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张传桂

<p class="ql-block">  在农耕文明时代,牛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是农民最勤劳的帮手 ,最忠实的朋友。 它们听得懂老汉的吆喝声,甚至能明白孩子们幼稚的举动。人们也能从它们那单调的“哞”声中,听得出它们的心意,明白它们的辛酸与喜怒哀愁。它们吃的是草料,却用自己粗壮的四蹄,叩醒沉睡的原野,给农人带来新的希望。它们是庄稼人教育儿孙的榜样,它们让庄稼人领悟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庄上有许多孩子的名字叫做“牛”,或是“大牛”、“小牛”。人们对壮汉最好的赞美便是:“这人壮得跟牛一样。”人们对老实人的赞美也是:“这人老实得跟牛一样。”</p> <p class="ql-block">  我生于农家,从小与牛为伴,十多岁的时候,还曾经给生产队放过牛。那时,放牛是孩子们最喜欢干的活。因为这活轻松,不需要多少力气,不需要什么技术,可以边干边玩,不但挣到工分,还可捎带着剜菜割草。更有吸引力的是,放牛可以骑牛。头上戴一顶苇笠,腰后别一把镰刀,或跨骑于摇摇晃晃的牛背上,或偏坐在揺摇晃晃的牛背上,任老牛沿着古道缓缓而行。那情景,确有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味道呢!</p> <p class="ql-block">  放牛,虽然不需要多少力气与技术,却需要细心与感情。牛是通人性的,牛也懂得感情。当牛趴卧在树荫下倒嚼时,你若是蹲下去给它挠挠肚皮,或是帮它抓去吸血的“敝虱”,它就会极温顺地闭上眼睛。当牛驾着车辕无法挥动尾巴时,你若是跟在它旁边,时不时帮它驱赶讨厌的牛蝇牛虻,它就会朝你投来感激的目光。不论多么贪睡的孩子,只要他分到了一头牛,清晨便不会再睡懒觉。因为他知道,早晨天气凉爽,牛的胃口好,青草上有露珠,水灵鲜旺,牛特别爱吃。</p> <p class="ql-block">  老牛最爱吃的青草,是香草和芦草。香草多生长于庄稼地边,或是庄稼地里,无法将老牛放进去吃。孩子们便将老牛带去北大荒场,路虽说远很多,但那里没有庄稼,芦草也很多,老牛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觅食,孩子们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踏踏实实地割草。</p> <p class="ql-block">  此文原载本人文集《乡村风物》,海风出版社,2006年出版。2020年2月8日修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