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四期</p> <p class="ql-block">编号c016</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鸳鸯</p><p class="ql-block">别 名:中国官鸭、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p><p class="ql-block">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p><p class="ql-block">今鸟亚纲-雁形目-鸭科-栖鸭族-鸳鸯属</p><p class="ql-block">识别可信度:82.1%</p><p class="ql-block">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p><p class="ql-block">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p><p class="ql-block">鸳鸯是小型游禽,雄鸟额和头顶中央翠绿色,并具金属光泽;枕部铜赤色,与后颈的暗紫绿色长羽组成羽冠。眉纹白色,宽而且长,并向后延伸构成羽冠的一部分。眼先淡黄色,颊部具棕栗色斑,眼上方和耳羽棕白色,颈侧具长矛形的辉栗色领羽。背、腰暗褐色,并具铜绿色金属光泽;内侧肩羽紫色,外侧数枚纯白色,并具绒黑色边;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具银白色羽缘,内翈先端具铜绿色光泽;次级飞羽褐色,具白色羽端,内侧数枚外翈呈金属绿色;三级飞羽黑褐色,外翈亦呈金属绿色,与内侧次级飞羽外翈上的绿色共同组成蓝绿色翼镜,最后一枚三级飞羽外翈为金属绿色,具栗黄色先端,而内翈则扩大成扇状,直立如帆,栗黄色,边缘前段为棕白色,后段为绒黑色,羽干黄色。尾羽暗褐色而带金属绿色。颏、喉纯栗色。上胸和胸侧暗紫色,下胸至尾下覆羽乳白色,下胸两侧绒黑色,具两条白色斜带,两胁近腰处具黑白相间的横斑,其后两胁为紫赭色,腋羽褐色。</p><p class="ql-block">雌鸟头和后颈灰褐色,无冠羽,眼周白色,其后一条白纹与眼周白圈相连,形成特有的白色眉纹。上体灰褐色,两翅和雄鸟相似,但无金属光泽和帆状直立羽。颏、喉白色。胸、胸侧和两胁暗棕褐色,杂有淡色斑点。腹和尾下覆羽白色。</p><p class="ql-block">虹膜褐色,嘴雄鸟暗角红色,尖端白色。雌鸟褐色至粉红色,嘴基白色,脚橙黄色。</p><p class="ql-block">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冬季多栖息于大的开阔湖泊、江河和沼泽地带。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p><p class="ql-block">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0余只的大群。在贵州、台湾等地,亦有部分鸳鸯不迁徙而为留鸟。</p><p class="ql-block">常成群到达繁殖地,刚迁到繁殖地时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时则成群栖息在水边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集群多达50-60只,有时达近百只。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机警,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尖细的‘哦儿’声。</p><p class="ql-block">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在饱餐之后,返回栖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哦儿,哦儿”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p><p class="ql-block">杂食性。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的食物几乎都是栎树等植物的坚果。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子、苔藓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季节则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如蚂蚁、石蝇、螽斯、蝗虫、蚊子、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蝲蛄、虾、蜗牛、蜘蛛以及小型鱼类和蛙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早晨天亮以后到日出前和14:00-16:00最为频繁。一般在河中水流平稳处和水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也到路边水塘和收获后的农田与耕地中觅食。在水中觅食时,除在水边浅水处直接涉水觅食外,有时也潜水觅食和将头伸入水中边游泳边觅食。休息时或漂浮在水面打吨或在水中来回游泳,有时亦成群站在水边沙滩上或石头上。</p><p class="ql-block">繁殖于山地森林中。3月末4月初迁到繁殖地时并不立刻营巢,而是成群活动在林外河流与水塘中。随着天气逐渐变暖,鸳鸯才逐渐分散和成对进入营巢地。4月下旬开始出现交配行为,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交配活动开始前雌雄双双游泳于水中,雄鸭频频向雌鸭曲颈点头,浸嘴于水中,同时竖直头部艳丽的冠羽,然后伸直颈部,头不时地左右摆动,随后雌雄并肩徐徐游泳于水面,并不时将嘴浸入水中,游过一段时间后,雌鸭疾速向前,雄鸭紧跟其后,同时不断地翘起尾部,紧接着跃伏于雌鸭背上,用嘴衔着雌鸭的头羽进行交尾。交尾时间每次约2秒钟,可连续进行4-5次。交配后各自昂首展翅进行水浴和整理羽毛,然后上到岸上休息。</p><p class="ql-block">营巢于紧靠水边老龄树的天然树洞中,距地高10-18米。巢材极简陋,巢内除树木本身的木屑外,再就是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的绒羽。洞口大小为8厘米×9厘米,巢洞大小为43厘米×34厘米,洞壁厚8厘米,洞深64厘米。5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7-12枚,卵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47-52毫米×37-40毫米,平均为50毫米×38.3毫米,重18-45克,平均22.9克。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到隐蔽的河段上换羽。雌鸟在孵卵期间除每天3:00-4:00、7:00-9:00和16:00-17:00外出觅食外,一般不离巢,特别是在孵卵的最后1-2天几乎根本不离巢,恋巢甚为强烈,孵化期28-30天。</p><p class="ql-block">雏鸟早成性,雏鸟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孵出第二天,雏鸟即能从高高的树洞中跳下来,进入水中后即能游泳和潜水。离巢时亲鸟先在洞中‘嗤啊,嗤啊’地鸣叫,鸣声急而细,一直持续1小时之久,然后亲鸟才从洞中飞出,落于树下水中,并继续不停的鸣叫,在洞中的雏鸟亦跟着 ‘叽叽’地鸣叫,并利用锐利的爪慢慢爬到洞口,然后一个一个地跳到树下草地上,并很快的跑到水中,游泳于亲鸟周围。</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Ⅱ级重点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编号c017</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山斑鸠</p><p class="ql-block">别 名: 斑鸠、金背斑鸠、麒麟鸠 、雉鸠、麒麟斑、花翼</p><p class="ql-block">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p><p class="ql-block">识别可信度:76.5%</p><p class="ql-block">山斑鸠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北方鸟南下越冬。</p><p class="ql-block">山斑鸠雌雄相似。前额和头顶前部蓝灰色,头顶后部至后颈转为沾栗的棕灰色,颈基两侧各有一块羽缘为蓝灰色的黑羽,形成显著黑灰色颈斑。上背褐色,各羽缘以红褐色;下背和腰蓝灰色,尾上覆羽和尾同为褐色,具蓝灰色羽端,愈向外侧蓝灰色羽端愈宽阔。最外侧尾羽外翈灰白色。肩和内侧飞羽黑褐色,具红褐色羽缘;外侧中覆羽和大覆羽深石板灰色,羽端较淡;飞羽黑褐色,羽缘较淡。下体为葡萄酒红褐色,颏、喉棕色沾染粉红色,胸沾灰,腹淡灰色,两胁、腑羽及尾下覆羽蓝灰色。虹膜金黄色或橙色,嘴铅蓝色,脚洋红色,爪角褐色。</p><p class="ql-block">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果园和农田耕地以及宅旁竹林和树上。</p><p class="ql-block">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对栖息于树上,或成对一起飞行和觅食。如伤其雌鸟,雄鸟惊飞后数度飞回原处上空盘旋鸣叫。在地面活动时十分活跃,常小步迅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翔时两翅鼓动频繁,直而迅速。有时亦滑翔,特别是从树上往地面飞行时。鸣声低沉,其声似‘ku-ku-ku’反复重复多次。</p><p class="ql-block">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子、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子、幼小螺蛳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觅食多在林下地上、林缘和农田耕地。冬天,乌鸫吃食樟树籽后吐出的樟树籽硬核成为山斑鸠的重要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繁殖时间在4-7月。一般年产2窝,通常在迁来时多已成对。营巢于森林中树上,也在宅旁竹林、孤树或灌木丛中营巢。通常置巢于靠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多在1.5-8米。巢甚简陋,主要由枯的细树枝交错堆集而成,呈盘状,结构甚为松散,从下面可看到巢中的卵或雏鸟。巢的大小为外径14-18厘米×16-20厘米,内径8-10厘米×8-11厘米,高4-8厘米,深3-5厘米。巢内无内垫,或仅垫有少许树叶、苔藓和羽毛。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8-37毫米×21-27毫米,重7-12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甚为恋巢,有时人在巢下走动或停留亦不离巢飞走,孵卵期18-19天。雏鸟晚成性,刚出壳时雏鸟裸露无羽,身上仅有稀疏几根黄色毛状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口中取食亲鸟从嗦囊中吐出的半消化乳状食物‘鸽乳’。经过18-20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编号c018</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黑嘴喜鹊</p><p class="ql-block">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雀形目-鸣禽亚目-鸦科-鹊属</p><p class="ql-block">识别可信度:29.1%</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是雀形目、鸦科、鹊属的一种鸟类。体长45-60厘米,翼展56-61厘米;体重145-210克。羽毛主要是黑、白两色,尾有蓝绿色的虹彩。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p><p class="ql-block">该物种居住在广阔的乡村地区,均匀地分布在城市、乡村和自然景观中,并经常出现于公园、花园、农田、荒地、湿地、沙丘、林地和森林边缘。通常以6-10只的小群聚集。在非繁殖季节,较大的鸟类群体会形成共同的栖息地,最多可容纳数百只鸟类。杂食动物。经常在地面上觅食,主要吃昆虫和幼虫,以及鸣禽的卵和雏鸟,也吃水果和谷物作物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分布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南部及美国中西部。</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是中等大小的鸟类,体长45-60厘米,翼展56-61厘米;体重145-210克。该物种外形上与喜鹊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体型略大于喜鹊。尾巴很长,占体长的一半。黑、白两色,头、颈、前胸部、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翅膀的颜色主要是黑色和青铜色。下胸部和翼肩有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有蓝绿色的虹彩,呈楔形。嘴、腿、鸟喙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两性的羽毛颜色相似,但雌鸟的体型比雄鸟小10%。</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栖息的海拔高达可达3000米。一般生活在牧场和树木繁茂的田野上,通常靠近水边缘和河岸。为了便于筑巢和隐蔽喜欢选择树木繁茂的地区,强健的树木和灌木足以支撑它们相对庞大的巢穴。而觅食时进入草地和空地,农场和农业区具有这些优势,这使农村人类居住区成为该物种理想的栖息地。农业区的垃圾也提供了觅食的机会,比如开放式的肥堆。</p><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不迁徙的,尽管繁殖后活动和冬季活动确实会发生。有些种群在繁殖后迁移到不同的海拔或地区。这一时期可能有几百公里的距离,有时这些运动是以大团为单位进行的。</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的巢穴从分散的巢到公共巢区密度变化很大,这些变化与食物和资源的丰富度有关。当食物丰富时,它们会在彼此靠近的地方筑巢,而当食物不足时,发现巢会分开。这表明领地行为在物种内是灵活的。黑嘴喜鹊在繁殖季节可能保卫0.3公顷的领地。在领地上时,它们通过静静地坐在树梢上宣传自己的存在来被动地捍卫自己的领地。</p><p class="ql-block">通常以6-10只的小群聚集。在非繁殖季节,较大的鸟类群体会形成共同的栖息地,最多可容纳数百只鸟类。人们认为群体栖息的主要目的是社交。在寒冷的天气中,鸟类不会挤在一起,而是栖息在针叶树中,树枝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天敌和风的侵袭。</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以蹒跚踱步的步态行走,走路步态招摇,飞行前经常跳跃。水平飞行通常由缓慢、稳定的双翅拍打组成,下降飞行由一系列的翅膀拍击组成,中间穿插着停顿,翅膀紧紧地夹在身体上。这种交替模式创造了一个独特的“J形”(J-shaped)飞行轨迹。</p><p class="ql-block">该物种被发现会在死去的同伴身旁聚集几分钟,这种行为被比喻为“葬礼”,尽管这种聚会的目的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与其他鸦类不同的另一个有趣的行为是它们具有能够用其脚或爪翻转物体的能力。</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有两种不同的报警呼叫:基本警报和断音警报。 基本警报是刺耳的嘎嘎声,根据危险程度,呼叫的音量和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可能会引发骚扰行为。 断断续续警报更快,更激烈,并且可能表示的信号是有天敌靠近,要准备逃跑。像鸦科的其他成员一样,黑嘴喜鹊是高度聪明的鸟,当从小被喂养时,可以被教说许多单词和短语。</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和其他鸦科动物一样,是机会主义的杂食动物。它们经常在地面上觅食,食物可以部分地取决于它们吃完后很快反刍的小颗粒。它们主要吃昆虫和幼虫,以及鸣禽的卵和雏鸟,也吃水果和谷物作物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和田鼠。黑嘴喜鹊还觅食腐肉,经常出现于路边捡路杀动物和人类垃圾。该物种在地上或雪地里挖小坑储存食物。</p><p class="ql-block">由黑嘴喜鹊建造的巢穴坚固耐用,可能会持续四年或更长时间,并且经常被其他鸟类重复使用。猫头鹰和野鸭可能在冬天会在上面筑巢,或者在冬天使用圆顶巢作为庇护所。黑嘴喜鹊与鹿等大型有蹄类动物有共生关系,它们有时会在这些大型哺乳动物体背上啄食蜱虫。</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已知的捕食者和天敌包括美洲的短嘴鸦、渡鸦、美洲雕鸮、白尾鹞、红尾鵟、斯温氏鵟、黄鼬、美洲水鼬,家猫、浣熊、郊狼和北美红松鼠。哺乳动物的食肉动物和短嘴鸦最有可能吃黑嘴喜鹊的卵或幼雏。猛禽和渡鸦是雏鸟的最大威胁。黑嘴喜鹊可能栖息在茂密的灌木丛和针叶树中,作为对美洲雕鸮捕食的躲避。巢上方的圆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美洲雕鸮和渡鸦的捕食。</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成鸟和幼鸟群体合作围攻捕食者。这种群体行为通常有效地导致捕食者放弃狩猎。黑嘴喜鹊对在该特定阶段最有可能袭击的掠食者有不同的围攻反应。对围攻虽然起着防御机制的作用,但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向幼鸟传授哪些动物更危险,并发出更长而更强烈的警报声。</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在整个繁殖季节形成一夫一妻制的配对,并可能形成终生的伴侣。在一些地区,黑嘴喜鹊几乎每年都会交换配偶。求爱的表现包括雄鸟向雌鸟展翅炫耀。雌鸟在生育期会大声叫唤。雄鸟以求偶喂食雌鸟作为回应。这些行为从交配到孵化都在继续。由于其他雄鸟可能会被雌鸟生育力强的叫声所吸引,雄鸟会警惕地保护自己的配偶,以防止额外的交配。</p><p class="ql-block">繁殖期从3月底到6月初,取决于地理位置。两性都参与建造一个精致的圆顶巢,需要5-7周才能完成。雄鸟专注于建造60-120厘米高的穹顶,而雌鸟则专注于产卵的深杯,里面垫有毛发、草、树皮条、纤维根和羽毛。雌鸟在产卵之前和产卵期间是巢的主要防御者,而雄鸟在孵化过程中成为巢的守护者。与鸦科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雌鸟是唯一的孵化者,在此期间几乎完全依赖雄鸟来喂养它。因为两性都有特定的角色,如果其中一个配偶在孵化过程中死亡,孵化的后代就无法存活。孵化后,雌雄鸟都会帮忙为雏鸟收集食物。据推测,雌鸟会吃掉幼崽的排泄囊。羽化后期,即父母继续喂养幼崽的时期,要比乌鸦长得多。这段时间可能有助于教亚成鸟如何识别危险,以及对特定的捕食者采取何种最适当的应对措施。</p><p class="ql-block">通常每个季节有一窝,但如果第一次不成功,可能会尝试第二次孵化。雌鸟每窝产卵9枚(平均6枚),卵呈灰绿色,有褐色斑纹。卵长3.3×2.3厘米,呈亚椭圆形至椭圆形。第一枚卵在产下后25天内孵化,孵化是异步的,通常每天只有一个雏鸟孵化。雏鸟出生时没有羽毛,眼睛闭着7天。羽化发生在孵化后24-30天之间。在最初的3-4周内,父母在巢内或附近喂养雏鸟,而幼仔则在6-8周开始自食其力。幼鸟在70天左右就可以独立了。雌鸟可能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筑巢,而雄鸟可能要到第二或第三年才繁殖。</p><p class="ql-block">黑嘴喜鹊雄鸟的平均寿命为3.5年,雌鸟平均寿命为2年,尽管这些数字可能代表了幼鸟的较高死亡率,如果不考虑第一年的死亡率,平均年龄会更高。最老的黑嘴喜鹊活了15岁零一个月大。已知在饲养中最长的寿命是20年。</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p> <p class="ql-block">编号c019</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大杜鹃</p><p class="ql-block">别 名:喀咕、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普通杜鹃华西亚种</p><p class="ql-block">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亚科-杜鹃属</p><p class="ql-block">识别可信度:53.5%</p><p class="ql-block">杜鹃: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又名喀咕、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等。</p><p class="ql-block">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p><p class="ql-block">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p><p class="ql-block">大杜鹃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内侧覆羽暗灰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飞羽羽干黑褐色,初级飞羽内侧近羽缘处具白色横斑;翅缘白色,具暗褐色细斑纹。下体颏、喉、前颈、上胸,以及头侧和颈侧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并杂以黑褐色细窄横斑,宽度仅1~2毫米,横斑相距4~5毫米;胸及两胁横斑较宽,向腹和尾下覆羽渐细而疏。</p><p class="ql-block">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飞羽内侧具白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缘;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轴及两侧具白色斑块,外侧尾羽白色块斑较大。颏、喉、头侧及上胸黑褐色,杂以白色块斑和横斑,其余下体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p><p class="ql-block">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黄色。</p><p class="ql-block">大杜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p><p class="ql-block">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p><p class="ql-block">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p><p class="ql-block">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 、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p><p class="ql-block">大杜鹃繁殖期5~7月。求偶时雌雄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上飞下互相追逐,并发出“呼~呼~”的低叫声。之后雌鸟站在树枝上不动,两翅半下垂,头向前伸,雄鸟随即飞到雌鸟背上、颤抖双翅进行交尾,2~3分钟后,雄鸟飞离雌鸟,停栖于30~40米外,稍停在飞到雌鸟身边,也曾见到3只大杜鹃在一起追逐争偶现象。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p><p class="ql-block">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p> <p class="ql-block">编号c020</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灰头麦鸡</p><p class="ql-block">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鸻(heng二声)科-卖鸡属</p><p class="ql-block">识别可信度:96.5%</p><p class="ql-block">灰头麦鸡是鸻科、麦鸡属下的中型水鸟。中型水边鸟类,头、颈、胸灰色。下胸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茶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黑色端斑。嘴黄色,先端黑色,脚较细长,亦为黄色。飞翔时除翼尖和尾端黑色外,翅下和从胸至尾全为白色,翅上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白分明。</p><p class="ql-block">灰头麦鸡活动于近水的开阔地带,飞行速度较慢,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以及江苏、福建一带,越冬于广东和云南等地。保护等级为低危。</p><p class="ql-block">夏羽头、颈、胸灰色,后颈缀有褐色,多呈淡灰褐色。背、两肩、腰、两翅小覆羽和三级飞羽淡褐色,具金属光泽,腰部两侧、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除最外侧一对尾羽全为白色,最外侧第二对尾羽具黑色羽端外,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窄狭的白色端缘,尤以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次端斑最为宽阔。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内嘲具白色羽缘,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白色。胸灰褐色,其下紧连一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颈多褐色,颏、喉白色,黑色胸带部分不清晰。</p><p class="ql-block">幼鸟头、颈和胸褐色,喉白色,无黑色胸带。 虹膜红色,嘴黄色,尖端黑色,眼前肉垂和脚黄色,爪黑色。</p><p class="ql-block">大小量度体重:雄鸟247-280克,雌鸟236-413克;体长:雄鸟320-350毫米,雌鸟338-360毫米。</p><p class="ql-block">灰头麦鸡栖息于平原草地、沼泽、湖畔、河边、水塘以及农田地带,有时也出现在低山丘陵地区溪流两岸的水稻和湿地上。</p><p class="ql-block">灰头麦鸡多成双或结小群活动于开阔的沼泽、水田、耕地、草地、河畔或山中池塘畔,迁飞时常10余只结群。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p><p class="ql-block">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有时还和风头麦鸡一起活动。</p><p class="ql-block">主要啄食甲虫、蝗虫、蚱蜢、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也吃水蛭、螺、蚯蚓、软体动物和植物叶及种子。</p><p class="ql-block">它的繁殖期是5-7月。一雄一雌制,成对营巢于苇塘和湖泊等水域附近草地上,也在田野和沼泽边的干地或盐碱地上营巢。通常置巢于开阔的裸地上,巢甚简陋,仅为一浅的凹坑,内无任何铺垫,或仅垫以苔草草茎和草叶。巢呈盘状,巢的大小为外径18-20厘米,内径10-15厘米,深1-4厘米。每窝产卵4枚,卵为梨形或尖卵圆形,米灰色或黄绿色或土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34.2毫米×41-46.2毫米,重22-24克。卵在窝中常成尖端在内,钝端在外,尖端对尖端的十字形排列。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27-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行走。</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一路有你</p><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