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分钟左右,就从东南码头到达硇洲岛上。这是我妈妈的家乡,也是我孩时生活过的地方。每次到硇洲,哥哥总会提起我曾经做过的事:把他一个人撂在外公处,自己却跑回家去。等他把柴火都背回家时,发现我捧着一锅粥蹲在门口吃。(打小我就已经形象不良😭);</p><p class="ql-block"> 妈妈也常说起我做过的事:还没上幼儿园的我就已经会离家出走了。大家到处比划着问有没有见到一个这么高这么个样子扎着小辫子的女娃,等找到我的时候,发现我背着一双短手在看人家补锅。</p><p class="ql-block"> 舅舅、舅妈等人也时常说起我的往事。每次回硇洲,都会听到如“为了出去,把牙膏都挤床上。趁大人清理的时候自己溜出去了”之类的话。暴露“糗事”,许是长辈们对自己疼爱的一种方式吧。</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以前去一趟硇洲岛着实不容易。一路红尘奔波到了码头,坐上大船,差不多到达对岸时,就有一艘艘的小艇(其实就是扁舟)来接应。我被大人抱下来传递到艇上的人手中时,我当时是极害怕掉到海里去的;回程也是痛苦的。几趟船过来的人都在等一辆车(以前的公交车少)。车到了,几艘船的人一拥而上抢位置,我的任务就是被大人传送到别人背上,我再顺路爬过去上车,轻松抢占座位。</p><p class="ql-block"> 我也讨厌走在硇洲的路上。沙路,还是沙路,混合着鸡粪便、猪粪便,那味道让我多年拒绝回去。除此之外,每次上厕所,看着蹲坑下面的海水,我就怕一失足成千古伤。每次妈妈期待我跟她回去探亲,我都本能地拒绝,但哥哥却是乐此不疲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是为了美味的鱼皮汤,诱人的蟹膏,而是浓浓的亲戚味道。今天刚回到,舅妈的粽子就上桌了,接着表弟们去端了一大锅阿姨手工制作的芝麻糊,然后又是另一个阿姨做的牛杂。还未坐定,热情的“邀吃”声就响了起来。侄子与女儿一起的样子像极了我跟哥哥小的时候,也是到了同一片海滩,一起游玩。此时我想起了哥哥的糗事:耍帅,放手骑车,直接翻沟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硇洲岛现代多了,不再是孤立的岛屿。一大片一大片的香蕉林、火龙果种植基地给岛上的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发展;闻名于世的海鲜引起各方游客的食欲,白天海鲜,晚上炒冰,食客们没有停歇的时候;沿海栈道上,左边是休闲区,右边就是在海上作业着的渔船,迎着海面上的粼粼波光,看到的是清新的生机,不再是以前颓废的年轻人扎堆打牌赌博的景象。老一辈渔民去国外打鱼,年轻一辈在国内各城市发展鱼生意,大家的打拼让现在岛上多了很多楼房、豪车。渔民,外表豁达,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不再问天要鱼。</p> <p class="ql-block"> 蓝绿色的海,白色的矮墙,高大的棕榈树,这是硇洲的爱琴海。表弟等我吃饱喝足了,就带我来到了这处海滩。这是从一家民宿望出去的,与以前的原生态不一样,多了一份清新与文艺感。</p><p class="ql-block"> 可以租辆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甚至是汽车,沐浴着岛上的阳光,迎着海风,尽管不能风驰电掣,但也能感受到岛上的自在。穿梭在本地住民与游客交织的巷子中,行驶在宽阔的新柏油路上,转入左为香蕉右为火龙果的小道,再到面前湛蓝的海岸线,最动人的不是意外美景,而是车行上坡,看着坡顶顶着蓝天,就算猜到到坡顶就可以见到美景了,当真的在眼前出现那宝石蓝时,呼吸就有点困难了:蓝色拍打黑色溅起了白色,一层,又来一层,旁边的绿色在海风助力下击掌欢呼,于是黑色的礁石间响起了如擂鼓般的响声。满耳都是海边的交响乐啊......</p><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的Pom Pom Island、美国的Monica海滩和Long Beach、澳洲的十二门徒海滩、福建的鼓浪屿等都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我不能说独爱硇洲岛,但可以说这确实是一个迷人的好地方,不用签证,不用飞机票,海上巴士或者车渡就可以让人有同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坐着,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 闹市中出来的人就想找一处世外桃源,能让自己屏住呼吸,放空思绪,被别样的美刺激到放弃在大城市里打拼的理智。硇洲岛,一半是热闹的:采购海鲜的吆喝;招揽客人观光游览的呼声;一半是静谧的:只闻海浪拍岸声的窗沿;静静诉说历史的灯塔;还有努力供养一方人的火山土地。</p><p class="ql-block"> 我说得简单,但能感受万千的事物太多了。感受如何,就看观者的心态如何了,海,是会分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