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麦理浩径(英语:MacLehose Trail)百科:</p><p class="ql-block">是香港最早启用的一条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命名,并且由其本人及时任渔农处(现渔农自然护理署)处长李国士主持剪彩开幕。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是“一条世界级的徒步线路”,被国家地理学会评选为“全球20条最美徒步路线”,也是“亚洲八大史诗级徒步路线”之一。</p><p class="ql-block">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始于西贡北潭涌,贯穿了西贡东、西贡西、马鞍山、狮子山、金山、城门、大帽山及大榄等多个郊野公园,以屯门为终点(横过青山公路及杯渡路路口的轻铁桥下)。大部分路径都是依山势而建,沿途景色多变,可尽览高山、海湾、水塘等景致。</p><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3日,国家地理频道邀得二十位行山爱好者,严选全球最佳行山径“梦想之路”,受访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团总裁和作家等,麦理浩径获评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年11月的第3个周末,乐施会均于麦理浩径举办毅行者。毅行者为香港一项主要筹款活动。起点是大网仔路北潭涌闸口,终点原为于扫管笏军营,自2009年起更改为元朗保良局赛马会大棠渡假村。参赛者需于48小时内行完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最快完成时间约11小时。</p> <p class="ql-block">路线: 北潭路--万宜凹--万宜西坝--万宜东坝--浪茄</p><p class="ql-block">长度: 10.6 公里</p><p class="ql-block">需时: 约 3 小时</p><p class="ql-block">标距柱: M001-M020</p><p class="ql-block">难度: ●●(●为最易,●●●●●为最难)</p> <p class="ql-block"> 麦径第一段,这里不仅有美丽的万宜水库、浪茄湾,还有地质公园中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六角形岩柱群以及破边洲,都是我想再来的理由,2016年已经走过一回,本来是想留给老妹陪她一起来的,结果还是先跑来了。</p><p class="ql-block"> 乘的士到东坝,反过来走,最好的体力留给最美的风景。虽然是第三次来,依旧被它的美丽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主要地点是“标尖角”和“破边洲”。</p> 上面的地图要反过来看,配合这张相片。 <br> <br>从娃娃抓起。<br><br> 前往标尖角观景台 浪茄湾,对面的岸边的多个海蚀洞 左边是温软如玉的万宜水库 右边是水清沙幼的浪茄湾 人间仙境一般 <p class="ql-block">彷佛走到悬崖尽头</p> <p class="ql-block">从标尖角上看防波堤和破边洲,去破边洲就是要爬过右边的山坳,急降到谷底,再上一个山坳,看似不怎么样,真正走起来的时候,可不轻松。</p> 万宜水库,水位很低,裸露出的六角柱崖壁 从标尖角观景台下来,回到东坝 <p class="ql-block"> 万宜水库兴建在前寒武纪形成的火成流纹岩地形上,现在在水库外围,修建成了火山地质公园,因此,麦理浩径第一段也是香港地质公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香港的地质公园,位于新界东部及东北部一带,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和西贡东部火山岩两大园区共8大景区。是全球面积最小的世界地质公园。却拥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p><p class="ql-block">西贡火山岩园区的特色为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蚀地貌。这些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现时所知世界上面积和体积最大的,岩柱体积粗大,直径平均达1.2米。</p><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批准香港地质公园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1年9月17日,香港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中国第26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亦是罕有位于国际大都会中的世界地质公园。 </p> 宜地质步道全长1.4公里,平坦易行,沿途设有解说牌,介绍地质特色,可欣赏六角岩柱、断层、弯曲的岩柱、侵入岩墙等奇观,并与木桥步道上近距离观赏海蚀洞。 东坝的地标——倾斜及弯曲的六角形岩柱 S型六角形岩柱和侵入岩墙<div>解说牌的大致内容:<br><div>形成初期的六角岩柱破火山口内缓慢冷却,质感犹如泥胶估计由于受到地震或区域性下沉影响,因而扭曲变形成眼前这些S形岩柱,而弯曲的地方是最脆弱的部分,岩浆侵入,冷却后形成深灰色的侵入岩墙,岩墙要比周围的岩柱年轻约4000万岁。</div></div> 六角形柱状节理 主坝和副坝之间的人工湖 <div><br></div> 这里是有条長長的梯級可以爬上通往主壩,16年我们看完海蚀洞后,就是从下图爬上主坝。<div><br></div><div>木步道近看海蝕洞<br></div>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由海浪侵蚀而成的天然洞穴:海蚀洞,在万宜水库建成以前,海蚀洞面向大海,水库在1978年建成后,由于防波堤 有效的阻挡了汹涌的海浪,海蚀洞因而不再遭受侵蚀,其演化从此减慢,这人也只是站着看,感觉阴森森的,会不会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生物存在?</p> <p class="ql-block">万宜水库东面的堤坝设有主坝及副坝两坝,主坝用作水塘围栏,东坝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对抵御巨浪冲击的副坝,要求特别严格。所以在副坝向海的一面加设有7000多块锚形石块紧扣而成的防波堤以保护主坝,以防止海浪冲击及侵蚀。加上副坝筑得甚高,所以能抵消十数米高的巨浪。锚形石块最初由南非工程师发明,至今有70余年历史。</p> 东坝防波堤,也被称作“狗粮海岸” 岩柱体积粗大,直径平均达1.2米,坐一下一亿多年的石头。 东坝上的绿的排队,进来的人不少。 在东坝的主坝上望去的副坝和破边洲。 到了東壩旁的紀念園,下面藍色的錨形石是紀念萬宜水庫興建過程中不幸喪生的人員。 <p class="ql-block">于万宜东坝浅蓝色锚形纪念石右方护土斜坡旁的石级起步,可通往破边洲,沿级而上,</p> 上走至左方的標柱,可俯視水壩的景色。 <p class="ql-block">野生吊钟<br></p> <p class="ql-block">返回山径,接上前方的密林小路。走至面向花山前的路口后,于破边洲方向左走丛林小径(右走可接上登花山的小径)。及后,急降至山谷后再上走至山坳的路口。</p> 烈日炎炎,望着绵延的山路,真想打退堂鼓。 下到谷底,还要继续再上山坳。 <br>防波堤的尽头有小徑可慢慢爬过岸邊的柱石群,缩短到花山的路途,这条路是没有标示可以通行的,但是也有勇敢的好事者走这条捷径,該小徑狹窄及略帶危險,需小心而行,我们本来也想从这里过来,最终没有去尝试。<br><br> <p class="ql-block">于山坳的路口左走,不久可俯视右下方的捡猪湾及回望其背后凹陷成心形的“香港之心”的岩壁。</p> <p class="ql-block">“香港之心”,这张来自网上,不敢太靠近悬崖边上拍。</p> <p class="ql-block">“香港之心”前方的捡猪湾,下面的人是从其他的路过来的,不是从这里爬下去的,放大看是六角岩柱群。</p> <p class="ql-block">沿脊边向左继续前行,穿过丛林,越过崖边,来到尽头的十字地标。(图片来自网络,地标上盘踞着一群一群的人,拍不了。)</p> <p class="ql-block"> 此时,竖立于海上彷如天工的巨形竖琴正在眼前--破边洲。</p><p class="ql-block">破边洲就是典型的海蚀形成的地貌现场。顾名思义,就是被切割出来的小岛,它展现了一种典型的海蚀地貌:海蚀柱。破边洲原本是花山的一部分,因长期受到海浪冲击,最后与花山分离,齐整的垂直条纹像被利刀怒劈,其沿岸的岩柱以近垂直的角度竖立在海中,形状就好像管风琴一样,成为精心雕琢的天然作品,壮观夺目。</p> 破邊洲則看似被一把巨刀一剁,把一座山斬出來的一個小島。 <p class="ql-block">海风狂吻下,岸边奏出澎湃的海浪琴音。站在悬崖峭壁,面对无际大海,顿感十分渺小。</p> 破边洲下的貴妃池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悬崖窄道,要非常小心而行,而且沙士容易打滑,上下人不少,我们没有敢非常接近破边洲。</p> 坐在”十字“地标上。 居高臨下看到如下圖的東壩副坝,外层的锚型石密密麻麻,密集恐惧症,7000个。 下山,手脚并用 回望破边洲 是我坚持要来破边洲的,难得小吴同学陪着我,天气炎热,来回不到2小时,上上下下,部分山势较陡峭,有难度,需要体力。美景当前,值得! 正式回到麦径一段,去起点的路上。 我们从水库对面走过来的,饶了半圈。 起伏不大,但是在26、7度的温度下行走,还是很辛苦的。 大网仔路及北潭路路口,该路口的径标志 我的鞋子,不是灰色的,是蓝色的,走山,一双好鞋子很重要。 <div>原以为今天不怎么要力气,谁知道花山这么难爬,想要同时去破边洲和走麦径,体力不行,时间也不够,还没有走到西坝,就打上的士了。</div><div>山、湖、海景观一体,涵盖香港地质公园的一部分的麦理浩径第一段极具观赏价值,有机会还会来。<br></div> 西贡独有的海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