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怕是上了岁数的缘故,突然特别想念曾经的同事,特别是那些曾经带给自己温暖的同事。</p><p class="ql-block"> 分别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p><p class="ql-block"> 已经不记得具体是哪年哪月了,牛义芳主席把我借调到了秦都区妇联。经受了主席们,大姐们的考验,大概一年后,我成为正式一员,开始了我正当风华的年月。</p><p class="ql-block"> 真享受那时候的年轻啊!每一位大姐都是我的师傅,手把手教我,严厉中充满了慈爱。</p><p class="ql-block"> 任师,任巧梅,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厚厚的眼镜片也难以遮挡她目光的锐利。起初,坐在任师的对桌办公,不抬头也能感受到来自对面的压力,我一刻也不敢偷懒,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 王师,王凤侠,当时的城乡部部长。那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再难的事情在她那里都变得风轻云淡,作为大学教授的夫人,永远一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任师和王师都是经过“三线建设”锻炼的干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我一直没能确切的明白三线是个啥,只知道她们当时吃了不少苦。估计很多现代人也不了解这个概念和这段历史吧,那我分享一下度娘的解答吧。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br></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也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困难。<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当时的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就能体现出两位师傅的格局和能力。的确,两位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来的年轻,走的也年轻。同事一场,匆匆别离,一别就是十六年,而和任师,则是永远。</p><p class="ql-block"> 其实很多次回故乡都想去拜望师傅们,然而各种原因导致未遂。这次在千里奔波途中,听着音乐人赵英俊用音乐演绎和诠释的人生,突然迫切地想念起旧时旧识旧事,然而拨通高伟电话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任师和老伴杨师已去世多年,不禁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