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佛”,对许多人来说,无论笃信与否,都有一种神秘和肃然起敬的感觉。乐山大佛闻名遐迩,我们向往已久。十月三十日早八点,我们从成都市区坐上景区直通车,经过二个小时的高速行程,上午十点到达乐山大佛景区。<br><div><br></div><div>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海通禅师带领徒弟及工匠率先开始乐山大佛的修建,历经艰辛曲折。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继续开工修建,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九十年才完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和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美誉。<br><br></div><div>宽阔整洁的景区道路,树木茂盛,庇荫寂静。来到景区南门,游人不是很多,大家自觉排队购票扫码进入,秩序井然。<br></div> 进入山门,曲折拐弯的山道崖壁上,篆刻着一个巨大醒目的“佛”字,游客们兴奋地上前拍照留影。一个“佛”, 唤起人们浓厚兴趣和诸多联想,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这座名山的内涵所在。<br><div><br></div><div>傍山台阶小路狭窄而徒峭。山林清新的空气附带树木和花草散发的青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游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伴随着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欢愉之色。悬崖石壁上,可见许多摩崖石刻,字体浑厚大气,庄重古拙,古老斑驳,充满文雅气息。石刻有名人题字、山名和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让人回想。一拨拨游人在导游的带领下,驻足在石刻或洞穴前,聆听导游绘声绘声地讲述古往今来与佛有关的趣闻和神奇故事。参与其中,有一种“我在山中行,佛在心中涌”的感觉。<br><br></div><div>沿山崖台阶小径迤逦而行,在“龙湫虎穴” 摩崖石刻处,抬头仰望,崖壁上一个硕大的“龙”字,龙飞凤舞,潇酒飘逸。相传古时,凌雲山森林茂密,九峰叠翠,常有白虎出没。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此汇流,波涛汹涌,时有青龙腾跃。白虎和青龙受佛法感召,皈依佛门,化为石龙、玉虎,共为佛之护法神。佛经中就有“天龙八部、西天白虎”之说。唐朝著名诗人嘉州刺史岑参曾题诗:“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形象地描绘赞颂凌云山“龙湫虎穴” 的胜景。<br></div><div><br></div><div>站在崖道远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辽阔浩荡,碧水相连,汹涌奔流。天空浅雾弥漫,江岸高楼林立,江中百舸争流。一幅现代生机的乐山市区美景画面尽收眼底。<br></div> 凌云山是佛的领地,山中遍布着许多大小佛穴。“兜率宫”石穴造于明代。“兜率”是梵音音译,意为“知足”、“喜足”。兜率宫是弥勒住处。五代时僧人契此,体形肥胖,常挂一口袋行乞。他出语无常,预示凶吉。坐化时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后人都以为他是弥勒转世,也称“大肚罗汉”。<br><div><br></div><div>山路旁有一“载酒亭”,始建于宋代。此亭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据南宋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范成大《吴船录》记载:“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后人取其意建造载酒亭于山上。<br><br></div><div>走过一段高高的台阶道,一座古建门楼横额牌匾上写着“乐山大佛”四个金色大字,两边楹联分别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 <br></div><div><br></div><div>来到山顶,远远望见乐山大佛头部,走到近前俯视大佛,只见大佛依山襟坐于两崖壁凹处,头与山平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祥和。据介绍,大佛通高71来,头高14.7米,耳长7米,肩宽23.35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气势非凡,令人震憾。<br></div><div><br></div><div>据史料记载,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祟拜弥勒佛。佛经中弥勒佛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今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所以当海通禅师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br></div><div><br></div><div>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弥勒佛。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大佛的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的坐姿可以带给行船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br></div> 以前,乐山大佛的官方名称一直是个谜。1989年,在治理乐山大佛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期间,发现在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摩崖石碑,石碑高 6.6米,宽3.84 米,面积达 25.08平方米。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石像记》碑。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对研究乐山大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现存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唯一可靠的第一手历史文献,从而也直接确定了乐山大佛的真实官方名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br><div><br></div><div>前往佛脚观景台路过“海师洞”, 海师洞依山崖凿壁而成,原为公元3世纪(东汉)崖墓,洞深十余米。相传,唐代高僧海通就是在这里主持开凿乐山大佛的。洞额上“海师洞”三字,由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洞口左侧立有海通禅师的雕像,以纪念这位开凿建造乐山大佛的高僧。<br><br></div><div>顺着大佛左侧曲折狭窄的凌云栈道一路向下,走到大佛底部。抬头仰望,大佛高山仰止,气宇昂轩,气势磅磗,巨大的佛脚,尤为罕见,极具视觉冲击力。人们无不望“佛”惊叹。大佛此时显露出摄人心魄的独特魔力。 <br></div><div><br></div><div>面对大佛,观景台顿时少了喧嚣。游人们或抬头凝望、神情肃穆;或轻步向前、恭敬上香;或双手合十、虔诚祷告;或额贴佛脚、静默许愿;或仔细观看、环绕休闲。一位年青的佛教徒,身披长袍盘坐在佛脚边,手捧一本经书正悉心研读,旁若无人的神态,令人惊讶。<br></div> 如今,人们祟尚自由,拜佛归教,作为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实属正常,无可厚非。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日益增长的社会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和深思。<br><div><br></div><div>远望江面,一座葱绿的礁石耸立江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浮光倒影,辽阔清新,似一幅淋漓的水墨画,美仑美奂。远处一艘江轮游船从大佛前方水城缓缓而过,这是为观赏大佛及凌云山全貌而专为游人开行的,既拓展了游览视野,又满足了游客需求。人们在甲板平台上招手呐喊、尽显风情、争相拍照,留下难忘的瞬间。<br><br></div><div>在乐山大佛两侧沿江崖壁上,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佛两天王的格局。还有遍布石龛的数百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br></div><div><br></div><div>让人想不到的是,乐山大佛建造在山凹间,在大佛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使佛像不会遭受雨水侵蚀,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祯这样描绘:“泉从古佛髻中流”。<br></div> 我们从佛脚右侧沿着唐代开凿的九曲古栈道拾阶而上,栈道绝壁开凿,奇陡狭窄,曲折九转。站在栈道上,近距离观赏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头发螺髻千余根,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近看实则以石块逐个拼就,表现了精湛的造型和石刻工艺。站在栈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多个角度仰视、平视、俯视,大佛展现出亮丽多彩的风姿。正如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它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谷的帝王谷媲美”。<br><div><br></div><div>与乐山大佛遥相呼应的,是凌云山顶周边众多的佛教古迹。我们走进山顶的凌云寺。寺庙因九峰环抱,又是大佛所在地,所以又叫大佛寺。据史料记载 ,凌云寺创建于唐代,在大佛开凿之前凌云寺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清代大诗人书画家张船山曾这样描绘凌云寺:“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游乐山美景描绘的如诗如画,令人陶醉。<br><br></div><div>凌云寺气势恢宏,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立有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宇的碑记。殿内正中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横眉怒目,威武雄壮。<br></div><div><div><br></div><div>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这里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br></div></div> “注易洞”位于凌云寺后侧集风峰背面山崖下,相传为明代嘉州人安佑注解《易经》的地方. 内有易经图文刻于五碑,并立于洞中,至今犹存。很多文人墨客游览凌云寺,必到“注易洞”一游。所以,“注易洞”是明代中后期嘉州易学象数派学人为探讨《周易》奥秘而留下的遗迹。<br><div><br></div><div>灵宝塔建于唐代,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顶,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约30米,共十三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塔顶。塔内各层有仿木砖斗拱、藻井,拱面雕有花卉图案等。灵宝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经历风雨岁月,宝塔显露出斑驳陈旧痕迹。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br></div> 《清音亭纪》云:“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 美丽乐山,大佛雄奇,三江澎湃。每经一处,被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所吸引,每观一景,被所拥有的深刻文化内涵所叹服。<br><div><br></div><div>下山归来, 思绪在大佛山水间,沉浸在诗情画意里,愉悦在休闲旅途中,心灵仿佛找到了禅意的栖息地。<br><br></div><div> 2021.2.8<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