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83年3月5日,天水红山试验机厂第二届领导班子组成,<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翟凤桐任党委书记,</span>郭世远任厂长,付松山、王建国、刘浚任副厂长。王贵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工会主席</span>。组织构架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p> <p> 红山党群政工干部于厂办公楼前和芙蓉树下的合影。红山党群政工系统设置红山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办公室、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工会、团委等职能部门。</p> <p> 1983年6月,红山于重庆举办了首届万能试验机讲座,贾世荣、郐兴达、石占华、侯德玉、姜连春、龚万选参会。下图为1984年龚万选调离红山与经营科人员的合影。</p> <p> 红山第三次党代会,全体代表于厂办公楼前的合影。红山厂志中,党委工作共列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吸纳新党员;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政分工和工作重点转移;纪检工作等五个专题。</p> <p> 戴铭金、杨生福、王霞胜、孙波在工作岗位上。</p><p> 1983年起,红山经营销售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排产,下达计划,下图为经营销售科营销、计划、售后服务团队的合影。</p> <p> 五车间煮黑班卫水洁、谢平顺、朱琪等员工的合影。下图前排翟淑雅、韓辉、于晔、霍世花,李玉珠;后排云淑芬、谭玉兰、高丽明、高淑英、沙淑丽的合影。</p> <p>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王文诰,曾任红山工具科科长、二车间主任、劳资科科长、组织科科长、红山纪委副书记等职务。</p> <p> 1984年8月16日,甘肃省机械工业厅党组批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水红山试验机厂第三届领导班子组成,郭世远任党委书记,刘浚任厂长,蒋国兴任行政副厂长,梁东明任经营副厂长,卢长城任生产副厂长,王贵任工会主席。组织架构仍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span></p> <p> 1984年10月,红山四届职代会暨三届工代会,会后全体职工代表的合影。一年一度的职代会,是那个时间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p> <p> 1984年11月19日,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批准红山实行厂长负责制,设一正两副三总师,厂长刘浚,副厂长卢长城、姚振民,总经济师梁东明,总工程师石璧城,总会计师李宝柱,郭世远任党委书记,蒋国兴任副书记,王贵任工会主席。</p> <p> 卢长城于藉水河床规划建成红山足球场;红山国庆巡遊彩车;朱有章在职运会上;张玉明、肖贵祥在羽毛球场上。下图为红山足球队于1984年11月,获天水市足球联赛冠军的留影。</p> <p> 厂务会议决定,红山厂区园林建设启步,由卢长城组织策划,安技科郭智魁科长统管,抽调张治邦、史宝安、吴必强、李天时等进行设计施工。下图为办公楼侧的飞天雕塑。</p> <p> 在厂大门右侧建成月亮门墙,圃栏甬道,假山喷池及景观灯,定名为“春园”。右下图为陈日兴设计并建成的钢制雕塑“红山飞鸿厂徽”及灯光喷水池。</p> <p> 1984年11月,刘振亭、牛政山、杜举等调天水市计委、市科委、市经委任领导,欢送会后,于刚落成的春园月亮门前的合影。下图为红山党、政、工、纪委部分领导的合影。</p> <p> 1985年春,三车间于大门对面的三角地,建造了假山喷水池。研究所、试制车间于研究所楼南侧建造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混凝土</span>莲花托盘雕塑喷水池。</p> <p> 张智邦老师设计,铸造园林施工队建造完成的“子母三鹿”雕塑,伫立于厂变电室前,下图为进入厂门,主干道右侧的红山“春园”假山、花坛,园林绿化景观。</p> <p> 1985年10月,在大沙沟旁建造完成红山第三座园林,建造完成曲桥、长廊、假山、“童鱼趣”雕塑,漓江油画。此后,红山多次获“花园式工厂”、“天水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称号。</p> <p> 1985年,1964年-1965年进长材厂参加工作,后迁红山的员工,进厂20周年纪念照,此时的他们,已成为红山生产、检验、管理的骨干力量。</p> <p> 1986年3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延东莅临红山考察。天水市委书记夏玉滨、天水市长王文华,红山郭世远、刘浚、汪颖、张绍义等参加座谈汇报。</p> <p> 1986年9月,陕西机械学院付裕嘉教授抵达红山,对红山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讲座。下图为厂领导于春园门前与付裕嘉教授的合影留念。</p> <p> 红山厂志列述,至1986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山产品由</span>投产初期的一大类4个系列19个品种,发展到两大类、七小类12个系列97个品种,生产各种试验机产品达21323台,产品获国防科工委、部、省各类奖113项。下图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产品照。</span></p> <p> 1986年10月,卢长城带队,赴济南、莱州、上海、苏州试验机厂学习生产管理时,卢长城与济南试验机厂李培三厂长、李孝玉书记、张静渊总工、梁红印副厂长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赴外地四厂学习的成员为:石占华、艾书元、郭传仁、刘春信、王国祯、卢长城、张宝莲、吴国城、王建设、徐衍学、黄钟宇。</p> <p> 外出学习管理,走访行业进行工作交流期间,于甘南拉卜楞寺、广州五羊公司、陕西秦岭、威海刘公岛的四组合影。下图为红山生产管理团队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济南趵突泉的</span>合影。</p> <p> 1984年-1986年,红山新建锅炉房2700平米,蒸汽锅炉3台,红山家园冬季取暖问题得以全面解决,上幅照片为锅炉房管网建造项目总结会议照。下组图为职代会会场照。</p> <p> 蒋国兴、姚振民的主持会议照。童隆玲、夏仁华的工作照。下图为传感器事业部武海云、范根喜、郭自立、朱长海、夏仁华、王志厚、张淑珍于办公楼前的合影。</p> <p> 苏凤珍、王芳、李建华、丁淑凡的工作照。下图为1987年,红山成立劳动服务公司,梁占奎出任红山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竞选会后,评选组全体成员的合影留念。</p> <p> 1987年7月,厂决定成立红山衡器事业部,卢长城转任红山经营副厂长兼衡器事业部部长。生产科科长吴国城提任红山生产副厂长。</p> <p> 衡器事业部组建了由田绍智、周有守、陈日兴、李景双、周建南、黄凤红、马平安、孙庆法、谢恩昕、褚眼亮、李宝安等组成的产品研发团队。中幅两张照片为周有守赴英国工程院考察时的工作照。</p> <p> 1987年9月,84802部队赴老山作战英模代表团至红山做报告。赴老山前,卢长城为其设计了“手榴弹发射器”,红山制做400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射程可达45米,在山地作战中,屡建奇功。下图为衡器事业部部分员工于碧芳园内的合影。</span></p> <p> 1988年2月,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在甘肃机械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连维的陪同下,视察红山,总经济师梁东明陪同参观并汇报工作。</p> <p> 1988年4月,周有守在红山二楼会议室进行的微机轨道衡技术讲座交流会上主讲。下图为周有守、黄凤红等,在轨道衡产品现场安装调试后,验收时的工作照。</p> <p> 陈日兴、田绍智、黄凤红等开发完成了100t双台面微机控制动态轨道衡,实现了货车双转向架同时称重的功能。下图为陈日兴于福建永安轨道衡学习班上进行技术讲座。</p> <p> 黄凤红在轨道衡技术讲座会议上,进行控制软件培训讲座。下图为微机控制轨道衡技术讲座交流会,夏仁华、张淑珍、顾洪才、杨光芒、王志厚、许辉、高宏勋、刘和平的合影。</p> <p> 田绍智、梁东明、潘守恩、王志毅赴新疆乌鲁木齐热电厂洽谈轨道衡业务时的合影。下图为衡器事业部部分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的合影。</p> <p> 当年轨道衡销售额已占厂全年营销额度的半壁江山,厂长刘浚主持召开衡器事业部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予以表彰。次年,卢长城于中衡协会上,当选为中国衡器协会副会长。</p> <p> 七五计划期间竣工的传感器大楼,建筑面积2306平方米,设备74台,总投资800万元,其中贷款320万,企业自筹480万。衡器事业部本部,设于传感器大楼南侧二楼。</p> <p> 红山传感器事业部闫瑞芳、张淑珍、郭自立、夏仁华的两幅春园冬景照。第二排为四人工作照;顾洪才向来宾介绍传感器产品。下图为传感器事业部员工照。</p> <p> 不同时间段的两张红山礼堂文艺汇演现场照。中幅图为厂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颁奖场景。下图为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王建辉所长造访红山时,游览麦积山与红山厂领导的合影。</p> <p> 1988年10月7日,天水红山试验机厂第四届领导班子组成。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下发甘机人发[1988]491号文,卢长城任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厂长,梁东明任总经济师、牛政山任总工程师、李宝柱任总会计师、吴国城任生产副厂长、姚振民任行政副厂长。郭世远续任党委书记。1989年10月,王贵退休后,赵水生任红山工会主席。1990年12月,姚振民调返郑州,黄钟宇任行政副厂长。</p> <p> 1988年11月,卢长城于六届一次职代会上做工作报告。下组图为1989年初新年座谈会的会场照。</p><p> 1966-1986年红山厂志中的红山人物名录,列入了14位红山元勋和获国家、部省级获奖人员:耿诚、夏玉滨、王文华、方始、卢志超、王贵、石璧城、卢长城、王文诰、岳连文、潘翠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崔淑清、</span>彭万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谢恩明</span>。名录应补进此后时段的甘肃省劳动模范霍士汉,“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陈日兴、黄凤红。</p> <p> 夏祖炎、赵家麒于办公室的合影。下图为卢长城与经营科管理团队人员的合影。强化营销和企业宣传,配置高档相机和摄像机,成立红山电视台,对厂生产、营销工作进行及时报导。</p> <p> 总师办主任王克泽,主持召开技术改造专题会。下图为陈玉斌、郑凤林、李森全于20车床数显改造的现场照。</p><p> 1988年末,红山依国家工资政策实行工资套改,工人按工种和进厂年限,干部按职务、职称对应序号,就高不就低定级、定资。</p> <p> 赴威海试验机厂回访期间,与周武权、华来义、李宝柱、王吉平、白林泉于刘公岛的合影。下图为红山于威海举办试验机技术讲座时,李玉柱、王大坤、肖桂祥、龚万选、王桂荣的合影。</p><p> 1988年的工资套改是建国后各行业的首次工资大幅度增长,工资冷冻期结束,职工收入大多达到了三位数,工资较大幅度的增长,普遍感到生计有所宽松了。</p> <p> 1988年11月,退休后的长材厂成忠祥总工莅临红山,与曾经的老同事、红山元老和现任厂领导的集体照。</p><p> 我们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路走来,物价低下时期,豆腐2分钱/块,冰糕3分钱/支,猪肉0.7元/斤,初至天水时,1元钱可购买16个鸡蛋,至八十年代中期,工资虽低,但物价低稳。</p> <p> 红山工艺科王汉奇、田晓梅、谢国民、杨月华、晋自正、童隆玲的合影。下图为郑凤林、晋自正、于德满、何忠琦、李福领、褚眼亮的合影。</p><p> 工资套改中,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享工资高定政策,红山共十人,马志有、卢志新、赵治军、曹全泰、马凤庭、张广业、张永贞、乔文才、吴久云、陈希录。其中马志有为1938年前抗日时期老干部,每年多开一个月工资。</p> <p> 红山总师办郁立、李俊泉、田秀兰、唐恢俊、张凤学、王玉蓉的合影。下图为高丽明、郭自立、张淑珍、闫瑞芳、刘选的合影。</p><p> 上世纪七十年代退休的冷雅仙,退休工资80元已是羡煞众人,卢志超工资189元/月,为当时甘肃省各行业领域的月薪额度之首。</p> <p> 1988年12月,甘肃机械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邹钰书和计划处处长张从吾,莅临红山考察、指导工作。</p><p> 上世纪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八十年初,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启步,当时工资低,家庭人口多,难有积蓄,当时羡慕谈论的“万元户”,鲜为少见。</p> <p> 1989年6月,红山厂第十七届职工运动会,在天水南山体育场举办。下图为红山衡器事业部代表队。</p><p> 工资套改时际,甘肃省为13类地区,上海市为10类地区,天水的序号定级高于沿海地区及中心城市,天水物价相对偏低,工资套改后,生活条件明显改善。</p> <p> 1989年9月,甘肃省机械工业财务工作会议,在红山召开时的代表合影。下图为黄钟宇、高益善、安静儒、陈书峰、张德宽等的合影。</p><p> 红山工资套改后,每年仍划拨工资序号,一级两个序号,但厂无使用权,至次年序号下达,两年指标合并,按一个序号进行普调,但仍欠5%左右员工长资指标,每次晋资,指标限定,波澜难平。</p> <p> 红山工艺科女工于办公楼前的合影。下图为研究所、试制车间部分员工于春园内的合影。</p><p> 工资套改后,至1991年末,红山工资总额已逾100万元/月,由于红山产品品种多,新产品和轨道衡利润高,货款回收及时,企业生产运营处于稳定、良佳状态。</p> <p> 华淑芳、宫为敏、阎玉凯、王科安,谢模圣、贾喜群、赵和平于机械部设计一院安装振动台。下图为红山研究所部分员工照。</p><p> 1988年12月,按甘肃省职称评定委员会文件规定,红山开始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石璧城仼红山技术委员会主任,姚振民为副主任,成员为王克泽、岳连文、陶质逊、杨俊芳、谢模圣、夏仁华等。</p> <p> 红山工艺科技术人员于厂办公楼前的合影。下图为工艺科全体员工于传感器大楼前的合影。</p><p> 1988年的技术职称评定,是建国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职称晋升工作,文件规定:1、按毕业和从事技术工作年限,规定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评定资格;2、1966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为高级工程师评定线;3、个人书面技术工作总结;4、须有1-3篇技术论文;5、通过一门外语考试。6、通过厂技术委员会审评;7、获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由甘肃省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发证。</p> <p> 研究所贾喜群的技术讲座照。下图为研究所赵金阁、潘翠萍、刘选、王科安、曾一平、祝宏喜、邹智初的合影。</p><p> 1989年的技术职称评定,高级工程师的评定线为1967年前毕业的大学生,此时尚有1965-1967年毕业的大学生,因岗位、工作总结、工作业绩、外语考试等因由未能通过审核。</p> <p> 赴基层科室现场办公,研究工作。参加部门新春座谈、交流会议是那个时期的正常工作范畴。</p><p> 至1989年职称晋升后,红山已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3人,其中含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64人,有32人次先后到欧、美、日等国进修考察。</p> <p> 红山党、政、工、团领导,春节前到家看望甘肃省劳动模范霍士汉和冯玉珍老师傅。下图为蒋国兴副书记到樊树杰、王梅荣的婚礼现场赠送贺礼。</p><p> 每逢红山长工资、分房、职称评定、家属子弟分工种,厂领导家中必定高朋満座,论理安抚工作必不可少,总体而言,红山职工队伍具有较高素质,通情达理,顾大局、识大体。</p> <p> 1989年10月初,已退休的长材厂书记刘万祥、长试所所长于忠智,结伴至红山,与红山元勋和现任厂领导的相聚合影。</p> <p> 1989年10月9日,试验机行业年度评比会议,在红山召开,红山被评选为“试验机行业优胜单位”。下图为参会的各试验机厂全体代表的合影。</p><p> 红山于国内、省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参加工作,就业红山是甘肃子弟的首选,即使是红山子弟,也须按接班顶替或红山技校毕业方可入厂。</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0月,红山厂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于汽车库斜坡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企业基层单位推选的职工代表,带着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鉴言参会,重任在肩,无尚荣光。</p> <p> 1989年12月,甘肃省贾志杰省长一行三人,省机械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高志卿,同时抵达红山,视察工作。</p> <p> 红山团委每年不定期的举办义务便民服务活动。下图为霍立东、尹谡、张爱华;蒋国兴、丁兆福、王义顺、孙有德;肖祖文、何忠琦、奚菊祥、印利民;红山部分团干部郭玉峰、朱长春、张绍义、王义新、樊树斌于春园内的合影。</p> <p> 两张照片均为红山劳资科,不同时间段于办公楼前和春园的两张员工合影。此期间劳资科主管红山工时定额、工时核算、人事调配、工资档案、进厂及调离员工手续办理等业务。</p> <p>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装修红山小食堂,舖设水磨石地面,处理墙面和灯光,改建成红山舞厅。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左图为李团昌、张绍义、朱长春、樊树杰于红山灯会的合影;中右图为</span>省歌舞团来厂演出后的致谢场景。下图为红山礼堂文艺演出场景照。</p> <p> 1990年5月,于红山礼堂举办“红山之春交谊舞大奖赛”,厂办代表队的照片中,左起舞者为石璧城、牛政山、刘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宝柱、</span>卢长城、姚振民、梁东明、赵水生,舞伴是谁均不记得了。下图为甘肃省文艺团体莅临红山演出时的观摩席。</p> <p> 霍立东、石伟光、王义军的现场工作照;仲想生、高宏勋的办公室照;中间两幅为雷永成、霍立东、潘广、王殿军、雷秀莲于沈阳经营部的合影。下图为潘广、王殿军、霍立东、雷永成、申米成等于轨道衡安装现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0年6月12日,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李守仁主任,机电部科技司朱明凯司长莅临红山,考察工作。</p> <p> 付松山、卢长城于春园花房前的合影。梁东明、卢长城赴平凉扶持地企于六盘山的合影。霍立东、王思桂等于轨道衡现场的合影。韩志忠、郑凤林、晋自正、夏六朝<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福领、</span>范春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雪菲</span>的合影。下图为梁玉林、王清林、卢长城、张赤、马纪三与天水站领导的合影。</p> <p> 1990年7月9日,国务院三线办蒋明宣局长一行六人莅临红山检查工作。省机械工业总公司杨树昌副总经理专程到厂,厂领导卢长城、梁东明、姚振民,基建科申米成科长全程陪同考察和进行厂情汇报。</p> <p> 1990年7月,共青团甘肃省委组织部苏宪华部长一行三人及共青团天水市委书记岗虎,莅临红山考察团委工作。卢长城、张绍义陪同,分别于铸造分厂环翠园和厂区碧芳园的合影。</p> <p> 1990年8月22日,机电部唐仲文副部长一行四人,到红山视察工作。上图为试制车间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装配现场。下图为传感器事业部王志毅部长,介绍红山传感器产品。</p> <p> 朱有章、王志毅、蒋国兴、潘翠萍的工作照。潘翠萍于1983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五好家庭”称号。下图为张赤、卢长城接待天水火车站客、货运负责人,于春园内的合影。</p> <p> 1990年9月26日,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经审会主任王㫬莅临红山,在视察红山期间,观看红山第三届职工艺术品展览。下图为卢长城陪同省计委副主任陈啸雪参观四车间的观摩照。</p> <p> 1990年9月29日上午,中央慰问团来到红山,参观了六车间、四车间、试制车间和二车间,于碧芳园留影。姜昆于书法界享盛名,期间为红山书写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宝剑锋从磨砺出 </span>梅花香自苦寒来”名句,姜昆以狂草艺术笔体书写了“人生趣”立幅,相赠于卢长城。</p> <p> 中央慰问团成员姜昆、郭全宝、唐杰忠、李金斗、陈湧泉、刘全和、刘全利、马增蕙、屠洪刚、刘伟、刘惠等演艺明星于红山礼堂为全厂职工进行慰问演出。当日午餐后,这些表演艺术家热忱的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卢丹等小朋友,</span>书写了寄语并签名,这也应是时代早期的追星之举吧。</p> <p> 天水市劳动模范朱有章高工与他设计的产品照。下图为单空间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参与研发人员华淑芳、李芳、赵玉田、张志尚、黄定徽、朱有章、敬庆文、杜鸿宾、安建平、闫玉凯、雷庆安等的合影。</p> <p> 1990年10月,卢长城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颁奖大会。会前一天进行了4个小时的彩排,领奖顺序,前后衡接,时间结点,仪容衣着,会场秩序等均有严格的规定。</p> <p> 红山牌GCU-100型动态电子轨道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金奖。这也是甘肃机械工业荣获的首枚金牌。</p> <p> 郭世远书记、赵水生主席、牛政山总工及红山锣鼓队、彩旗队至天水站相迎。下图为进红山厂门的现场照。</p> <p> 1990年10月,红山厂六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于红山南北主干道上的合影。职工代表参政议政,集思广益,有效的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p> <p> 红山经营销售科刘端丽科长,传感器事业部王志毅部长在职代会上发言。王吉平、梁金洲在工作岗位上。红山党政工、组织科、宣传科、武装部人员的合影。</p> <p> 红山团委书记张绍义与团干部周继才、陈东河、王义新、樊树斌的合影。下图为赵世平、杜德义、张绍义、徐嘉声、杨林、敬庆文、王志厚的合影。</p> <p> 1991年9月18日,机电部仪器仪表司奚家成司长一行三人到红山考察。下图为徐绍武高级工程师,向奚家成司长等领导介绍红山新产品。</p> <p> 首排照片为朱振明、孟凡志分别于春园和喷池前的留影。次排为赵永录、姚振民;刘中庆、梁东明分别于办公楼前和春园的合影。下图为唐杰、王德生、饶大森、蒋应生、马斌、吕淑兰于红山职工书画艺术展的现场合影。</p> <p> 新春时节的中层以上干部茶话会也为每年的例会,广开言路,以利再战。下图为党办主任宋晓阳做党办工作总结。</p> <p> 供应科付忠智、卢福平、康明声、丁立全、何忠琦、李明达于红山春园内的合影。下图为红山六车间卢长斌、杨立伟、王永录等的现场工作照。</p> <p> 韩鸿宁、高宏勋、陈日兴、卢长城、赵家麒、温建泰于人民大会堂内的合影。下图为陈日兴、杨润谦、温建泰、卢长城、郁立、韩鸿宁的展会照,轨道衡获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轻工博览会金奖”。</p> <p> 1986年11月召开的红山第七届团代会和1990年5月召开的红山第八届团代会,厂领导与团代会代表的合影。当时红山团委设16个基层团支部,团员逾400人,强有力的配合助力于厂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有生队伍。</p> <p> 1990年10月,由红山组建并成立西部试验检测装备集团公司,卢长城任总经理,包括吴忠、青山、威海、苏州,浙江计量院等17家行业单位参加集团,进行产品联销。</p> <p> 时任甘肃机械工业总公司深圳办事处朱振兵主任,陪同台湾弘达试验机厂林老板等一行四人莅临红山,批量采购三等标准测力计。</p> <p> 红山检查科赵春成、周连芳、赵春山、李恒英、曹恩德、黄敏于碧芳园的合影。下图为职代会代表于碧芳园的合影。</p><p> 1990年,17栋家属楼竣工时,仍依据工龄、职务等条件打分,呼延钊居首,笔者居次,住房面积为80平米。次年,红山进行房产改革,按建造年限和面积买断,笔者所居17栋三层住房为最高价,当时付费价位为1.5万元。</p> <p> 1991年10月12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山六届四次职代会在二楼会议室召开,</span>赵水生主席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厂长做行政工作报告,此后为分组讨论,广提建言,工会整理,厂务会落实整改。下图为六届四次职代会全体代表的合影。</p><p> 那个年代,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参政议政,定性为领导阶级,意识形态旨在协力同心,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p> <p> 厂领导和红山铸机部部长陈相麟,接待客人的合影。下图为职代会铸造分厂、供应科小组代表的合影。</p><p> 此际,红山产业建制为疲劳振动试验机研究所、电子衡器、传感器、铸机三个事业部和9个生产车间,具备独立开发、研制、生产各类高、精、尖试验检测装备的能力。</p> <p> 1991年10月,厂工会组织举办红山歌咏大赛,赛前传感器事业部代表队全体员工于办公楼前的合影。</p><p> 此际,红山已具有固定资产3140万元,各种生产设备513台,各种检测设备仪器250台套。企业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试验机专业厂。</p> <p> 红山各单位自行构思,制作各种造型精美的彩灯,设置投球、套圈等游乐活动,参加天水市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商品经济意识充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艺活动及照相业务应接不暇,</span>营业收入颇有成效。</p> <p> 每年正月十五于天水公园举办的元宵灯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山展区彩灯新颖、靓丽,最为市民启盼和关注。下图分别为</span>李玉荣、孙淑清、张玉香、邱淑珍;仲想生、张淑珍、贾喜群、朱长海、王志厚、郭自立于铸造分厂“水漫金山”彩灯前的合影。</p> <p> 厂办公室部分人员于飞天雕塑前和红山春园内的合影。</p><p> 经过20多年的砥砺运营,红山家园社会已逾居5000人,正式职工逾1800人,集体所有制工人和临时工逾200人,人力资源充沛、雄厚。但国企机制,机构臃肿,岗位冗员,三线地缘,企业办社会所导致的沉重负担,趋于劣势,与后现代企业难以比肩,随着时代发展将日益趋显。</p> <p> 1989年度,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天水红山试验机厂“省质量管理奖”。1990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天水红山试验机厂为“甘肃省一级企业”。</p><p> 红山第四届领导集体在任期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自销自产已逾十载,得力于红山研发、营销、生产、售后服务的超强运营,全员工资正常发放,医疗后勤全面保障,市内上学专车接送,工资递增,生活无忧,住房充裕,福利健全。</p> <p> 1991年5月1日,中国仪器仪表报登载报导,机电部命名红山为“试验机行业排头兵”。这项殊荣是红山历经创业、发展,凝聚全厂员工之力,筑起的又一座红山丰碑。此际,国内仅有长材厂、红山厂为机电部骨干企业。济南、上海、金华、广州、吴忠、银川等试验机厂为机电部重点企业。长材与红山,在业内均被尊称为“老大哥”企业。</p> <p> 1968年5月,卢志超全家搬迁途经北京,于北海公园的全家照。下图为1989年春节前,于红山大门内拍摄的全家福。</p><p> 从孩童懵懂、青春韶华到工作历练、成家立业,我们这代人参与并见证了红山的创业和发展,珍重红山,感怀天水,已成为所有红山人的至深情结。</p> <p> 下图为1990年秋,卢长城、郭世远、汪颕造访长春材料试验机厂,与长材厂卢玺臣厂长、刘万祥书记、朱躍堂总工等领导于长材厂大门口的合影。</p><p> 至1993年2月6日别离红山,笔者在天水已度过了25年的春秋时光。别离久远,但牵挂无时不在,本篇收官之际,作词《满江红》,以感怀红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江红 · 感怀红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卢长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乌云压境,国危时,迁居陇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深挖洞,备战备荒,殊途志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齐心协力建家园,艰苦创业谊绵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聚群力同履人生志,丰碑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责任制,铭心中;新产品,满堂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拓市场激进九洲腾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宝剑锋从磨砺出,千里决胜成伟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感怀红山砥砺前行,傲苍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