房的打算了,可住了七八年后我的膝关节上下楼时感觉疼痛难忍,补钙吃钙片仍无济于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爱人平时从楼下向楼上提蔬菜、米面等重物也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一袋50斤的大米,爱人提到楼上,需休息三四次才行,我上下班爬楼梯也很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又患上了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冠心病,自身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疲劳。爱人出于对我身体原因的考虑,决定另觅住处,购置小高层电梯房,可以缓解我上楼的困难。于是我们于2016年5月购置了电梯房,决定再搬最后一次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次搬家,是在2017年中秋节前后,当时正值我病休期间。新购置的电梯房150多平米,是16楼双梯房(共18层,17-18层是复式房),位于小区东南角,楼前便是一条五公尺河,与微山湖相通。河南岸便是县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向南相隔两个红绿灯交通路口便是县一中,我们新入住的小区住房是真正的学区房,小区内户型设计很科学,绿化很好,周围交通方便。小区东门前便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马路,向南200米第一个交通路口西拐路北便是一字排开的机关幼儿园、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第二个交通路口便是县一中。更为方便的是小区内有大型综合地下超市,生活购物实在方便,不出小区,一切生活问题均能解决。这个小区及楼层、楼房位置是爱人和我精心选择的,装修也比前几次更用心,一切追求自然、随心,不再选用过去的中式风格(我们感觉原来的中式风格色泽较重,显得压抑),而是采用简现代风格,无论家具还是墙面、地面,全采用浅色、冷色调,以白、浅灰、浅黄为主,一切凭我们的感觉设计,只求住着舒服,满足我们自我感官的需要。新房楼层高,采光效果好,南北通透,南北阳台、餐厅、客厅在一条线上,两室向阳,不向阳的一面便做了书房。还是老传统,每次安新家一定设计一面墙的书橱,可惜这个书房面积远不如原律师家属楼和教育二区旧家的书房大,忍疼割爱抛弃了许多不常看但也很有价值的书,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失去了很多老朋友。晴好的天气,坐在南阳台极目远望,县体育馆、白鹭湖、微山湖湿地公园、微山岛等尽收眼底,周围高楼林立,却挡不住我们的视线,我们全家一致认为新家是我们最满意的选择。搬家后第二年女儿结婚,第三年外孙女出生。特别是外孙女的出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工作之余或节假日,我和爱人赌书泼茶,共度休闲时光;或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每个周末和寒暑假,女儿一家三口都来我们家团聚,全家人其乐融融,外孙女活泼好动,各个房间游乐,有时在床上看书或敲鼓、玩积木,有时背着早教书包满屋子转。一岁四个月大的外孙女最喜欢在我们南阳台或主卧飘窗上玩耍,爬上爬下逗乐,喜欢看一览无余的远处风景,喜欢指着楼下的小河咿咿呀呀的述说着心中的喜悦,喜欢指着小桥上玩耍的小朋友和小河南岸球场上打球的人们叫嚷不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家,心灵的港湾和灵魂的栖息地,承载了人们的苦乐悲欢。搬家,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酸,有苦,也有甜。对我们而言,搬家不仅是换了新房子,前往一个新住处,同时也是重新整理自己生活的过程。每一次搬家,都是对家庭生活的重新规划;每一次搬家,都是幸福生活目标的见证和实现;每一次搬家,都是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活品味的提升。搬家见证了我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1月2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