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偌大的城市里,雨后春笋般,长出了很多图书馆、书店、书屋,它们装扮一新,形态各异,古今中外的书籍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各个角落。闲适的环境,雅致的饰品,舒适的座椅,一经网络推广,瞬间成了都市人新的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书在我的生命里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像影子,紧紧的跟在身边,陪着我一路成长,一路前行。它更是伙伴,与我亲密携手,把孤寂的夜晚塞得饱满,让书墨味在睡梦里都飘着香。</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过去,很多习惯都随着年龄、环境发生了改变,唯独爱看书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小时候的事,很多都记不太清,但与书有关的记忆,却嵌在脑海深处,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我自小生活在县城,不仅物质贫穷,精神生活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能够借阅和购买到的书屈指可数。父母给的零花钱,一半买了磁带,一半买了书籍,用于满足口欲之福的钱少之又少。但我并不觉得日子难熬,尤其是在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如获至宝,恨不得马上翻看一遍。</p><p class="ql-block"> 那时看的书仅仅停留在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文化范畴,但就是一本本小人书、故事会、诗刊杂志,拨亮了我稚嫩青涩的思想。毫不夸张的说,是书架构起了我少年、青年直至中年清晰的人生脉络。</p><p class="ql-block"> 父母思想保守,多数刊物在他们眼里属于“禁书”,远没有新概念作文、考试测试题有用,因而常常是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拼命藏,父母拼命搜,但即使这样,我仍旧在高压政策的监管下偷偷摸摸的读了很多“不正经”的书。也正是这些书,打开了我对世界更多的认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一些颇为有效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其实说到书,说到文化,中国人是有文化自信的,光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就够我们研读一生。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等新时代网络媒体更是把有声书、电子书等读书类APP做得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但据统计,中国人年均阅读量不足一本书,数据是怎样得出的,是否属实,这些都无从考证,可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看书的人,尤其是阅读纸质书籍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尽管花上数十元钱,就能走进名家的思想,阅览用心血伏案而成的佳作,可还是有更多人选择在抖音里、网剧中流连忘返,不可自拔。</p><p class="ql-block"> 我由于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还是对纸质书情有独钟。我喜欢手里捧着书,拿着笔的状态,遇见共情的文字,便在其下划线,或是摘抄下来。虽说如今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败走麦城几乎成了定局,但并不影响它在每一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尽管如此,新书还是每年呈几何数字不断增加,文人们的思想没有停滞与懈怠,没有因为读者的增减而放慢追寻学问的脚步,一代代文学大家用苦行僧似的毅力潜心积累、凝思、提炼、升华,数十年如一日,以睿智的头脑审视人生的跌宕,生命的高度,思想的境界,未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新崛起的装有人类历史与文明宝藏的图书馆、书店、书屋,在我看来,远比任何建筑更有内涵,它低调的融进车水马龙的人潮里,化身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把几千年先贤留下的智慧去伪存真,高度浓缩,在物质日益精进的同时,为国人的精神缺钙打上了一剂强心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