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愿岁月静好

岁月溪水边&罗光辉

农历二十六,年关了,一年又一年。 <br> 一直有个情结:年关的冬日应该是冷雨浸润了空气,冽风浸透了寒意,落雨打湿了冬梅,裹上衣帽,赶集上街办年货,人头攒动的乡街,挎着篮子推着车,或提着小布兜牵着娃,这样的年才算是真正的年味儿。<br> 寒假已经好几天了,不但没有下雨,反倒是气温一直是坚挺,雪不下,霜缺席,雨没落,偶尔阳光明媚,一不小心误以为处在泥融燕子的春天。<br> 其实,我还是喜欢冬天下场雪,或者雨夹雪,实在不行,也应该下点雨,能让人有想烤火的想法,那样可以围炉而坐,灯火可亲,喝茶夜话,这才叫年味儿。<br> 01<br> 放假之后总有一种小愿望,写点小文字来纪念岁月的过往,人到中年良多感慨。尤其是对故乡的怀念,日益盛宴。午后,端坐在阳台,一点阳光晒在脚边,能勾起儿时故乡某个墙角的斑驳的影子的怀想;偶尔雨点滴答在铁棚皮上的嘈杂,立马激起往昔故乡某个清晨瓦屋听雨的闲适念想;有时散步邂逅出来遛弯的宠物狗,虽然那些类型不一的狗不大爱叫唤,却怀念从悠长的小巷传来的犬吠鸡鸣,每每都热泪盈眶,内心依旧是暖暖的。<br> 从年轻的岁月走到尴尬的中年,一路风尘仆仆,有人说,怀念甚浓是年龄大的符号,以前不大认可这句话,而今思来也确实有关联,曾今年少的我们眼里满是星辰大海,岁月侵蚀了年轻之后,中年的我们,满眼油盐酱醋没有茶,忙碌的中年人开始往后看,回顾往日点点滴滴,往事越发的清晰,人也变得敏感而通透,经历多了,都是尝过苦涩生活味道的人儿,总能在怀想中能找到自己心灵的慰藉,孤独中的喜悦。这或许是人到中年总爱回首岁月的原因。<br> 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很大,我很渺小,但每个人内心都装有一个宇宙。很喜欢这句话。世界很现实,但现实不管如何折磨我们,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诗意的想象。有时尽管实击穿了理想伤痕累累,可是,在一个雨夜,静谧,独坐,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缓缓的音乐,噼啪木炭火,氤氲的茶气,滴滴答答的窗台,世界仿若剩下自己,此时世界就是你的。当冰凉的双手靠近噼里啪啦的炭火,惬意的暖心走上心头,在寂静的夜里莫名欢喜,暂时性的忘却了柴米油盐的苦涩。听着雨,静夜悄然欣然。<br> 人到中年,适合怀想,尤其在下雨下雪寂静的夜。 02<br> 农历二十七了,今天晚上下雨了,雨不大,但应是应景的雨。<br> 在这样的寂静的夜雨,滴滴答答。这声音我想起了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样的句子,索性把《定风波》背诵如下:<br> <b>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br>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b><br> 初读这首词应该是在县中上高中时,除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印象深刻之外,也品不出有什么出奇的好,就是喜欢蓑衣、烟雨,后来参加工作给自己的QQ填昵称时,直接把这句话“一蓑烟雨任平生”作为昵称。喜欢就是喜欢,有时是没有理由的,就像这句词儿。<br> 有人说,苏轼是豪放达观派的词人。其实只要了解苏轼的“三州”,便能真正读懂乐观的背后写满了沧桑与悲凉。他在《自题金山画像》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要义是:要是有人问我这一辈子有何功勋,那我只好告诉你,我的丰功伟绩都在惠州黄州和儋州。明眼人一看,这是他一生被贬的三个地方。我们的嚼头在于:这三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穷尽一生的政治抱负不在朝廷为官时,恰在被贬之际,值得玩味儿。“乌台诗案”之后,他就被贬到黄州。<br> 苦难在苏轼眼里像诗词一样——乍暖还寒的春天傍晚,冷雨,芒鞋,竹杖,料峭的风,还不忘他桃李春风中的那杯酒。<br> 遇雨又何妨,苏子瞻说:莫听雨打树林之声,竹杖拄在手,芒鞋穿在脚,雨中吟上一首诗,谁怕!怕谁!烟雨中一蓑衣就足以慰藉平生的苦难。<br> 同行皆狼狈,苏子瞻又说:那有怎样,手握杯酒,微醉,山头斜阳,相迎,蓑衣披在身,快意走人生。在他看来风雨也好,天晴也罢,无悲无喜。<br>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李白仗剑走天涯的潇洒,而今崇尚子瞻蓑衣闲情若的淡然,仔细想想也是年轻走向中年的写照。<br> 人生常回首,尤其是人到中年,总爱怀旧的念想,总是感慨的惆怅。我们在生活里都会遇上无法逃避的“小雨、大雨”,走过坎坷回看人生,想来:方才风雨骤然的“沙湖道中”,有多少人狼狈不堪,而子瞻内心只留下淡然归去后的一种洒脱与超然。真是雨又何惧,晴又有何喜。无喜无惧,才是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真旷达,因了黄州的那场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儒者在人生的“大雨”之中的气定神闲、举重若轻的快意。在今夜,听着嘀嗒的雨声,想着这些年走过的沟沟坎坎,很多时候深陷泥淖,难以想透,难以迈足。亦或是患得患失,裹足不前。自己真需要一件烟雨任平生的“蓑衣”。<br> 人到中年,历经苦难,洗尽了铅华,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自己最好的人生。<br> 03<br> 先前听闻:跑步是会上瘾的,我不大信。<br> 这半年来,女儿上高中,胆小兼不勤快,早晚都由我接送,天未亮驱车送人,上班尚早,有点空闲时间,索性跑步,半年下来很少间断,从一公里慢跑到现在的8公里,每次跑步后会有愉悦和轻松感,或许这就是网上所言:跑步是会上瘾的。<br> 所以说习惯是会成自然的。<br> 女儿和张懿在我身边读了三年初中,习惯于每天陪她俩一同上班上学,我的办公室离她教室的距离不到百米,偶尔经过教室门口,幸福地想着,她就在我身边,三年下来,习惯了她在我身边学习,而今她俩已初中升入高中,我又惬意地想着我们在同城。几年下来,真是习惯她一直在我的身边。可我现在开始数学期,她还有5个学期就要离开这座小城了,我是担心每天接送成了习惯,等哪天高中毕业了,我肯定不习惯没有接送的日子,那时,我还会去晨跑吗?还会在晚上九点半起身前往县中吗?这种习惯万一上瘾了,咋办呢?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哈?是的是的!<br> 所以很多时候我自私自由自我安慰地畅想:上大学那年她能像灰太狼那句台词说的那样告诉我:我还会回来的。但我知道我只能自己想想而已,权当自己的梦想,记得我前任校长在大会上说过一句话: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br> 人到中年,要习惯于习惯,同时也要有梦想,不过,只能偷偷滴想,不能干扰别人。<div> </div> 04<br> 好多年不看电视了,忙工作,忙看手机,忙于照顾孩子,总之很忙,可一回头,觉得全是瞎忙,没有忙出个啥成就。但是似乎除了看手机是可以省去的事儿,其它的事还真必须去做。<br> 前段时间放假,除了看手机,其他事儿全都闲下来了,于是看了几年前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其中有片段印象极为深刻:苏明玉在派出所怼苏大强:你不配有家,不配有儿女……这话一出苏明玉的口,苏大强指着苏明玉说:你就是赵美兰,当场就晕过去进了医院。她蹲坐在派出所,她的这句话的尖酸刻薄,忽然苏明娟意识到:自己活着活着就成了她妈妈的样子,成了自己和别人都很讨厌的人。<br> 一不小心,现实让我们有时候成了此时的苏明娟。<br> 人到中年,市侩却裹挟而来,生活夹杂着艰难,现实掺进了困苦,回眸一瞬,曾经的美好散落了一地,留下了满身的烟火气息,忘了年轻的模样,忘了爱幻想的模样,偶然一瞥,日子耽误了生活,越过越市井,脸上写满了老气横秋的成熟,这不是我最初的梦想,却又默默地成了那样。<br> 还是喜欢下雨的小城,就像今夜的敦厚,听着外面簌簌的雨,滴答的声响,只有心才能听见的静,幽静地听着,回想年轻的模样,一切还是那么美好 ,这才是生活原有的样貌。 <br> 人到中年,期盼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br> 05<br> 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味越来越浓。<br> 记忆中的年味儿:邻里乡亲,同学好友,三五成群走村窜门去拜年,还记得小时候那句话: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老家的年大抵就是这样。一晃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真是想念那种年味儿:那时的年二八,虽然不像北方那样“二十八把面发”,但我们有年猪,外婆家年年宰年猪,宴请亲朋,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聚一堂,大家举杯庆新年,吃肉话家常;那时的年三十儿,母亲守着灶台,薪火蒸米粉肉,我们仨儿贴春联,扫庭院,一家忙得不亦乐乎;那时的除夕夜,穿上新鞋新袜新衣服,走路都生怕弄脏了新衣服,脸上写满了满足的幸福与快乐;那时的除夕夜,最期待的是春晚,数着时间,一个节目也不落,小品相声流行歌曲,记着金句,哼着调子,浓浓的年味氤氲而起;那时的过年,围炉盆团座,母亲忙完了厨房,端上茶点,父亲讲着学习说着来年,一家人欢喜团年。<br> 糖仔和愽仔因为疫情今年不能回家过年,很是想念他们,前些天弟媳发信息说“这俩孩子还念叨想来江西过年呢”,说与母亲听,甚是更想念了。<br> 故乡,红砖黛瓦,悠长小巷,处处都是鞭炮作响,故乡,泥墙瓦屋,潺潺溪水,时时能听见鸡犬的鸣啼。过年了,泡一壶说不上名号的茶水,闲闲地看着门楣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或者写着那副最古老最常见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喜庆的春节里,送春的宜春人叩响了农家人的门,迎春的老人掏出五角一元的,图个喜庆,迎个春来,耳畔又是一串鞭炮的声响。<div> 年就这样喜庆地来了。<br> 今天回了趟老家祭祖、贴春联,拍了几张雨中的老家照片,在心里又感慨了一番。午餐在街上和老同学们小聚了聚,说的都是生活的琐事与点滴,相聊甚欢。<br> 晚上坐在灯下,耳边依旧是滴答的雨声,这样的雨夜,是否有和我一样听雨的人儿?窃喜之余,涌出莫名的舒心,夜的静谧,心的安宁,想一点自己开心的事儿.<div> 祈愿来年岁月静好!<br>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农历二十八晚</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