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学大辞典.镜像效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通过巧妙的模仿可以让对方喜欢你;通过模仿他人可以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对他人非语言信号的潜意识复制,通常发生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无意识地模仿了另一个人的手势、说话方式或者是态度,这样的模仿行为通常会影响被模仿者对模仿者的印象,被模仿者会因为镜像效应产生对模仿者的亲切感,从而使关系变得融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做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便会做出忽略不计的反应,使之不能进入“自我”。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呢?一是要站到全方位的照镜子的位点上去照看;二是变换角色地照照镜子,镜中我是否会发生变化;三是多几面镜子照照,看看镜中我是否还是一样。通过以上的照镜子就可以比较正确地形成自我概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种存在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或占有时间,或占据空间。不管你看到看不到,承认不承认,一人一个小世界就这么存在着,它有它的运行机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常会有家长问我:孩子成绩非常好,但是他总是喜欢和那些成绩不好的、调皮捣蛋的孩子玩,这可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回答是:“祝贺你!第一,你的孩子具备平等心,你应该感到高兴;第二,你的孩子具备跟自己不相似的人交朋友的能力,你应该感到高兴;第三,也许这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身上有着你的孩子所没有的东西,他们代替你的孩子表达了一种态度,所以你的孩子很向往。你发现了,你就有机会给予他,你应该感到高兴。假如你愿意让孩子邀请自己那些成绩不足够好的朋友来家里玩,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新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The End</b></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重要的不是孩子有哪些缺点没有改正,而是有哪些优点迟迟没有被你发现。个人认为:陪伴,长情的陪伴定能让孩子走得更稳健,渐行渐远~</p> 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