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进入春季,天气逐渐暖和,细菌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幼儿的肠胃还很脆弱,如果不小心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中毒。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b> 食物中毒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食物中毒症状</b></p><p class="ql-block">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其它季节也有集体中毒发生(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p> <p class="ql-block"><b> 食物中毒的种类</b></p><p class="ql-block">(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p> <p class="ql-block">(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p><p class="ql-block">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p><p class="ql-block">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含氰甙植物(苦杏仁中毒最多,此外还有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木薯。)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p> <p class="ql-block">(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p> <p class="ql-block">(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生姜花生豆、水果等;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等。</p> <p class="ql-block">(五)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会看到一些三无小零食,三无产品一般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也没有生产厂家,这就是我们说的三无产品。</p> <p class="ql-block"><b>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b></p><p class="ql-block">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p><p class="ql-block">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p><p class="ql-block">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p><p class="ql-block">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p><p class="ql-block">5、不吃霉变的粮食,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p><p class="ql-block">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p><p class="ql-block">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p><p class="ql-block">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最好是白开水。</p><p class="ql-block">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p><p class="ql-block"> 10、彻底加热食品。</p> <p class="ql-block"><b> 食物中毒的处理</b></p><p class="ql-block">一旦有人出现食物中毒现象,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p><p class="ql-block">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 </p><p class="ql-block">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p><p class="ql-block">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p><p class="ql-block"> 如果经上述急救,病人的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p> <p class="ql-block"> 大朋友、小朋友们,所谓病从口入,让我们一起学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增强自我卫生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预防食物中毒,让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