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纪大了,反而更愿意回忆小时候。都说是因为人老了,我倒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是童心未泯。那时候虽然穷和苦,却怎么记住的都是开心呢!</p><p class="ql-block">春节,只要能从家里要几毛钱出来,第一件事肯定是买鞭炮。那小小的鞭炮,有大点的,小点的,好像还有具体名称,什么二雷子,二踢脚之类的。我们女孩子只敢放一寸长短的小鞭。</p><p class="ql-block">在家里的煤炉子上点燃一支香,细细的绿色的玫瑰花味的香,小心的举着它,供神一样,口袋里装上从一挂鞭炮上仔细拿下来的一个个红色小纸炮。因为稍微不注意,就会把炮捻给揪下来了。那可会心疼半天的。</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是从来不会陪我们去放鞭炮的。好像他们永远在忙。哪像现在的孩子,家长们陪伴着,代替着,老远开车拉着去燃放点放高级烟花,半个小时几千元钱就烧包似的放完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院子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孩子们聚在一起。先看胆大的放,心里还窃窃偷喜,省着点自己的,悄悄摸摸口袋里的小鞭还有不少。那时候要说自己胆小不敢放,那都不好意思下楼去。</p><p class="ql-block">所以练就了女孩子不会撒娇发嗲,抢着和男孩子比高低。</p><p class="ql-block">鞭炮放完了还是不甘心。大家又在纸屑里找没燃烧尽的鞭炮,掰开了二次点燃,磁的一声,燃出一点点火花,我们称它为滋花。</p><p class="ql-block">快乐的童年并没有因为穷而不快乐。家长们也从来没有干涉我们去放炮,好像连一句注意安全的话也没有说过。</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那时候的场景,还是会偷偷地笑出声来,尽管已经快七十岁的年纪了,怎么就忘不掉这点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