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认知

箕星文笔

——井融飞其人其画    一泓 <p class="ql-block">  井融飞与我不仅生活中相熟,而且艺术观点上大多相容,因此要绝对避免评论的“通病”,实属不易。今日暂且尽力放下平日感性认同观念,不就画论画,陷入笔墨形神之争,而以“门外汉”之眼观其画,以理性旁观之心识其人,赘述拙见。</p> <p class="ql-block">  任何形式的艺术,其终始目标都是对某种文化的阐释,因此中国山水画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表达。</p> <p class="ql-block">  融飞山水在创作思想上是对传统多元文化存异求同的中和阐释。</p><p class="ql-block"> 井融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融合的识知。在创作中,他把儒、道两家本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解,渗入到自己的感受之中,在整体面貌中追求中庸和合的文气布局,而在营造过程中又以恣意挥洒书写天趣。这样既摆脱了沉静过之而板滞,又避免了狂放之后的乖张,在一张一弛中用实在、敦厚的传统笔墨写意胸中山水气象,因而作品面貌看似个性强烈,实则温而不火,藏而不露,这也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价值取向和写意精神。</p> <p class="ql-block">  融飞山水在创作实践上是对现实生活状态身体力行的感受表达。</p><p class="ql-block"> 井融飞对写生体验有着近乎执着的情感。二十多年间,秋冬两季总是在外写生。无论在关中古道,还是在陕南、陕北;无论是四川巴蜀,还是安徽黄山,无处不留下他双足丈量峡谷高山的印迹。日行百里观看山景、涉越江河;夜宿农家体验民风、感悟生活。在路途中勾勒鲜活的山水印象,在行走中探究自然和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苦行僧”般由外及内的行知阅历,才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强劲的表达动力。</p> <p class="ql-block">  综上两点,这不正是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精神所在吗?这也是作为崔振宽先生高足弟子的井融飞,应该师承和发扬的中国山水画艺术思想体系的正本衣钵。</p> <p class="ql-block">  把感悟融入山水,用山水表达人生。井融飞作为当今正在成长的中青年画家,在创作中借鉴了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精神,在注重传统笔墨书写性意趣的同时,以跃动的点线、直率的笔阵释放个性情感,追求笔笔见墨、墨含真意,探索了山水画写意精神的新意和新法。</p> <p class="ql-block">  观其作品,陕北印象那浑厚朴素的厚土高天,分明是对他父母恩情的一种深沉、敬重的诠释,而巴蜀印象那幽秀俊美的奇峰溪流,就如他对红颜知己的一曲轻柔、隽永的吟唱。这些感觉正像崔振宽先生对他这个弟子作品评价那样:“章法平实,笔墨严谨,给观者以置身其中的亲切感”,这就是融入真情的艺术感染魅力。</p> <p class="ql-block">  观其所行,知其所向。虽然融飞山水作品走近了我们,但他的目标仍在远方。因此我相信,迈着坚实步伐,迎着艺术殿堂大光明前进的他,投射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