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父亲

知了

<p class="ql-block">2020年冬,父亲疾病缠身,久治不愈,于农历12月18日凌晨,溘然仙逝,驾鹤西去,享年八十四岁。</p><p class="ql-block">父亲,于1937年(民国26年)5月13日出生于农家,天性勤劳。一生朴实无华,但对我们家族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父亲,8岁务农,减轻了祖辈负担;16岁时,我大伯去世,我曾祖父年事已高,我祖父又无力管家。至此,家庭重担落在父亲您稚嫩的双肩。您21岁,与我母亲成婚后,育有三男二女。缺吃少穿的年代,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担子又一重。您,不叫苦,不喊怨,挺直脊梁,勤耕苦耘,侍奉长辈,养育我辈。您先后扶俩辈三床老人上了山,完成了我大伯的冥婚,操劳了我四叔、家姑二人的婚姻大事,筹备了我们子女的婚配事宜,亲手打了四眼土窑,作为三个儿子的婚房。</p><p class="ql-block">在这四眼窑洞的小院里,您先后迎来五个外孙、四个孙子和两个孙女。</p> <p class="ql-block">趁月赶夜路,带星荷锄归,是您数十载农事劳作的常态。</p><p class="ql-block">您晚上撵月亮,白天追太阳,耕田种地、植树育林三十多亩。坡坡洼洼到处是果树。在农业合作社时,身为小组长的您,为了多打粮食,多挣工分,您顶烈日、踏黄昏、深挖地,多施肥、少餐食、频出工,您,是合作社里最能吃苦、最肯吃苦的人。双手磨出老茧,您无悔;两脚受冻皴裂,您不惧。城里乡里,倒粮拉碳,为老小,谋口粮;风里雨里,双肩扛鞋,替家人,省针线;肩拉背驮,板车相伴,起早贪黑,风车作陪,累自己,助众人。</p> <p class="ql-block">温恭知礼对亲人,德厚仁爱待乡亲,是您毕生的做人准则。</p><p class="ql-block">在家里,对上有孝悌,对下有仁爱。不给长辈脸色看,尤其对我们的祖母百依百顺。对您的兄弟妹妹做到恭谦礼让,把走出大山的机会留给您的二哥和四弟,当年有人劝您出去学开车,您铿锵有力地说:“这家非要我扛不行,我不能离开家!”这一扛,就是一辈子!守着故土、到老住在祖屋,从未抱怨,也不艳羡城市生活。只盼兄弟小妹,儿女后人们过得好。经常乐呵呵地说:“现在这农村人,享福着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少时,家务事杂,劳作繁重,未进学堂,凭借编筐打席的零碎时间,从着您祖父学了点文化,虽是平民布衣,却也知晓孔圣人精髓: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邻里遇困,主动帮扶,力不吝啬,利不妄取。念人饥寒,怜人疾苦,福泽百姓,为人除病痛、讲古经、说戏文,在农间,又是个风趣的人。父亲,身份至微,道德卓著,远近闻名,广有称颂。</p> <p class="ql-block">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是您终其一生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父亲的勤劳与简朴,有口皆碑。每当李子、玉皇成熟,您总是挑着有虫的、或是从树上朽掉的果子吃,把饱满、品相好的果子,赶戏场卖掉,来填补家用;或捎给城里的儿孙和您的小妹以及外甥们吃。您吞糠咽菜给自己,精粮细饭让老小。我们小时候过年吃饺子,您说自己饭量大,总要先吃煮红薯,后再吃饺子。父亲的节俭,近于吝啬,对人对己,一样严格。对子女近乎苛刻,一粒米不让抛洒,一滴水也不让浪费。幼时常觉父亲严厉寡情,长大才知世事艰辛,生活的重压不得不如此。</p><p class="ql-block">在儿女们的记忆中,去田间地头劳动,您很少穿着祖母以及母亲,为您亲手缝制的新衣和纳的千层底布鞋。 只有赶事情或进城办事,才会穿着新衣,体面见人,一年四季,羊肚子手巾不离头,夏天,用来擦汗,冬日,用来锁温。穿着干净的旧衣服,耕耘了几十架荒凉山峁,收获了几十载春花秋实。</p> <p class="ql-block">父亲啊,您的世界没有灯红酒绿,唯有平淡的农耕劳作,这是对后辈们的以身作则和殷切期盼。您一生朴实厚道、勤劳节俭、豁达乐观,教会了我们做人、持家、处世,您常说要看淡银钱,注重人情。我们谨记父亲言训,善待老人、关爱子女、处好社会关系、做一名真正的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在您教导和影响下,子孙后人都能自食其力,各尽所能,各在省、市、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而且工作务实,作风优良,孙辈们,成为您口中常念叨的“吃公家饭的人”。</p><p class="ql-block">父亲啊,笔短情长,难述您一生的艰辛,难叙我们对您的思念。难忘您,冬日取暖,舍不得多烧碳;家中照明,舍不得长开灯;难忘您,“党氏庄园”宣传片上的精彩镜头:头上的羊肚子手巾,对角角扎,黑亮亮的眼神和笑盈盈的脸;难忘您,平实的谈吐和高亢、爽朗的声音,端坐土炕头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平凡且伟大。</p><p class="ql-block">读书不多,知晓的不少;自己勤俭,不图享受,为帮他人,仗义疏财;待人谦和有礼,遇事不卑不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年少逢乱世,家道中落,吃的苦多;中年遇盛世,勇于奋进,担当的多;晚年遭坎坷,不懈苦干,一生辛劳,终得回报,衣食无忧,闲暇有余,含饴弄孙,四世同堂。以父仁德,应享百岁,谁料父亲福缘浅薄,暮年体弱,疾病又多,几番入院就医,几番恢复如初,直至今冬,身衰力竭,最终化鹤而归,瞑目于九泉之下,安息于天府之中。</p><p class="ql-block">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村庄</p><p class="ql-block">离开了他勤耕苦耘的土地</p><p class="ql-block">离开了爱他想他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2020年,古历12月25日,父亲入土为安,长眠于他深爱的土地!坟前,父亲亲手种植的松柏也已成活,这是他老人家对儿孙们,最后的期盼,最长远的表白。</p><p class="ql-block">父亲,一路走好,我们想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甥代笔</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