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骏,黑龙江宁安人,回族。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革命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曾带领京津学生大闹天安门而被誉为“马天安”,是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亲密战友。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奉调回国。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重建北京市委,同年12月3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15日在北京英勇就义,年仅33岁。</p> <p class="ql-block">在黑龙江,马骏故乡纪念馆,坐落在古城宁安的带状公园之中,与两岸绿柳婆娑的牡丹江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纪念馆于1995年6月落成,同年8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1283平方米,为三层楼仿古建筑。 </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面为苍松翠柏和鲜花所簇拥,八根白色擎檐柱,弧形蓝膜玻璃的钙塑门窗,白色的大理石墙面,光华夺目具有回族特色的蓝琉璃瓦屋顶及飞檐,是纪念馆显得古朴凝重。二层飞檐下悬挂着邓颖超同志生前亲笔题写馆名的匾额。 </p><p class="ql-block">马骏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两个,一是马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二是宁安历史文物陈列马骏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通过马骏开展地下活动时用过的捻珠、在敌人法庭上的辩护词手稿、马骏生前用过的器物等珍贵文物,记载马骏革命事迹的历史文献以及照片,创作画等,翔实生动地再现了马骏烈士光辉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 宁安历史文物陈列,以历史沿革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宁安的悠远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的英雄人物,骄傲的历史光辉和瞩目的建设成就 </p> <p class="ql-block">在首都北京,日坛公园西北角,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汉白玉墓碑,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先驱人物,回族烈士马骏就长眠于此。马骏烈士用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爱国、救国、殉国的革命篇章,他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大义舍命,笑对死亡。马骏一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缅怀先烈,学习、传承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品学兼优的进步青年马骏,字遹泉,号淮台,回族。1895年9月,马骏出生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一个回族商人家庭。马骏出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过渡的时期。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沙俄侵略军入侵中国东北。当地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激发了少年马骏反抗恶势力的决心。1903年,8岁的马骏入私塾读书,11岁进入父亲创办的清真小学。他聪明好学,品学兼优,关心国家大事,痛恨腐败落后的旧中国,较早地接受了先进思想。1912年,马骏来到吉林省一中读书。正值全国掀起抵制日货运动,马骏积极投入斗争行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演讲才能。</p><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1915年8月,马骏来到新思潮比较活跃的天津,考入天津私立南开学校,并结识了高他两级的周恩来。由于理想、志趣相投,两人很快成为挚友。马骏品学兼优,待人诚恳,豪爽幽默,积极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探讨社会问题,寻求救国的真理。同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更使他的思想出现了新的飞跃。马骏出色的演讲才华,使他多次在南开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获奖。南开求学期间,马骏把在学校接触到的新思想带回家乡,在清真小学等处,召集群众,宣讲“二十一条”的侵略实质,揭露袁世凯的卖国罪行。他还应邀到学校演讲,传递新思想、新思潮。</p><p class="ql-block">革命运动中的先锋战士。1919年5月4日,震惊中外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随着工人阶级的加入,使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骏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1963年,邓颖超在《回忆马骏烈士》一文中写到:“他具有高度的爱国思想,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工作干练,认真负责。在当时,他奔走呼号,勇于斗争;他擅长讲演,语言简明有力,有煽动性;他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不怕反动统治者的迫害,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英勇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1919年5月6日,马骏代表南开学校参加了天津中等以上十校代表在北洋大学召开的天津学生代表大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团结起来,共赴国难。根据临时学联的决议,各学校召开了国耻纪念大会。在南开学校的大会上,马骏发表了扣人心弦的爱国演说。他说,“今天是国耻纪念日,但我们不是单纯为了纪念,纪念正是为了洗雪国耻。要洗雪国耻,就得奋起力争。主人、奴隶定于今日。北京学界已掀起做主人的斗争,我们天津也要协力奋斗。”</p><p class="ql-block">在斗争中,马骏曾先后被推选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各界联合会”负责人、“全国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等职,来往于津、京、沪之间。为了唤醒各界民众团结一致,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亲日派,他到处奔走。为争取天津商会罢市声援全国爱国运动,他曾用头撞柱以示决心,大义凛然、奋不顾身的壮举,使在场者无不深受感动。8月26日,为营救在声援山东惨案中被拘禁的请愿代表,马骏被京津学生代表公推为学生运动的总指挥,率领天津、北京、济南、烟台等地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了学生请愿大示威。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分赴西苑门、新华门、国务院门三处,在马骏的指挥下,学生们铜墙铁壁般团结在一起,进退有节,行动一致,斗争持续了3天。这就是当时闻名的“马骏大闹天安门”。</p><p class="ql-block">1919年9月6日,周恩来、马骏、邓颖超、郭隆真等进步青年在天津正式成立“觉悟社”,出版《觉悟》杂志,宣传进步思想,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北方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声望,是共产主义小组的萌芽。</p><p class="ql-block">战斗在白山黑水间。革命斗争的洗礼和锤炼,使马骏不断地成熟起来。1920年,马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整个东北地区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他在家乡宁安建立起吉林第一个党小组,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是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20年8月至1923年9月,马骏多次从天津回到家乡宁安,并活动于宁安、牡丹江、哈尔滨之间,他还进行反对封建礼教改革婚丧嫁娶中的封建礼法活动。演出《一片爱国心》等新式剧目。马骏的革命宣传在家乡播下了革命的火种。</p><p class="ql-block">1922年2月,马骏来到了哈尔滨。在南开同学邓洁民办的哈尔滨东华学校任教期间,他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每个周末,都在学校组织讲演会、辩论会,宣传新思想。他还向韩铁生等人介绍天津反帝救国的斗争经验,指导他们组织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在马骏领导下,哈尔滨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p><p class="ql-block">1923年2月,马骏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宣讲救国道理,揭露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推动了东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3年9月,马骏受党组织派遣,到吉林毓文中学任英文教员兼作训育学监,以此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此间,马骏在学生中秘密组织“读书会”,努力宣讲革命真理。</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吉林,马骏四处奔走,发动各界群众声援,指挥各界人士4000多人示威游行,支援上海工人反帝爱国斗争。这是吉林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空前大规模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吉林革命历史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马骏奉调秘密回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北京。奉系军阀得知他回京工作的消息后,在北京城内布下很多暗探和军警,日夜搜寻他的下落。马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参加活动。为了加强和劳苦大众的联系,他脱去长袍换上“苦力”的衣服,与贫民同吃住、同劳动,在他的组织领导下,群众很快发动起来,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1927年12月3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马骏被捕。1928年2月15日,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p><p class="ql-block">1945年,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马骏被定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马骏举行公祭仪式,北京市政府在日坛公园修建马骏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着 “回族烈士马骏之墓”。</p><p class="ql-block">1995年,在马骏的家乡黑龙江省宁安市,苍松翠柏和鲜花簇拥着一座三层仿古建筑纪念馆,白色的擎檐柱和大理石墙面,回族特色的蓝琉璃瓦屋顶及飞檐,古朴凝重,这是专为马骏而建的烈士纪念馆。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p><p class="ql-block">马骏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奉献给了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在国家危难关头,所表现出的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高尚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极为深刻的启迪意义。周恩来同志说过:“没有前赴后继的革命战士,筑不起伟大的革命胜利之途!”饮水思源,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从黑土地走出的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学习他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不惜献出生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时间怎样流逝,马骏烈士永远是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p> 追忆马骏烈士:青春生命铸就的爱国墓志铭<br> 马骏,曾任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的马骏烈士,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他热爱生活,也有深爱的妻子和年幼的子女,面对张作霖亲自劝降,马骏依然选择了舍生取义。今天的故事里,除了马骏的孙子马为平、马为公对爷爷的深情追忆,还有邓颖超同志追忆马骏烈士的珍贵录音。<br><br> 讲述人:马为公、马为平、邓颖超<br><br> 解说:在建国门外日坛公园的西北角,安葬着回族烈士马骏,在周围热闹的环境当中,烈士的常年之地显得分外安静,马骏已经牺牲80多年了,大概因为时间的久远,除了家里人,很多人对马骏的故事并不熟悉,马骏的孙子马为平就从这块墓地开始讲起了爷爷的故事。<br><br> 马为平:现在这个墓,墓体是汉白玉的,这也是邓颖超同志的意见,他说汉白玉可以体现烈士品格的高敬,在这之后,咱们北京市又在这儿树了一个马骏的铜像,建了马骏纪念馆,这样成了名约马骏墓的北京市爱国主义基地。<br><br> 解说:马骏投身革命,是在五四运动期间,那是1919年,面对列强的瓜分企图和北洋政府的卖国求荣,无数热血青年请愿罢课,试图为中国寻找一个光明的前途。<br><br> 马为平:因为当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会议当中,日本一直想获得青岛的主权,在这个时候,咱北洋政府徐世昌总统,他们当时就准备要在巴黎和会上要签字了,所以北京爆发这次五四运动。<br><br> 解说:当时24岁的马骏正在南开读书,他出生在东北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父亲不仅不阻拦儿子追求进步,反而利用去俄罗斯经商的便利,给他带回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父亲和进步思潮的影响下,才华横溢的马骏迅速成长为学生领袖。所以,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学生一起在北京天安门前请愿的时候,马骏就成了敌人军警重点搜捕的对象。<br><br> 马为平:敌人派了一批军警,拿着棍棒,拿着皮鞭打的学生是头破血流,当时我祖父看到把学生都打成这个样子,他当时按耐不住他的愤怒,他就冲出来,说你们不许打人,他说你们抓谁,他说要抓马骏,他说我就是马骏。这个时候一下扑上来十几个军警,把他扑倒在地,把他逮捕以后,说要求他解散学生队伍,否则就地政法。当时我祖父非常坚决,他说学生爱国无罪,宁可我掉脑袋,学生队伍绝不解散。<br><br> 解说:马骏等学生代表在天安门前被捕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振动,政府迫于各界压力,不得不在一周之后释放了马骏和其他的学生代表,对于这位并肩战斗过的好友,晚年的邓颖超同志仍然记忆犹新,这是邓颖超同志生前一段珍贵的录音。<br><br> 邓颖超:马骏当时在天津学生中间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一呼百应,南开学校的校长张国林的话没用,马骏上去一声号召罢课,马上就罢课。<br><br> 解说:虽然有着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但是才20多岁的马骏并没有头脑发热,自我膨胀。经历了监牢的历练,马骏也没有因此退缩。恰恰相反,他的思想上有了一次升华。<br><br> 马为平:据我们后来,从敌人档案当中查到,敌人的内报里头说,马骏回军后尤为狂妄。他说,说马骏说,入狱的马骏,是马骏和家人的马骏。出狱后的马骏是国人的马骏了。<br><br> 解说:回到天津以后,1921年冬天,马骏加入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接着,他受党的派遣到吉林宁安等地,建立了当地最早的党组织,并在东北地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生源五卅运动。从大学没毕业开始,马骏就一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甚至直到临终前,才第一次见到女儿,在此之前,1927年,32岁的马骏被秘密派到北京,重建市委组织,担任北京市委负责人。<br><br> 马为平:当时敌人听说中共派了当年的大闹天安门的“马天安”马骏回来做北京市委书记了,敌人在各个路口都在查,在北京的一些大专院校都在搜查,找我们北京新的市委地下党。<br><br> 解说:其实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北京的形势就非常危险,尤其马骏当年在天安门前领导过学生运动,在北京的名气太大了,许多人都认识他。可是为了重建党的组织,为了完成党的任务,马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在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初见成效时,马骏不幸被捕。<br><br> 马为平:在召开一次市委会的时候,我祖父说到预定的时间人没有到齐,说可能出问题了。他们就开始把很多的秘密文件都烧毁了。半夜两点多钟敌人冲了进来,当时被捕了一些地下党员,我祖父在监狱里讲,这些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找我来补习功课,这样敌人查不到他们是不是共产党员的证据。有一部分人就释放了,但是我祖父身份暴露了。<br><br> 解说:马骏被捕后,远在吉林的妻子,带着马骏素为谋面的小女儿赶到北京,准备营救马骏。一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的马骏,这次在监狱里倒有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br><br> 马为平:接见的时候,隔着门接见,我祖父在里边,我祖母在外边,中间有个窗户,我祖母就把我姑姑从小窗户塞进去,那时候很小,三岁多的孩子。塞进去,我祖父抱着她特别高兴,他就用大胡子扎她,逗她乐。<br><br> 解说:虽然满心的疼惜孩子,马骏依然拒绝了家人打算用重金赎他出来的打算。<br><br> 马为平:跟我奶奶就说,给他讲,千万不要花钱,知道我祖母带了很多钱,我这个事是正义的,花钱买我出去不光荣,你把孩子们培养好。<br><br> 解说:深明大义的妻子没有再说什么,后来,他听说张作霖亲自劝降马骏,希望马骏替他担任部长,但马骏拒绝了,还当场写下了,故共产党员马骏之墓。故就是故去,不在人世了。风华正茂的马骏替自己写好了墓碑。妻子明白,丈夫已经决心赴死。于是,她默默地准备好棉花,预备到刑场上给丈夫堵枪眼,堵伤口。<br><br> 马为平:我奶奶到刑场上的时候,我祖父已经牺牲了,就在天桥。我奶奶当时一下就昏过去了,我姑姑也被摔到地上,周围全是老百姓和敌人的宪兵和密探。<br><br> 解说:面对着敌人的白色恐怖,还是有很多人上来帮忙,按照回族的习俗,把马骏安葬在今天的日坛公园。30年后,马骏的另一位孙子马为公,在中南海西花厅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抱着还不到四岁的马为公照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马为公回忆说。<br><br> 马为公:到了总理家的时候,总理当时就握着我奶奶的手,握着我爸爸的手,还跟我爸爸说,你跟你父亲很像。然后看到我,说这是马骏的孙子。总理就跟我说叫我爷爷,我没有叫。我说我爷爷不在了,我爷爷在墓里埋着呢。总理就说,我也是你的爷爷。他有一句话说,天安他们用心血换来的生活让我们享受了,天安是我祖父马骏在天安门脱险以后,同时给他起的一个别名。<br><br> 解说: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中有一位扬起手臂指引方向的青年,他的原型就是当时领导学生运动的马骏。马骏如今静静地躺在日坛公园里,墓碑上没能留下他为自己写下的文字。但是他用33年短暂而永恒的生命写下了爱国、救国、殉国的墓志铭。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四运动的前列</p><p class="ql-block">一九一九年,马骏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是吉林省宁安县人,是回族的优秀青年。在五四运动一开始和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他始终站在最前列,是天津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具有高度的爱国思想,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工作干练,认真负责。在当时,他奔走呼号,勇于斗争;他擅长讲演,语言简明有力,有煽动性;他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不怕反动统治者的迫害,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英勇的革命精神。在天津学生和各界民众几次示威、游行、请愿以及罢课罢市的行动中,他都是群众斗争的坚强的指挥者之一,因此,他在天津的男女学生以至各界民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和很高的威信,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当时如果哪里动员群众和工作遇到困难,只要马骏出现,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在一次天津各界联合会的会议上,他甚至用磁器砸破自己的头部,流出鲜血,表示为了救国,不惜牺牲生命,坚定住商界继续坚持爱国罢市的斗争。天津各界联合会选派他为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的成立并参与领导工作。</p><p class="ql-block">这年夏末,周恩来、马骏和我们男女同学中的骨干分子二十多人,为了要求进步,要求有比较严密的组织,成立了一个进步小团体――“觉悟社”。社员们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及各种改良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作初步的探索。八月末,为要求惩办山东当权的反动亲日派、屠杀回教界救国会领导人的罪犯马良,为了要求释放先一批被捕的代表,马骏率领天津的学生代表团到北京和北京的学生会合,开展了学生请愿大示威。由于当时反动的北京政府的负责人坚决拒绝接见学生代表,三四千学生聚集在新华门不散,反动政府出动军警进行镇压,学生群众被赶到天安门金水桥一带,坚持了两天两夜的斗争。军警当局知道马骏是主要领导人,用皮鞭和枪托威逼学生交出他,但学生们都不肯指明谁是马骏。马骏不忍同学们受殴打,就挺身而出,随即被捕。经过斗争,不久马骏被释放。这次斗争后,马骏就以“天安”为别名,我们大家从此也叫他马天安。</p><p class="ql-block">在拘禁中的斗争。当天津学生爱国运动更加深入,集中反对奸商私贩敌货的斗争日益激烈,形势紧张尖锐的时候,反动当局进一步镇压爱国运动。一九二○年一月,学生联合会和各界联合会先后被查封,禁止活动,反动当局先后拘捕学生和各界代表马骏、周恩来、郭隆真(女,回族)等二十多人。学生运动不可能再公开大规模地进行,遂被迫转入地下,进行分散小型的活动。当时我们的公开活动,仅限于争取释放代表的斗争和进行探望代表的工作。马骏等二十多人在被拘禁中,进行了多次为改善待遇的斗争;为了争取公开审讯处理,曾经实行绝食斗争。我们为配合他们的斗争,派了同样人数的代表到警厅要求轮换被押,对当局施加压力;同时动员社会舆论和社会力量主持正义,进行营救。于五月达到初步胜利,被捕代表转移到检察厅拘押。</p><p class="ql-block">他们在拘禁期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政治、外文、数学和历史;同时也不放弃体育锻炼,每天早晨做柔软操,马骏是负责体育的主持人之一。他们有时还组织讲演会,马骏曾以“演说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检厅拘留期中的批评”等题作了报告。当我们去看望他们,马骏从一尺多见方的窗口接见我们时,还是谈笑自若,充满胜利的信心。</p><p class="ql-block">经过坚决的斗争,七月中,全体被拘代表终于得到释放。光荣的共产党员和英勇牺牲的烈士。一九二○年夏,马骏被释放后,和许多青年一样,在继续寻找救国的道路。在他没有找到真理以前,他曾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中学教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他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九二七年夏天,武汉的汪精卫已和叛变革命的蒋介石搞合流,革命的形势正在恶化,马骏同志到达武汉。突然听说他要和我见面,我感到意外的高兴。相见时他还是那样热情、乐观,显得更加坚强了。党中央分配他到北京做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重建北京市委。他很快离开了武汉。不料我和他这次短暂欢乐的重逢,竟成了永别!</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七年十月,他在北京被捕,受尽敌人的毒刑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五日被敌人杀害,英勇地牺牲了。</p><p class="ql-block">马骏同志牺牲已届三十五周年,他的英俊气概,坚定的意志,豪爽的性格,以及他的音容笑貌,还鲜明地浮在我的眼前。马骏同志是中国人民、回族人民的好儿子,他对共产主义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虽然早已死去,但他的精神将随着伟大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胜利而永生!</p><p class="ql-block">这是在马骏烈士逝世三十五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一九八八年二月,马骏烈士逝世六十周年前夕,为了缅怀先烈,表达对死难烈士的革命敬意,邓颖超决定重新发表此文。</p><p class="ql-block">一一一《邓颖超文集》</p> <p class="ql-block">不尽的思念——回忆父亲马骏烈士</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很少和家人在一起。当时他从事的是党的秘密工作,整天在外奔忙。母亲杨秀蓉是一位勤劳而善良的女性,她理解和支持父亲所做的一切。有时家里来许多“客人”,和父亲彻夜长谈。每到这时,母亲就早早地打发我们睡觉。然后,她一个人坐在门外“望风”。我虽然常常抱怨爸爸不常和我们在一起,但我深信他是爱我们的。爸爸每次从外面回来,总是习惯地把我们搂到怀里,用他那浓密的大胡子挨个地“扎”我们,然后叮嘱我们:“要听妈妈的话,将来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父亲在我的心目中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那样的高大。1925年,父亲又离开了家乡。当时我并不清楚父亲为什么又离我们远去,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许多年后,我才知道,父亲被党组织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记得是在1927年的一天,一个邮差送到家里一个包裹,说东西是从上海寄来的。打开一看,是两个小孩用的围嘴和一双白色的小皮鞋。妈妈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的爸爸要回来了!”爸爸的确回到了国内。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当时的北方党组织遭到破坏,李大钊等英勇就义。父亲在此时奉调回国,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形势下,担负起重建北京党组织的艰巨任务。</p><p class="ql-block">父亲深知此次赴京的危险,但他毫不畏惧,连家都没顾上回,就从上海到武汉,然后前往北京。可是,就在我们一家盼望父亲回家的时候,传来了父亲在北京被捕的消息。北京一位姓王的阿訇在一张小报上用阿拉伯文写了父亲被捕的消息寄到家乡宁安县的清真寺。母亲得知后,带着刚刚三岁的妹妹在六叔的陪同下赶到北京,找奉系军队中的同乡、父亲的同学以及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清真寺的穆斯林兄弟等进行营救,但没有成功。几经周折,母亲获准探视。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吻了从未见过面的女儿,并对母亲说:“不要花钱赎我,那样出去是不光彩的,我干的是革命是正义的行动,我一定要和他们斗到底。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指孩子),等他们长大了,这个世道就变了,中国就有希望了。”1928年2月12日,张作霖下达了杀害我父亲的命令。2月15日,父亲英勇就义。母亲在回族群众的帮助下,按照回族仪式安葬了父亲,立了碑,并栽下六株松树。母亲含泪花钱将父亲的遗物从狱中买出,像珍宝似的带在身边。怀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回到了家乡。这位曾卖掉首饰资助丈夫从事革命活动的伟大女性又坚强地担负起抚养革命后代的重任。他冒着风险,将父亲的遗物珍藏起来,等待着革命胜利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母亲从北京回来了,而我们日夜盼望的父亲却永远留在了那里。父亲牺牲后,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母亲靠给人家做针线活、洗衣服来供养我们兄弟三人吃、穿、上学。冬天,她的手和脚都冻开了血口子,但她坚信父亲的话,那一天定会来到。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们一家隐姓埋名,躲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灭绝性追杀。但终于盼到了解放的那天,母亲将一块红色包袱皮做成一面红旗,挂在屋顶上,她兴奋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解放了!”</p><p class="ql-block">1958年,北京举行了马骏烈士牺牲30周年纪念活动。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我们全家。周恩来握着我母亲的手,两眼含着热泪对她说:“马大嫂,天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享受了,天安的光荣也有你的一份,你支持天安搞革命,并抚养了烈士的后代,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说罢,他又抱起我的三儿子说:“叫我爷爷,你的爷爷牺牲了,我也是你的爷爷。”的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马骏,没有忘记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英烈。</p><p class="ql-block">1987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重修了位于北京日坛公园内的马骏烈士墓,邓颖超同志题写了碑文。邓大姑在中南海西花厅又一次接见了我及孩子们。她激动地对我们说:“我一闭上眼睛,马骏同志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当年他登高一呼,万众相随,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青春之骏》影片是一部描写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活动家、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任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马骏烈士生平事迹的主旋律影片。现场,主创介绍《青春之骏》是红色电影新出口和新方向,它将民族的概念融合进历史与现代中,使这部影片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马为公、马为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日坛公园的西北角,一片竹林和松柏掩映下,有一处让无数人肃穆追思之所,它就是占地200平方米的马骏烈士墓,也是北京市朝阳区唯一一座烈士墓。从1957年建成后,它便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朝阳群众追思英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课堂”。</p><p class="ql-block">从日坛公园西门去,往北走不远,远远就看到一个长长的石板路,路的两侧是高大墨绿的松柏,路的尽头就是马骏烈士墓。站在路的这一端,能够清楚地看到,路的那头一块红色石基上立着一个很有范儿的马骏烈士半身雕塑。</p><p class="ql-block">石基背后刻有马骏烈士的生平简介,雕塑后面有个黑色的椭圆形屏风,屏风后面是白色的墓碑,上面有邓颖超题写的“回族烈士马骏之墓”。墓碑后面相距不足百米处,便是仿古式建筑“马骏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马骏烈士,是我国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五四”时期的运动领袖之一。1925年不幸被捕遇害,草草葬于当时日坛附近的一个土岗。1945年党的“七大”上,马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1957年,日坛公园扩建后,经周恩来总理指示,在日坛公园西北角修建了马骏烈士墓。十年后,北京市政府划拨专款重修烈士墓,由邓颖超同志亲自题写碑文。近年来,北京市和朝阳区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缮烈士墓、塑造了马骏半身铜像、建成马骏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北京马骏烈士纪念馆,以时间为线,分成“品学兼优的回族青年”“五四运动的先锋”“战斗在白山黑水”“革命英勇就义”“弘扬烈士精神”等五个部分。月琴、大衣、板凳、手稿、照片……记者看到,馆内展出了马骏各时期的实物照片150余件,多层面地反映了他虽然短暂但却波澜壮阔、伟大辉煌的一生。</p><p class="ql-block">马骏是革命者也是一名诗人,一走进纪念馆就可以看到,馆内有个和室外一样的雕塑,雕塑后的墙面上写有“浩气贯春秋,热爱沃中华”的大字,和马骏送给李愚如的诗。馆内还有马骏的《他们为什么不去》《一个小蜘蛛》等革命诗歌。除了马骏,马骏的弟弟同样是党员,他和他的父亲也都早早牺牲于那个战争年代。</p><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马骏烈士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前来参观、祭扫的人越来越多。”杨辉说,“我们馆内讲解员也由原来的一名增加到了3名。仅仅去年,马俊烈士墓就接待团队114个。”</p><p class="ql-block">一个特殊的“课堂”。作为朝阳区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骏烈士墓是朝阳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也是不少党政机关、社区、企业等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每个清明节、烈士公祭日对马骏烈士墓来说是重要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北京朝阳区内外的不少单位及个人,纷纷前来祭奠先烈英魂,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广播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