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 抑扬顿挫,读声朗朗。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唐王司法所法德讲堂对社区矫正对象开讲啦。 本次学习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宣讲人唐王司法所所长韩立军,宣讲的内容是《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让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学习修身治家之道,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1><b>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h1><div>“黎明即起,既昏便息,守分安命,顺时听天”。这种顺乎自然就是规律。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顺应自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h1><br></h1></div> <h1><b>二、“孝”文化</b></h1>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亦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践行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弘扬孝文化。“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正是这传承的孝道,让这个社会井然有序。当今社会,许多人背离了孝道,导致家庭矛盾频发,妻离子散。“孝”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根基动摇,大厦将倾。<h1><b>三、家庭和睦</b></h1><div>“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这种以“孝”为基础,长幼立序,成员严格遵守,加之成员之间相互扶助而形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牢固的。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切不可为了钱财,乱了纲常,更不能矛盾激化诉诸法律,这种破财、伤情、毁家的事得不偿失啊!</div><div>“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是关键。传统教育中四书五经是必读之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也应当成为我们的必读,做好人要先做守法人。违法乱纪,殃及家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啊!<b><br></b></div><div><br></div> <h1><b></b></h1> <h1><b>四、感恩</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善 欲 人 见 ,不 是 真 善 。恶 恐 人 知 ,便 是 大 恶。施 惠 勿 念 , 受 恩 莫 忘” 。行善积德而神明自得。生活中不要跟小商小贩争利益,不要瞧不起穷人。做好事不要图留名,更不要图回报。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社会。我们的祖辈、父辈带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我们的国家制度优越,环境优美。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自然和社会给我们的馈赠。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的国家。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h3> <h1><b>五、奉献</b></h1><div>社会是大家的社会。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激发并弘扬正能量。每一个个体都积极向上,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发一点光,“国 课 早 完 ,即 囊 橐 无 余 ,自 得 至 乐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的民族将会成为更优秀的民族。<b><br></b></div><div><br></div><div>这次开讲,使受教者(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他们纷纷表示要更好塑造自我,提升素质,经营好家庭,做一个遵纪守法、回报社会的好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