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拓展阅读教学”之主题阅读分享 ——读《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有感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一、引言——为什么是“蒋军晶”</p><p class="ql-block">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话都阐述了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耕不辍,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专家、教学名师,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理论、经验,我们该如何辨别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这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根据史蒂芬·柯维提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以终为始的原则出发,我们要选择、践行怎样的教育观,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教书育人,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我们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明天,你们该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蒋老师的回答,他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我希望孩子们是爱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我希望孩子们是会思考,会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的回答触动了我的心灵,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顿觉汗流浃背、心生惶恐。那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呢?蒋老师提出了,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群文阅读无疑是一种首选。</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我选择了蒋老师的这本《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一书,虔心向蒋老师学习,实践。 </p> <p class="ql-block">二、蒋老师其人</p><p class="ql-block"> 蒋军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2015年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曾获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地执教研究课、做讲座500余节次。出版有《从“课堂"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等。</p> <p class="ql-block">  三、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从三个方面讲述群文阅读:一、什么是群文阅读;二、文体与群文阅读;三、群文阅读实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群文阅读</p><p class="ql-block"> 群文阅读,简言之,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p><p class="ql-block"> 群文阅读与课文不同,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也有差异。</p><p class="ql-block"> 但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主题阅读,目的都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阅读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如蒋老师在书中所说:“我们和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文学表达,并非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要和学生尝试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对文学表达的发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我想:这就是群文阅读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传统的逐字阅读已经让我们无法应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我们更多的是采用默读,浏览等无声视读。而许多孩子的阅读速度偏慢,群文阅读,就是要让孩子们不断尝试在短时间内读完更多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在强调语文课要教表达。在大量的语文课中,我们在教什么表达?无非就是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一字多义、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修改病句、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好在哪里、概括段落大意……蒋老师说,教来教去,教到六年级,还是这些东西。这样都是语言、语法层面的。</p><p class="ql-block"> 然而,除了这些,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还能教什么?难道语文不是这些吗?</p><p class="ql-block"> 答案——不完全是。</p><p class="ql-block"> 语文,不止于语言语法的表达,还有接近文学的表达。文学里的幽默与讽刺,人物态度想法、文化习俗对故事情节的影响,天气、时间的描述所营造的气氛,故事里的转折与高潮,主角与配角,日记和信的运用,事物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而群文阅读,就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这些奥秘,发现技巧。</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也要读起来。如果我们不阅读,学习再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没有用,课改终究会失败。如果我们自己能成为阅读者,即使没有高深的理念,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站在讲台上,也是语文。</p><p class="ql-block"> 读完一本书,经常追问,我读懂了什么,再去网站看看同样读这本书别人读懂了什么。读了,想了,每一点收获和进步都会转化到我们教学里。</p> <p class="ql-block">(二)文体与群文阅读</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蒋老师对于不同的文体: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寓言、知识性文本,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抓的重点也不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所以才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学会放弃。</p><p class="ql-block"> 书中说,可以通过讲述去体验神话,把讲台变成童话的剧场,追索散文的愿意,感知人物聚焦小说情节,统整信息,归纳寓言的意……不同的文体我们的措施和方向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担心学生不懂,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让文字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形象,形象有一种天然的觉醒的能力,学生可以在以后长长的岁月里慢慢体会,而所谓的解释往往会削弱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三)群文阅读实践</p><p class="ql-block"> 实践出真知,对于群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做起来再说,实践,是一切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蒋老师主要通过几个具体的课例,具体地阐述、分析了群文阅读如何让学生“学表达”“学阅读”“学思考”。</p> <p class="ql-block">四、阅读感受与面临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的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课堂取向、操作技巧,让我们在具体的课例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群文阅读的优势和巨大魅力。</p><p class="ql-block"> 虽有蒋老师如此悉心在的“指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实践群文阅读教学,对我们每个一线老师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一,蒋老师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在如何确定议题、选择文章、设计整个课堂结构、模式方面,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取长补短。而一般的一线教师由于认识偏差,意识薄弱,往往势单力薄,怎样将这个群文阅读进行下去是对老师的第一大考验。其二、群文阅读课,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通过群文阅读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我们老师自己就要先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扪心自问,我们会吗?思考产自积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被一些冗杂的事务缠身,我们有阅读的兴趣吗?我们能不能想方设法的阅读?其三、群文阅读培养的阅读策略,写作表达特别是学会思考,它的教学效果不同于课文教学,能够直观的立竿见影地体现在考试成绩中,它带给学生的是长远的甚至整个生命的影响。开展群文阅读,就必然挤压了课文教学时间。课文教学时间的缩减,可能短时间内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们的分数,要坚持群文阅读,就需要执教老师有足够的魄力和抗压力,将之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虽然困难重重,挑战很大,但群文阅读的意义和魅力不可否认,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所以,最后,我一定会如蒋老师在书后所说的:群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做起来再说。也许,在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也许有些东西,我们终其一生,去学习探索,仍悟不明,参不透。是的,获得成功固然重要,但在追求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的姿态也许更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