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一本书 点亮一盏心灯--五泉镇中心小学教师寒假读书分享活动

何永良

读《西行漫记》有感 <p class="ql-block"> 近期阅读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由我国翻译家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感受颇深。</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埃德加•斯诺,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为了弄清长征时期的共产党人没有飞机大炮,在国共两党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仍有成千上万的人甘愿冒险参加红军,宁可牺牲在革命的路上,也不愿离去的原因。斯诺先生不怕千难万苦,勇敢地访问陕甘宁地区,成为第一个采访中央苏区的西方记者,足见他的智慧和胆识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  其次则是怀揣革命理想的一群奋斗者,不管在任何时候,造反对自己及家人都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无论是被灭族的徐海东大将,还是出身较好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甘愿为心中的理想,投笔从戎。朱德在参加共产党前,更是曾被任命为云南陆军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参加南昌起义,就要放弃原来的名誉地位,能有几人做到,假如换成现在的人,谁有这个勇气?</p> <p class="ql-block">  书中常常可以看到,红军作为穷人的军队,有着良好的革命纪律,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穷困百姓的普遍欢迎,人们送衣给食,这是人们把红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同时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也没有高薪和贪污的官员及将军。穷困百姓总是占绝大多数,红军能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今天,新中国十四亿人能够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能够蓬勃发展,都与坚持继承和发扬这种红军时期的群众路线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总之,在当前这个时代,为了让一代代中华儿女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重新体验民族的自豪,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小孩抓起,将其中的人和事,以及红色精神传承给下一代。</p>

红军

斯诺

埃德加

西行漫记

穷困

甘愿

朱德

革命

参加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