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玫瑰与教育》便是这样的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特级教师窦桂梅。本书由“清谈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这四辑组成。在这四辑中,我们可从“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p> <p class="ql-block">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富有个性的话语,将独特鲜活的思想、色彩鲜明的案例,以平实的语调娓娓道来,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这本书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当你在书中聆听“玫瑰”之声、品味“玫瑰”之语之后,在职业倦怠日益深重的今天,你会被窦老师对教育教学的激情热爱及不解的追求而感染激励,也会对窦老师书中的教育随笔以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而产生共鸣。</p> <p class="ql-block"> 第一辑《清淡与忧患》里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窦老师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教师的品格铸造以及如何做人、学会生活、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感恩等道理。窦老师说:“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她甚至考虑到“不可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窦桂梅老师详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一幕幕很熟悉的场面,因为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如《小红花的背后》这篇文中谈到教师在面对孩子举手回答问题时总是照顾眼前举手活跃的孩子,而忽略了坐在角落里的学生,长此以往,这将会使得角落里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造成了对学生从皮肤到心脏的伤害!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有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有想到一次不公平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读着这些文字,让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心头感觉沉甸甸的,老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它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来说,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窦老师贯穿全书的一项追求。阅读她的文字,就好比沉浸在玫瑰花园之中,只需轻轻呼吸,就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中,《考试,不要让学生的生命支离破碎》告诫我们不要用那些不适当的题目扼杀了孩子作为人的质朴、灵动的生命力,将孩子考成“烧糊了的卷子”;《最好的礼物》彰显了师生间最美好的关系——相互用心相处。窦老师的字字句句就象一盏盏指航灯,引领着我们教学专业化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 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中,通过对日本学校的参观,她看到了许多中国教育的不足。面对教育的一系列让人不满意的现象,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窦老师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建议:改变态度,享受过程。</p> <p class="ql-block"> 白岩松说过:把自己的读书分为工作性阅读、职业性阅读和作为一个人的阅读。我认为教师在读书的内容选择上同样既要立足眼前,又要放眼未来,叫做“远近兼攻”。“读书--思考--实践”——从《玫瑰与教育》中可以看出是窦老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专业化道路上要“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要挤出时间阅读一下《玫瑰与教育》这本如同良师益友的书吧!</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引用本书的精彩观点与各位共飨:“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己省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