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古时候,藁城地界有一个村庄,叫蒲城。蒲城有一个王员外,家财万贯,良田千顷。王员外对村民十分和善,百姓们对王员外也十分亲切。<div><br>王员外年过半百,却膝下无子,每日里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后来王夫人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千金小姐,可把王员外乐坏了。府上府下张灯结彩,宴请全村父老。王家小姐刚满十天,从五台山上来了一个和尚,左手拿禅杖,右手托钵,来到王员外家门口,口诵法号,要王员外亲自迎接。王员外笑呵呵地把他迎到府中,设宴款待。和尚酒足饭饱了,又向王员外家索取喜银五十两。众家人都很气愤,说和尚太无礼了,要将他轰出去。王员外喝住家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了和尚。和尚见王员外对人这么随和,双手合十对员外拜了拜,说:“王员外真是少有的善翁,恕和尚方才无礼了。”王员外赶忙还礼说:“无妨,无妨,你们和尚也是受苦之人嘛!”和尚又说:“请员外把千金抱来,让贫僧看看。”员外连声答应,和尚看后,忽然眉头紧皱,半晌,才叹口气道:“唉!真是好人多难啊!贵小姐十六年后,会有一场大病。”王员外急问和尚有没有解脱的办法?和尚想了一会儿,说:“办法倒有一个。十六年后,有一个乞丐从你家门前经过,只有他才能救小姐的性命。”</div><div><br>十六年后,王家女儿果然无端生病,整日茶饭不思,渐渐地瘦下去。王员外多方求医,无济于事。这时员外才想起十六年前那和尚的话,忙派人到庄前庄后,来等候那救星。到了第三天,忽然刮起了大风,寒风刺骨,眼看到了黄昏。人们正想回去,就见前面歪歪斜斜地走来了一个乞丐。众人连忙把那个乞丐领到了王员外府内。那乞丐名叫刘二,晕晕乎乎被请进了府内,坐上了贵宾位,端上了酒菜。那刘二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见了酒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吃大喝起来。酒足饭饱了,才想起应该问问原因。王员外就把十六年前和尚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二。刘二听了,忙说:“想是你们弄错了,我刘二自小要饭,没读过半天书,哪会行医看病!”王员外不信,连声哀求,家人们也都来求刘二救救小姐。刘二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就糊里糊涂地应下来,在王府住下。当天夜里,刘二愁眉苦脸地坐在椅子上,胡思乱想起来,忽然门开了,进来一个手托钵盂的和尚,那和尚走到刘二面前说:“让我来告诉你治病的方法。”说着扔下一张黄符,转身走了。刘二忙追,却撞倒了桌上的茶杯。睁眼一看,原来自己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想起来,觉得有些惊奇,四下里找,还真在壁角找到了一张黄纸,上面画着三棵树,树下还有一堆土,刘二自言自语说:“一溜三棵树,树下埋宝物,伴饮滹沱水,医得怪病乎?”</div><div><br>谁知刘二说的话,正好被刚进来的员外听见了。连忙叫家人拿着刘二手里这张画去找这三棵树。刘二半晌说不出话来,思前想后,还是逃吧,就跑了。第二天,王员外带着人在村北找到了图上画的地方,真在树下挖出了一个黄纸包,里面还就有药。又叫一个家人到滹沱河取来河水,交给小姐服了。也怪,药刚下肚,小姐脸色渐渐红润,浑身也有了力气,只说想吃东西。喜得王夫人忙备了好饭,让女儿吃下。王员外直称刘二是神医,还有心把女儿许配给刘二,王夫人听了也同意。王员外来到刘二房中,发现刘二不见了。刘二奔走了几天,越走心里越不是滋味,觉得对不住王员外,就又转向蒲城走去。这一天走到一个村庄,听见有人谈论刘二让小姐吃药的事。刘二以为小姐吃药死了呢,这一下把他吓坏了,解下腰带在一个树林里上了吊。</div><div><br>几天后,王员外在这片树林里找到了吊死的刘二,谁也说不请刘二为什么会上吊。为了纪念刘二,王员外就在蒲城村挖土取药的地方修了一座“药王庙”,庙里塑了刘二的像。直到现在,逢年过节,还有人到药王庙里烧香磕头呢!<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