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u>前言</u></b></font></h1> 2021年1月14日至19日,我参加了(摄友圈)闽南6 日摄影采风,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篮、篾香、制面是我们这次人文拍摄的重头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u>漆篮</u></font></h1> 说到竹篮子,大人最爱跟孩子们念叨一句成语:“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在福建永春县,有一种特别的竹篮为自己实现了“平反”:用它打水,滴水不漏。它叫“漆篮”。 漆篮的制作工艺从破竹、竹编、灰工到漆画堆雕再到制作成成品少说有39道工序细数可达100多道。 ▲永春漆篮技艺主要分布于永春仙夹镇的龙水、龙湖等村及城关等地。 ▲500多年来,工匠们不断创新在竹篮上精心地装饰各种优美的金色图案这种高雅古朴的永春漆篮。<br> ▲天下第一篮 ▲展示制作的漆篮。 ▲个人荣誉及作品展示。 ▲一把砍柴刀,在传承人的手上将竹子劈成直径为1毫米的竹丝。 ▲整理劈好的竹丝。 ▲手式舒展编织竹筐。 ▲上下穿梭编织竹筐。 ▲上下道工序,合作编织竹筐。 ▲手把手传承非物质文化。 ▲有模有样编织竹筐。 ▲点拨要点编织竹筐。 ▲狗狗也跟主人一样整天围在竹丝中。 ▲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几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u>篾香</u></b></font></h1> 走进闽南山区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空气中流动着香料特有的芬芳, 为这座南方小县赢得了“中国香都”的美誉。<div> 作为国内四大制香基地之一,无论什么品种的香制作工艺一律遵从传统的“制香九式”即沾、搓、浸、展、抡、切、晾、染、晒。</div> ▲鸟瞰达埔镇五颜六色的篾香就像装扮田间的美丽地毯。<br> ▲经过300多年的洗礼传承,永春香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制香技艺,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行走在永春的街头巷陌,仍能瞥见当初“满城飘香”的盛景。 ▲上午在车间里将细小的竹篾为骨将香粉附着在篾骨之上。 ▲下午进而晾晒成香。 ▲在烈日下工人不停地翻转香,将底部的香翻过来晒到太阳。 ▲晒好的香回笼装箱。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表演者在演示如何制作香。<div>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div>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自古以来,人们生儿育女、延续香火的相法,已成为一咱信念,人死后,后人会燃上三柱香悼念,表达思念之情,代代相传。清明扫墓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但出远门的人们都要回家祭奠,给祖先点上三柱香,以表明自己不忘祖德祖训的心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ff8a00">线面</font></u></b></h1> 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草尾村纯手工线面,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挽面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长面"和"寿面"。 ▲半夜三更起来“上面”最难为了村里这些还一直坚守手工制作线面的老人家了。 ▲手工制作线面步骤看似简单,但和面、醒面、擀面、上面、开面、晒面、包装,都是需要体力活。 ▲制面前一天要看准好天气后,就于午夜时分和好面,然后将和好的面摊平、切割、揉条、三次搓圆绕团、串面等多道繁琐工序 ▲纯手工制作线面这手艺据了解在不久将来很快要失传了,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大多去外面打拼工作去了,现在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在做。 ▲每天凌晨2点,他们一家四口就要起来制作线面。热火朝天忙活一整天,也只能产出100来斤的线面。 ▲太阳要下山了,线面也晾晒的正合适,收线。 ▲田地劳作和副业相结合。 ▲线面的制作也带动了乡村旅游,游客们带着儿女来体验乡村的生活和非遗文化。 ▲线面的制作过程宣传,也拓展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各摄影团队、各媒体纷至沓来,身着各年代服饰的模特也客串忙于走秀。 ▲穿越于下一个舞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font color="#ff8a00">编后感</font></u></h1> ▲这次(摄友圈)闽南6 日摄影采风,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篮、篾香、制面的拍摄,不仅收获了影像作品,更重要的是对非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