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学前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而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近期,在杨霞园长的引领下,在朱玉武副园长组织和安排下,全园教师认真学习了“大咖”虞永平教授《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的专题讲座。</p> 我们在学习 <p class="ql-block">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而理论学习则是滋养我们提升专业能力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每次的转变从撰写笔记开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梳理重点</p><p class="ql-block"> 运用思维导图再次梳理各个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理论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p> 我们的收获 <p class="ql-block"> 全园教师围绕虞永平教授讲座对自己的触动、启发以及结合自己的收获,下学期准备如何落实两方面进行了学习心得的撰写,并进行年级组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级组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儿童、规律、本质</p> <p class="ql-block"> 从儿童立场出发,拉近与儿童的距离,走进儿童的内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儿童一起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小班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观察、反思、挑战</p> <p class="ql-block"> 观察儿童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了解儿童现状基础上适宜的推动,创设新的挑战,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尝试,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中班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学习、创造、成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课程要贴近儿童、贴近经验、回归本质,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促进儿童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经验的迁移,促使儿童解放天性、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大班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与心的交流</p> 我们的思与变 <p class="ql-block"> 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固有特征,如何遵循《指南》精神,将课程游戏化进行落地生根的实践呢?一场线上研讨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问题一:请谈一谈在虞永平教授的讲座中哪些信息对你深有启发?</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让我尤为有所感悟的的是虞教授讲述的,关于“一棵枯木”的精彩。从幼儿对枯木的攀爬到对枯木的测量;从枯木上的发现的植物到动物;从枯树皮到枯树的年轮... ...仅仅是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处处流露的“哇”时刻。这也让我在反思,其实在生活中,处处不乏教育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毛玲娟老师(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程游戏化的落脚点是课程,虞教授多次提到课程游戏化是为了更好的实施《指南》。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不能将课程游戏化等同于“流于形式的游戏”。课程改革不是用什么形式去活动,而是说是不是能引发儿童学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胡婷老师(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虞永平教授的一句话对我启发最大,幼儿是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杨爱爱老师(9年)</p><p class="ql-block"><br></p> 总结与提升一 <p class="ql-block"> 全收获、区域活动、深度学习、“一棵枯树”的课程观、集体教学活动、(挖掘资源、体验、学习、了解儿童)</p> <p class="ql-block">问题二:在幼儿园时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 谈谈对幼儿园的集体教学的再认识!如何制定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行动方案?</p> <p class="ql-block"> 之前的集体活动怕自己的活动不够游戏化,其实正如陈鹤琴说的“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化作游戏”,当然集体教学也可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说,让孩子做,让孩子动起来,老师的眼里有孩子,不把集体教学当做自己的一言堂。让集体教学生动些、活泼些,嗨起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胡一娇老师(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集体活动也可以游戏化。课程游戏化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集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会让幼儿更加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郑碧娟老师(14年)</p><p class="ql-block"><br></p> 总结与提升二 <p class="ql-block">制定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行动方案应考虑:</p><p class="ql-block">1.集体活动来源 </p><p class="ql-block">2.预设的目标、重难点的分析 </p><p class="ql-block">3.强调儿童的经验准备、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有层次的材料表现形式和投放方式)</p><p class="ql-block"> 4.展开指导策略和提问设计(话中蕴含发展) </p><p class="ql-block">5.预留活动后的反思(反思目标达成情况、集体活动实施情况、师幼互动效果、幼儿学习行为、经验提升等)。</p><p class="ql-block">以小班主题《天冷我不怕》集体活动为例</p> <p class="ql-block">问题三:如何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质量评价要关注什么?</p> <p class="ql-block"> 儿童的评价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p><p class="ql-block"> 直接对孩子的评价可以关注:孩子有没有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有没有让幼儿动用多种感官进行?孩子有没有不断获得新经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唐炜老师(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方案评价就和我们在开展课程中的三研三审一样,关注儿童、内容、资源,审目标、内容和路径,及时反思方案中的各方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朱洁老师(6年)</p> 总结与提升三 <p class="ql-block"> 课程的评价关注儿童的发展,通过教师的观察、分析、调整不断循环优化。以游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检核表、行为观察、作品分析、学习故事等方式进行记录,</span>借助《指南》、《读懂儿童》APP里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幼儿深入、有效的学习与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问题四:通过所学所悟结合本园(自身)实际,接下来计划对哪些方面(或点)做怎样具体的落实或调整?</p> <p class="ql-block"> 可以从丰富的幼儿园晨间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入手挑选了一些本地区的民间体育游戏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教孩子们玩,如“马兰花开、贴烧饼、炒蚕豆炒黄豆、踢瓦片”等,这些民间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体魄而且提高了身体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这样,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各种能力及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发展。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眭可凡老师(3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化资源。审议课程方案是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弱项,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三研”“三审”的模式对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进行审议,审议前了解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求,把握内容的核心经验,寻找主题资源,审议中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进行调整,帮助幼儿寻找更适宜的学习方式,审议后根据核心经验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形成规范的审议机制。基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关注生活活动的价值,尝试“全收获”的种植活动,从“大自然、大社会”寻找活教材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朱琳老师(9年)</p><p class="ql-block"><br></p> 调整与优化 <p class="ql-block"> 下学期我园将从周计划、日计划的撰写、节气园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园内外医院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p> 新的启航 <p class="ql-block"> 朱玉武副园长在研讨结束后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期望与要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只有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才能真正地从儿童立场出发,为他们创造一个真正有趣的、可获得新经验的环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