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朱元璋在世时为自己建的陵墓,不过先躺进去的是马皇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以孝治天下”之意,另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过了16年,朱元璋自己也躺了进去,夫妇合葬。不过此时陵墓尚未完全竣工。陵墓工程浩大,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方始建成,历时达32年。陵墓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其后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div> 马皇后是有名的贤后,她是天足,人称马大脚,郭子兴的干女儿,朱元璋跟着郭子兴造反时娶了她。据说马大脚脚底掌纹有“山”“河”两字。有一次郭子兴听信谗言将朱元璋关了起来,朱差点饿死,马大脚怀揣刚出炉的蒸饼偷偷送给朱,将胸部都烫伤了,这“怀饼之情”令朱元璋终身难忘。朱元璋后来自己单干,马大脚一直在后勤方面支持他。朱元璋当了皇帝,马大脚成了皇后,还是一直保持生活简朴,并不断规劝朱元璋关心百姓疾苦。朱元璋大杀功臣时马皇后也没少劝他,并救下了一些人。朱元璋对这位患难皇后非常尊重,感情甚笃,说“语曰:妻者,齐也,又曰:家贫思贤妻,非后德齐一,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马皇后病重时拒绝就医,反对群臣为她组织祈祷的活动,说“生死有命,祈祷有什么用,医生怎能起死回生?要是吃药不见效,你不会因为我去怪罪那些医生吧?”,马皇后去世后,“帝恸哭,遂不复立后”,再也没立过皇后。很难想象朱元璋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冷血皇帝会痛哭,可见他对马皇后的感情之真。</div><div> 明朝存续276年,不算短命皇朝,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都,53年后他儿子朱棣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迁都北京,似乎又印证了南京建都的皇朝短命的宿命,历史真是“太神奇了”。</div> 陵园路树木遮蔽,自有一番森穆之感。 路口有块大石头上刻有《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记》,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位于明孝陵景区大金门入口处,由南京手表厂老厂区改建而成,2011年5月建成开园。现有展馆区、文化经营区、商务办公区、户外景观区4个功能区域,其中展馆区有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明孝陵博物馆,户外景观设施分布在园区入口处、中心广场、大草坪边缘及明孝陵神道周边等区域,分为展馆区、文化经营区,商务办公区、户外景观区和演艺区等5个区域。 这十根石柱,每根代表一个朝代,分别为东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我心不在此,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匆匆而过,随便拍几张园区照片了事。如果有时间的话,停下看看很有益处的,对南京的历史介绍比较系统详细。 大金门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只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为4.25米。 从背面看大金门。 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建于永乐十一年(1413)。碑亭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原楼顶已毁,仅存四壁,现有楼顶是新造的。碑亭四面墙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丹墀上有龙纹。 四方城里,一块高8.78米的巨碑竖在身高2.08米龟趺上。此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据传当时是从便于船运的龙潭(濒临长江,现为港口)运过来的。<div> 此碑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为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div><div> 朱元璋有七个儿子,最看好的是太子朱标,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可惜37岁就因病去世了。如果朱标不死而继承皇位,朱棣也许不会造反。可惜朱元璋没有将皇位给其他儿子而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并且为了剪除可能威胁朱允炆皇位的势力而大杀功臣。而朱允炆即位后立即开始着手削藩,剥夺叔叔们的权力,周王、代王、齐王、岷王等先后被废为庶人,或圈禁南京,或迁往边疆,湘王被逼全家自杀。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奋起一搏,这大概就是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主要原因。</div><div> 客观地说,朱棣是个不错的皇帝,五征蒙古,清除蒙元残余势力,占领安南,平定东北、西南,扩大了疆域;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这些事,让朱允炆来做,未必做得成。然而按照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朱棣的皇位毕竟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朱棣这通颂扬父王的碑文到底有多少肺腑之言,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了。</div> 碑亭里有老师带着学生们在讲解,一看都是外国人,听不懂这洋老师给洋学生们讲解的话,不过我猜测他讲的跟我们历史课上讲的也许不一样。这些孩子可能是驻华外交官或者是来华工作的专家的子女,长大后将是“中国通”,也许将会代表他们国家与我们打交道。在欧美国家旅游时常常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在博物馆、历史建筑参观,不像我们的学生成天在教室里听老师灌输、背书本。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改一改呢?我真担心将来我们的孩子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还不如人家了解得清楚。 走出四方城,前面是神道,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两对,还有文武石人(翁仲)各两对。与众不同的是,神道不是笔直的,中间绕着梅花山拐了一个弯。有研究者发现,从大金门到四方城,一路再到石象路、翁仲路、金水桥、享殿、升仙桥、方城明楼,从墓道进入,转弯后进入墓室,这整个通道的平面图符合北斗七星的布局。朱元璋是个行事不拘泥于旧法的人,但他相信“天人合一”,“魂归北斗”,如此布局自己的陵墓,自有他的道理。 獬豸[xiè zhì]是一种不存在的神兽,传说它明辨是非,善识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触倒他把他吃掉。它是司法公正的象征。 这些石兽均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 石象的体量是最大的,重达80吨,在古代要把它弄进来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 忽然发现150米开外有座雕像,走近一看是孙权雕像。 原来东吴大帝孙权的墓就在附近,只是已经找不到确切位置了。<div> 明孝陵所在地的地名叫独龙阜,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当得知孙权墓也在此地时,朱元璋没有命人去平坟,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就让他替我看门吧。”</div> 孙权当然是条好汉,年纪轻轻地就坐拥江东,天下英雄只有曹刘才配当他的敌手,而且孙权比他们年轻不少。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夷陵之役战胜刘备。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建立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四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是他晚年在立储问题上却屡出昏招,废长立幼,为后来的宫廷之乱埋下了祸根。 雕像背后是“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馆内展陈主要分四个部分: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再现了孙权与三国、孙权与南京、孙权与钟山的历史渊源,集中表现了古都南京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具有奠基性的先导部分——东吴历史。 孙权出生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著名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就是他的家乡。“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此画一小半在杭州浙江博物馆,一大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国时代毕竟久远了,留存到现在的东西不多了,有也都保存在博物馆里。作为纪念馆,只能用图文、模型、仿制品来展现这段历史了。 赤壁大战是孙权的丰功伟绩的巅峰,纪念馆用了很大一块空间来展现,模型、背景,声光电齐上。 孙权对南京(建业)的突出贡献是建造了石头城。石头城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始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孙权迁都建业,在石头山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玻璃地板下面的模型是筑城时的情景。 东吴凭借靠海之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吸引了各国商人来中国。 <div> 离开孙权纪念馆,发现离金水桥不远了。金水桥是进入陵宫的必经之路,于是放弃再回神道游览行程,直接插到金水桥。</div><div> 自金水桥到方城宝顶,建筑物开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方向不再改变。<br></div> 金水桥由三座石桥组成,桥身为石构单曲拱桥样式,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桥面栏杆是后配的,桥身和两岸的石堤则是原有的。 桥旁有陵宫示意图,金水桥位于图中左下角。可以看到,整个陵宫区地面上的建筑由三进院落组成,右上角圆弧是宝顶(墓室)的一部分。这三进院落与宝顶形成的格局正是明孝陵建筑规制上最具开创性之处,开启明清数百年间帝陵建筑形制之先河。它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历代方坟为圜丘,使陵宫建筑的平面布局呈现出“前方后圆”的形式。之后的明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承继了这样的形制。 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文武方门。199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依照明孝陵规制,恢复其原貌。 原文武方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后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青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由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所书,后重建时恢复明代形制,此匾额今保存在明孝陵博物馆内。<div> 文武方门设五座门道,中间三孔正门做劵顶,两侧掖门各一,作平顶,彰显出明显的等级区分。门为朱红色,上有横九排竖九排共计81个门钉,象征了古代帝王专用的大门。因为九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div><div> 中门旁保存着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种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碑,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树立,告诫各国游客不得在陵宫区域乱涂画,洋人们的素质也不是都很高的。 </div> <div> 文武方门过后是碑殿,中有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之后乾隆等也数次来此拜谒。康熙拜谒前朝开国皇帝,不仅是笼络汉人人心的政治需要,他内心是确实佩服明太祖的。他拜谒时不走甬道而从甬道旁行,令随从皆于门外下马,行三跪九叩之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来时仍由甬道旁行。赏赐守陵的内监及陵户人等,下旨陵宫周围禁止砍树,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其谒陵态度之恭敬,礼数之尊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反观明朝历史,在当时世界上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是第一位的强国,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一派胡言!时代在发展,中国也会改变,但中国还是中国。</div><div> 清朝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大清律继承大明律,天文立法等也都遵照明朝人制订的施行,就连科举制度、学校制度,也完完全全照搬了下来。 </div><div> 碑殿原为明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治隆唐宋”等5块碑刻。</div> 殿前也立有“特别告示碑”。 <div><br></div> “治隆唐宋”碑由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刻立。在此碑左右有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分别刻载康熙帝第一次和第三次谒陵的情形。中间驮碑的龟趺脖子特别短,与众不同。中间三块碑用水泥连在一起砌成了一面墙。<div>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清朝同治三年(1864),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慈禧还要拿钱去修颐和园,结果老佛爷才给了740两银子,只能做些小修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div> 要看龟趺屁股只能绕过这面碑墙。五十年前来参观时对此印象非常深刻,直到今天仍记忆犹新,因为在别处没见过此种情形。 碑殿过后是孝陵殿,即享殿,是陵宫内的主体建筑和最重要的祭享殿堂,也是举办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享殿两厢有东西配殿和左右神帛炉。<div> 现存地表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三小间享殿,原建筑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仅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div> 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中堂挂一幅朱元璋像,两旁对联“戡乱安民得统正还符汉祖,立纲陈纪遗模远更胜唐宗”,横批是“开基定制”。 这就是遗存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 大殿基长57.3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 享殿北面有一道门,叫内红门,又称阴阳门。此门将陵宫建筑分为前后两区,门后是陵寝主人棺椁和灵魂安寝之处,一般人不得打扰,也就是说孝陵首次建立起“前朝后寝”的陵宫布局。<div> 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顶上覆黄色琉璃瓦。2006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其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历史原貌。</div> 过内红门,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方城了。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div> 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间有一条圆拱形隧道可以通到后面的宝顶,即朱元璋的墓室。</div> 方城上面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叫明楼,顶上覆黄色琉璃瓦。<div> 方城前还有条河,上有桥名“升仙桥”。这张照片即在升仙桥上所摄。</div><div> 升仙桥下河水浇宝城御河,金水桥下是内御河,外围还有条外御河,三条河道构成了明孝陵的排水系统。南京多雨,为保护孝陵不被雨水浸润腐坏,排水系统是必需的,足见陵园的设计者考虑之周详。</div> 方城下的隧道,走上54级台阶的斜坡出方城,迎面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地,也叫宝顶。 宝顶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就是所谓的“独龙阜”,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就在里面,周围砌有砖墙。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很多人怀疑朱元璋的遗体到底是不是在陵墓里,曾有传说遗体安葬时应天府(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打开,十三副一模一样的棺木同时出城,不知哪副是真的,又传说最后真的棺木是埋在城西的朝天宫了。这种传说应该是假的,这种“疑棺之计”无非是防人盗墓或是毁墓,但朱元璋不会。孝陵地宫十六年前就安放了马皇后的棺椁,朱元璋与马皇后生前感情这么好,死后一定会埋在一起,况且孝陵是朱元璋生前花了大力气建的,怎么会不享用呢?如果葬在别处,那就要将已安葬十六年的马皇后迁移,这必将毁坏马皇后遗体,朱元璋绝不会干这种事。<div> 那么陵墓会不会已经被盗了呢?从秦始皇建陵墓以来,各代皇陵被盗的数不胜数,因为皇陵里金银财宝多。曹操甚至有专门的盗墓队伍,还封了“摸金校尉”这样的官职,盗墓所得作为财政收入,汉朝皇陵无一幸免。据说如今没被盗的皇陵只有秦始皇陵、唐高宗及武则天夫妇的乾陵、明孝陵以及明十三陵;清皇陵除关外三陵(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永陵)外,没被盗的只有西陵的(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以及东陵的(顺治)孝陵。</div><div> 这些陵墓为什么没被盗呢?原因无非一是难度太大,如秦始皇陵就是一座山,根本不知道何处下手;二是看得紧,如明孝陵和明十三陵,都有人看守;三是没油水,如清顺治后来出家了,死后火化,葬在墓里的是骨灰,顺治生前也要求从简,估计沒什么陪葬物。</div><div> 明孝陵经科学仪器探测保存完好,无被盗迹象。明孝陵地下的墓道与众不同,它是先向东挖一段然后向北到墓室,很难找到。明十三陵也是如此挖法。墓道顶部还有大量的沙子混着鹅卵石,谁要挖到此顷刻之间就会葬身倾泻而下的砂石。</div><div> 既然地下情形清楚了,为什么不打开一探究竟呢?这主要是现时科技手段还不足以在开挖时保存出土文物,如十三陵的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开挖后由于不懂保存方法,丝织品黑化,纸质典籍化为灰烬,帝后的棺椁也没幸免。惨痛的教训促使国家定下了考古界的一大铁律,从此决不允许再轻易开挖帝陵。</div><div> 如此说来我们此生是无望见到帝陵里的宝物了?确实如此,只能抱憾了。其实比我们更期待的是历史学家们,好多历史疑案在打开某座皇陵时有望揭开谜底,例如传国玉玺到底在哪,夏朝有没有文物留下等等。当然也有历史学家不希望打开,历史学家并不是对所有的朝代都有深入研究的,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方向,某个朝代甚至某位个人,如果挖掘出的文物否定了他的一贯主张,那将是灭顶之灾,他这一辈子就完了,所以他的心情是忐忑的。</div> 方城东西两侧都修了坡道,方便游客上城参观,轮椅车也可推上去。 方城顶上就是明楼,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 原明楼早在1853年太平天国战争中就被毁了,剩下没了顶的方城遭雨水侵蚀岌岌可危,2008年初,明孝陵明楼保护设计方案获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年6月15日,明孝陵明楼加顶保护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7月3日,明孝陵明楼保护修缮工程竣工。 现在的明楼城楼里主要出售旅游纪念品/ 不过墙边的明朝皇陵介绍引起了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