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年味是一种期盼;长大后,年味是一种回忆。 过年承载了无数人温暖而美好的记忆,做年糕、贴春联、年夜饭、逛花街、吃汤圆……丰富多彩的年俗,承载着人们对“年味”满满的期待。<br> 年关降至,在外漂泊旅居的时间越长,人们内心深处越向往家乡袅袅的炊烟。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可以继续求学逐梦,为了让自己的梦想可以照进现实,人们不得不穿梭于快节奏的钢筋水泥森林。红红火火的大街小巷,经典的贺年旋律,香气扑鼻的“年货”,所有这些画面,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转换,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人们的内心最柔软的思乡之弦……<br> 季羡林先生说:“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但在我看来,“年味”,很多时候又是有形的、可感的。“年”历经千百年的传承,让人们对年味有了更丰富的解读。 庚子辞旧岁,金牛迎新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为在过去一年努力奋斗的自己点赞。春节越来越近,游子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地纷纷倡导“就地过年”。这,也是时代赋予“年”新的内涵,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担当。<br> 趁着假期,一家人行走于红火而美丽的街头,大家伙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虽身在异乡,却并不感到孤寂。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家人在,归属感就在吧。<br> 奇怪的是,一连几天夜里,我都在睡梦中被家乡的特色美食馋醒……那一幕幕在乡下过年的情景,犹如电影画面似的,一幕幕,一帧帧,是那样清晰…… 说到在乡下过年,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家乡的“年例”。我的家乡,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山海并茂,好心闻名”的一个小县城。“龙腾狮舞换春回,火树银花万户开。美酒千杯君莫醉,明年又到我家来。”每逢新春,各乡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以祭祀祈福、宴会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欢乐节,这一天,村中家家户户宴请亲朋好友,宴席、游神、舞狮、飘色、粤剧、歌舞、木偶戏、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文体节目轮翻上演,集亲情社交、文化娱乐、新春祈福于一身,独具地方文化特色,不仅是粤西乡村的一道独特人文风景,更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年例期”城乡到处张灯结彩,以示光景胜昔,较大的村庄举行舞狮、舞龙、游神、打醮、赏花灯、做大戏、放鞭炮、烧烟花,宴客等群众文化活动,盛况空前。<br>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年例除了保持传统的祭祀祈福内容,日渐向文化艺术、娱乐美食、亲情社交方向演变,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这也是粤西年例的与时俱进,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谐平安则是永恒不变的祈福主题…… 大年初一,家乡的人们除了走家串户相互拜年、互送新年祝福外,少不了还要到热闹喜庆的大街上走走。来到花街,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各种各式的品种让人眼花缭乱:寓意花开富贵的桃花,代表着斯文与友情的菊花,象征神圣、幸福与胜利的郁金香,真是让人目不暇接……<br> 比起赏花,街头的特色小吃,对常年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似乎更有吸引力。在我们当地,有这么一句话:“没吃薯包籺和簸箕炊,你只是回家过了一个不完整的年。”薯包籺(薯粑籺)又称姨包籺,是家乡一道独具特色的街头小吃,从清朝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籺”就是粤西特有的一种食物,如过年过节“做籺”就是这个“籺”,读音是“at”。薯包籺的做法通常是祖先辈流传下来的,用煮沸的开水与蕃薯粉搅拌(和做寿桃籺一样)搓成粉坯,后做成一个个形状与古中籺差不多的籺,再放进蒸压煲(一种专门蒸薯包籺的器具)煮熟。籺馅一般有猪肉粒和花生,也可加虾米。吃的时候用碗装着热腾腾的籺,加入事先熬好的猪骨汤,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点醋汤,醋汤分甜醋和辣醋两种,有的人还喜欢先加点酱油和辣椒酱一起食用,最后再喝上一碗甜醋,蕃薯粉特有的爽脆滑口,加上热汤的浸泡,入口但觉浓而不腻,十分诱人,而且它的价格也很亲民。<br> 聊完薯包籺,自然不得不提它的“家乡美食姊妹篇”—— 簸箕炊。簸箕炊,是地道的家乡传统小吃之一,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其制法为放磨成浆的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割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物质富足的今天,我们每天都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融合天南地北风格的美味佳肴。然而,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年味”,终将是人们饶有兴味的话题。年味,不在舌尖而在心间。它,唤醒的不仅是我们的味蕾,更是那份蕴藏于心间,对家乡、对亲人那一份浓浓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