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说马金瑜事件(部分)

徐迅雷

马金瑜事件中,“家暴”始终是核心关键词,“有没有家暴”始终是关键问题。早前我已说过:从来没有报过警的家暴、从来没有公开外扬过的家丑,对于当今要“美好”的官方来说,要调查出“没有家暴”这是很容易的,要调查出“有家暴”则是比较困难的。<div><br>同样,要洗白男主,确认他“没有家暴”甚至是“完美受害者”,也已经没有可能:</div><div><br>其一,男主此前向媒体公开承认对女方打过巴掌。打巴掌是不是家暴?当然是家暴。打巴掌可不是爱抚,有的一巴掌甚至可以把对方的鼓膜打穿孔。男主已亲口坐实了家暴。常识判断,“家暴是‘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大概率不会是仅仅打一次。</div><div><br>其二,官方调查明确说,男女双方“常因琐事发生口角,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显示二人经常吵架,偶尔会动手打架,曾有朋友参与劝解,现场目睹马金瑜面部有淤青,谢德成颈部有伤痕并出血”,这里的“经常吵架”已然验证了“无数次”,而“偶尔动手打架”说明了双方都有“家暴”,至于“偶”几个“尔”,官方已留给你想象空间。当下这份调查这样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给你留线索,也给自己留后路。顺便说一句,我早年曾当过12年秘书写过12年公文,太知道“官方主导意见”和实际情况有差距甚至有巨大差距的公文措辞之困难,甚至想到了这份调查通报有可能写上“没有发现任何家暴的迹象”这样的话。现在能够写“偶尔打架”,已经是非常的“良心公文”了。对于后续官方将发布的通报,你也别指望太高,有几句真话你就该满足了。</div><div><br>其三,无论是2016年央视长达20分钟的报道,还是马金瑜其他的音视频,“离婚”等夫妻矛盾早已显现。在央视节目中,扎西明确说“她提出离婚,说过四次”(而在2月7日,这位男主对记者说的是“到今天为止,马金瑜也从来没有跟我提过离婚”),旁白解说中还说到“可一次收黄菇之后,两口子竟然动起了手”,只是这些都是作为反衬“正能量”的素材出现,极容易被忽视。2017年中新社报道马金瑜带着3名女工到甘肃“讲故事”的视频中,就曾提到当地妇女走远了就“挨骂挨打”。</div><div><br></div> <br>其四,女方多位知情的同仁、作家朋友,已明确说过看到的征兆和迹象,有的已明确提供了证言,比如上海知名作家陈岚,但目前官方尚未纳入调查;而女主通过律师提供的证据,官方尚未见到。2月19日,在官方初步调查发布后,《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前主任卢斌“不想再沉默”,写下了《马金瑜两年前向我讲述她遭遇家暴》一文,讲述了2018年11月,马金瑜跑来北京参加媒体活动,在清华大学遇见,“交谈中我得知她没身份证,正发愁找旅馆的事情,我家的客房空着,于是邀请她住到家里,同行的还有一名藏族女子”。马金瑜向卢斌夫妇讲述了“因家暴离家出走”“家暴是她日常”的经历。最后卢斌说:“我并不期待在法律上证明家暴存在,但说她为牟利撰文编造家暴,骗取同情完全是诽谤。按这个逻辑,那么只能假设她两年前约着一个女子,在我家先对我虚构了一个家暴的故事,然后两年后又写成文章公之于众。实际上马金瑜没向我借过钱,我也没买过她卖的东西。相反,她的遭遇一旦公开,对她的生意是灭顶之灾,所以我对此一直缄默。”自由心证,你心怎样就会怎样理解,金杜说得好:“你是小人,你就看到了阴谋。你是善良,你就看到了无畏的爱。”<br><br>对于没有完全明了的连续剧似的新闻事件,如何做正确的判断?我向来以为以下四点是关键,我在浙大新闻系讲授《新闻评论》课时也讲过:一是一定要出于公正心;二是一定要用心穷尽既有信息,然后做事实判断,决不能把自己关进单一信息的“信息茧房”,千万别那么浮躁,只见其一不见其二(我自己这几天每天大约花10小时关注、浏览、分析信息,积累了超过10万字的“马金瑜专题资料库”,包括诸多视频,为今后第四本人物随笔集所写的《马金瑜:自卑与超越》一文已完成6000多字);三是要做常识判断;四是要做逻辑判断和概率判断(什么情况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什么情况是小概率事件)。概而言之,就是“三尊重”:尊重事实、尊重常识、尊重逻辑。<br><br>当然,这些对于又坏又蠢、或坏或蠢的人来说木有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