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韩湘水博园

双子茉

<p class="ql-block">上海韩湘水博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3805号,是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3000村民为保护上海饮用取水口安全而建的一个水生态园林,占地400亩,毗邻黄浦江。它是一座古桥博物馆,也是一片名木古树的保护区,更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集齐水、桥、亭、台、楼、阁、树、花、草、木的古典园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门一片七彩风轮,颇有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浦江书院</p> <p class="ql-block">“醒狮桥”是单孔拱桥,始建于明末。原桥名为“太平桥”,在抗日战争中被毁。抗战期间当地百姓同仇敌忾,纷纷加入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抗战胜利后,当地百姓重建了“太平桥”,并把桥名更改为“醒狮桥”,意在表达中国人民已经觉醒,只要有人胆敢来侵犯,中国人民就会象一头勇猛的狮子扑向敌人,消灭敌人。</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右边的建筑,是一家农家乐饭店</p> <p class="ql-block">望右前方看,一块醒目的大石碑,“浦江魂”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韩湘水博园内有近五十座古桥和仿古桥,分布在园区的各个角落,这里记录了其中一些桥的风姿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水博园由古生态园区、古文化园区和乡村观光乐园组成。古生态园区以河道、古桥、古树、景观石、仿古建筑为主要构件,以古朴、自然、野趣为格调,园内有百年以上古树600余棵,有移建的古桥近30座</p> <p class="ql-block">“外婆桥”是清代单孔拱石桥,外观以青砖装饰。</p><p class="ql-block">相传此桥是一个富商所建。富商的父亲早年去世。富商幼年时被寄养在外婆家里。外婆家依山傍水,青山石桥,环境十分优美。长大后他离开外婆家外出谋事。后来外婆去世了。他忙于经商就再也没有回到过童年居住的地方。但他很怀念那里的情景,特别是那座小石桥。外婆常带他坐在那里唱着歌谣、讲着故事,后来他照着外婆家的样子建了一个院子,里面有一座他最爱的“外婆桥”。</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沪上第一樟”的千年古樟</p> <p class="ql-block">贵州苑是贵州苗家吊脚楼,有苗族特有的建筑风格,此座吊脚楼据说是从贵州山区一大户人家移至韩湘水博园的,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缘通桥”为明代拱石桥。</p><p class="ql-block">相传当地有一财主,富甲一方,但人缘却不太好。自己做寿,儿子结婚,孙子满月,街坊邻里的都不愿意去捧场,原因是他对乡里的公益活动不热心,更不愿意出钱。后来,他到庙里烧香拜佛,一高僧给了他几个字:“缘不通,财不发,族不旺,命不福”。回到家里他想了几夜,终于决定修一座桥,取名为“缘通桥”。桥建成后,他和乡邻的关系大大改善,家族也更加兴旺发达了。</p> <p class="ql-block">“韩湘桥”是上海仅次于朱家角“放生桥”的五孔古石桥。“韩湘桥”紧邻黄浦江上游取水口,属“韩仓村”。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韩仓有一片很大的宅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双桥是明清时期的古石拱桥。</p><p class="ql-block">相传此桥原建于江南一官宦人家的私人花园内,原名叫“赏月桥”。它的特点是桥面比桥梯宽,形成一个四周有石栏相围的平台。有一年,这家已进门多年而未生子的长孙媳妇终于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双胞胎男童,让这家官宦人家欣喜不已。为了以示庆祝和纪念这多子多福的喜事,于是把“赏月桥”改成了“双桥”。</p> <p class="ql-block">双桥左右开弓,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古韵廊桥是中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种建桥样式,山区的人用来躲雨、乘凉、歇脚、聚会。廊桥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场所。其中尤以贵州兴义、浙江泰顺等地的廊桥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韩湘水博园”的“古韵廊桥”是江南古建筑和廊桥结合、融汇的产物。它既有廊桥的韵味和功能,又有江南水乡的的特质和神采,让人身处江南园林有恍若亲临异地他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